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百二十二章和斯大林谈条件(2 / 3)  重生之铁血战将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误….

    “斯大林同志,我完全支持您的想法,改变我们现在对于中国政府的态度。正如朱可夫元帅所说的那样,如果能够怂恿**领导的八路军出兵东北三省,那么,日本囤积在东三省的百万关东军部队,就没有足够的经历西进,侵占我国肥沃的西伯利亚地区。这不论从哪一方面来说,对于我们苏联来说,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建议…”罗希洛夫元帅回答道。

    “罗希洛夫同志,你果然不愧是我们红军的总参谋长,一点就看明白了朱可夫元帅的战略意图()。不过,我们的小兄弟,作为我们共产国际的一员,在几年的抗战之中,作为老大哥的我们,却没有给他们过任何实质性的支援,现在突然命令他们进攻东三省,我担心….要知道,此时此刻的**领导人是***,不是一直以来惟共产国际命是从的王明等人…”斯大林看了一眼地图上的山西太原,一脸担忧的说道…

    “是啊,自从王明等人被***挤下领导位置以后。**几乎脱离了共产国际的直到。对于共产国际发布的命令,也是阳奉阴违,从来没有认真的实行过。现在**的手中又有了近百万的精锐大军,再加上几年来我们一直抽调大量的军事物资,无条件的支援和**有着血海深仇的国民政府,我担心他们已经不把共产国际放在了眼里。”罗希洛夫元帅道。

    “不,即使他们不把共产国际放在眼里。但是有一条东西,可以驱使**派出一直精锐部队,进攻东三省,在东三省,也就是日本关东军的大后方,建立一个根据地…”斯大林的眼睛里露出了一丝的锋芒,一脸自信的说道。

    “斯大林同志,什么东西可以让这个倔强的***听从我们的建议,派出他们最宝贵的士兵,进军东三省,深入日军关东军的后方。要知道,这样的军事行动,如果不能成功,**派出去的部队,很可能就会遭到全军覆灭的结局…”面对此时此刻,兴致非常高的斯大林,罗希洛夫元帅赶紧追问道。

    “利益…只要我们付出足够大的代价给**,我想,**不会不同意的。罗希洛夫同志,现在八路军虽然拥有近百万人的精锐部队,而且还有整个华北地区作为他们的根据地。但是,他们缺乏一样东西,那就是部队所需要的大量武器弹药…我相信,只要我们能够支援**足够数量的武器和弹药,***一定会同意我们的要求的…”斯大林一脸自信的说道…

    “斯大林同志,您的想法真是太好了。我相信,只要我们支援他们一批武器弹药,缺乏武器装备的**,一定会同意我们的要求…更加重要的是,为了迎击日本关东军可能出现的西进,我们在远东地区囤积了大量的武器装备,即使提供给**装备十万大军的装备,也没有任何的问题…”罗希洛夫元帅一脸激动的说道()。

    “既然罗希洛夫同志也同意我的想法,那我们马上就给远东地区的朱可夫元帅发电报,要求他们马上联系*****,转达我们的想法,希望*****,能够派出八路军之中最精锐的部队,出兵东北,和远东的几十万苏联红军一起并肩作战,不断的消耗日军关东军的近百万兵力….”斯大林转身命令道,没有任何的脱离带水。

    而此时此刻,远在太原的中央军委,**,周副主席,总司令以及刘华几个人,正齐聚在司令部的小会议室内,分享着来自美国的好消息。完全不知道,远在莫斯科的斯大林,也开始眼红他们手中的近百万大军…

    就在几个人,围绕着罗斯福发来的电报,商讨着在以后的战斗之中,应该怎样和美国进行合作,争取到更多的军事援助,用来发展壮大自己的时候。中央军委总参谋长叶剑英拿着一份电报,一脸严肃的走进了会议室,小声的汇报道:“主席,各位首长,苏联远东地区的朱可夫元帅,刚刚转发共产国际的一封密电…”

    “什么,共产国际…我记得我们和共产国际,已经好长时间没有进行联系了。今天是怎么回事,不但远在太平洋彼岸的美国总统罗斯福给我们中国**发来了一封电报,要求进行合作。这个共产国际,一向看不上我们的共产国际也来抽热闹了…剑英同志,电报上有没有说是什么事情?”自从在延安,对全党进行了一次统一认识,确定了党内以后发展方向以后。主席对于和共产国际之间的联系,也就越来越稀少了。今天,突然收到了共产国际的电报,主席在震惊的同时,一脸疑惑的反问道…

    “报告主席,各位首长,苏联斯大林同志打算支援我们五个步兵师的苏式轻武器。不过,斯大林同志有一个要求,要求我们必须要派出至少十个步兵师的兵力,向东三省地区发动进攻,在日本关东军的大后方,不断的骚扰近百万的关东军部队…”叶剑英参谋长道。

    “五个步兵师的苏式轻武器?小叶,你没有说错吧,我们这个小气的斯大林,什么时候这么大方过了()。再说了,即使支援武器,也是支援国民政府啊,今天怎么想到了突然支援我们**了?”主席一阵冷笑的说道…

    “主席,这个斯大林可是没有安好心啊,他是看上了我们手中的百万大军,向用五个步兵师的武器装备,那我们当枪使,替他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