返回第一千零二十六章:西域人的忧患意识(2 / 3)  大秦之帝国再起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敦煌郡,征西兵团进入西域的时候,因为暂时还没有摸清楚情况,主战部队是携带足够的物资先行开拔,后续另有辎重队是停在了敦煌靠近西域的边界处。

    等待帝国中枢将军令传到西域,正式设立征西幕府,原先西域派遣军中的部队和蒙恬后面带进西域的部队,总计约十三万战兵归纳入征西幕府序列。

    征西幕府的主将自然是征西将军蒙恬,副将为原西域派遣军的副将何怿,长史吕臣担任原职。除了一应重要的职位之外,中枢允许蒙恬自行任命一应下属职位,但是这些职位只在征西幕府有效。

    幕府本来就有任命下属的权利,蒙恬却是知道中枢再次重申是得到皇帝的提示。

    秦封国已经确认了封地,只不过那块封地目前是属于异族人所有,扶苏麾下还有十万士卒,他们目前是在向河套区域开拔,武装却是要等到抵达制定驻地才会下发装备。

    蒙恬一再被暗示明白了一点,那是皇帝允许征西兵团在许可的范围之内帮助扶苏打通前往封地的道路,但也仅限于打通道路这一条,扶苏抵达封地之后征西兵团就不能再插手。

    秦封国的封地在哪?是在乌孙领土的西边,那里现在有月氏人和萨迦人。

    月氏人已经击败了萨迦人,他们一面继续剿杀和驱逐萨迦人,然后还聚集兵力开始向乌孙边界靠近。

    扶苏要是带人进入西域,他们踏着征西兵团打通的道路进入到巴尔喀什湖西边,直面的会是大秦曾经的老对手月氏人,不过因为时间差的关系,在扶苏过来之前月氏人应该是会先和乌孙人火拼一下。

    事实上,月氏人现在就已经开始小规模在局部与乌孙人火拼,是乌孙内部的小月氏人鼓动一些奴隶反抗乌孙人的统治,将水搅得混乱之后,原先投靠乌孙人的小月氏人再联合曾经向西迁移的大月氏人蚕食一些乌孙人失去控制的牧场。

    “我听闻小月氏是得到乌孙昆莫的允许才得以活命,他们没有感激收留自己的乌孙人,反而将乌孙人对他们的恩情当成是落魄之后得到的吝惜。”蒙恬脸上满满都是讥笑:“现在大月至击败了萨迦人,受到乌孙人恩惠的小月氏认为吝惜是对他们的侮辱,将要联合大月至灭掉这个对他们有恩的部落联盟。”

    升米恩,斗米仇,类似的事情从来都不曾少,乌孙人不会是第一个反受其害的族群,其实华夏族群才是反反复复遭受这种恩将仇报的族群。

    何怿是带着大军驻扎在乌孙境内。在小月氏人频繁动作的时候,他不断向蒙恬进行汇报并给出了一些建议。

    蒙恬其实不是那么重视乌孙人的死活,若非中枢要求有限度地扶持乌孙,他都想要在乌孙即将爆发的这一场动乱分一杯羹。

    目前来讲,乌孙对帝国有着不小的作用,在西域乌孙可以作为“带路党”一般的存在,乌孙也能适当地牵扯到一部分草原人的兵力。

    蒙恬认可中枢的推算,乌孙存在确实对帝国有利,特别是帝国暂时没有办法全面占领西域的前提,拉拢并适当扶持乌孙就成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何怿还经过蒙恬的同意与刘邦协商,要求使节团在某些程度上给予配合,如使节团向西边移动,走的是冒顿盘踞的北山区域。

    冒顿一直是活动在北山山脉区域,他现在已经聚众三十来万,除开大约十来万的草原人,余下的成员来自于西域土著和从西向东迁徙的难民。

    作为不事生产的冒顿所部来说,他们的吃喝拉撒一般是依靠勒索和抢劫,导致的是北山周边的西域王国、城邦、部落已经灭亡大多数,一些没有被灭的西域势力也是苦不堪言。

    面对冒顿所部不断壮大和众多势力灭亡,也有乌孙急速衰弱的因素,西域中部有诸多势力联合,他们组成了西域中部联军。

    西域中部联盟是以车师、蒲类、龟兹等西域中部势力组成的军事同盟,他们结成盟友的第一时间不是扑向冒顿所部,是向乌孙领地进发。

    乌孙连连大战,有胜有负,近期内部频繁动乱,车师等联军扑来的时候其实并没有进行抵抗,是请求驻扎在境内的帝国军队帮忙御敌。

    何怿同意了勃西靡的请求,乌孙付出的是将近两万的战马,帝国出动一万部队踏出乌孙领地扑向了单恒方向。

    西域中部联军还在扯皮的时候,不但是帝国军队有了动作,一直盘踞在北山区域的冒顿所部也有了自己的行动。

    冒顿的动作是派遣军队频繁袭击龟兹人的村庄,他其实是用这样的行动在掩饰向西进行探索的举动,原因自然是已经查明帝国又有新的部队开进西域。

    帝国对冒顿的重视程度有多大,冒顿可谓是心知肚明。他不止一次发现帝国对自己的兴趣很大,一样是匈奴部队,帝国军队宁愿放弃随口可以吃掉的那支,也愿意追着他这支相对难啃的部队死咬不放。

    其实很多时候冒顿挺郁闷,他就搞不懂帝国那边是不是有什么毛病,或者是他曾经对帝国做了什么惹得深仇大恨的事情?他干的那些就是草原人都会干的,似乎也没有太特别的事情,怎么一旦发现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