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0章 『肆叁』诧然议妃(2 / 3)  太子妃花事记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楚昂默了默,便勾唇道:“那方老头儿一根筋死倔,这些年倒是难得对你忠心耿耿。说起白莲教,近日浙江湖州一带出了件案子,使得白莲教趁机作乱,官府政令畏缩难行,朕亦颇感头疼。我儿看了这许多日,可有得出甚么看法?”

    言毕一勾唇,那话里带着些微调侃,气氛到底舒缓下来。

    楚邹不禁暗松了口气,他此次托方卜廉找杨俭,原是私下里调用了当年小碧伢一案的。江南织造上多年纷争不断,令朝廷颇为头疼。太监们与地方官员串通一气,欺上瞒下,占用农田,苛捐杂税,油水多有贪污,百姓亦苦不堪言。当年偶得那曹奎胜手中账本,倘若不是遭人暗中破坏,险些一气呵成端了这条线,岂料后来小碧伢却突然走了。彼时楚邹业已自身难保,心中更是对人情绝望,即便杨俭有意去追她踪迹,他业已无心应付。今朝再回过头一想,只怕那件事也是戚世忠从中作梗。

    但现下自己根基尚不稳,不便立时与那群阉党唱反调。楚邹在来之前就已打好了腹稿,此刻便措辞答道:“自古民欲作乱,必先布散谣言以示‘天召’,秦末陈胜吴广学狐狸鸣曲,今岁白莲教则挖碑刻文以欺愚民。儿臣看过杨俭送来的案卷,那谣言原是山西乡间穷蛮人所兴,百姓信之,皆因其能医病能解难;百姓兴之,则因对朝廷心有不满而无从得解。”

    一句话单刀直入,叫生性寡薄的楚昂不禁蹙眉,只点头沉声:“你继续说。”

    唯恐父皇不悦,楚邹连忙甩袖一伏,复继续道:“儿臣认为民生即是国本,民有粮食、身体康健,方可安于本分懒于生乱。鉴于此,朝廷可拨钱款于各州府设立官医铺,给予贫穷者以减免或救济。同时再对各地教头采取重金招安,有道是‘擒贼先擒王,王散则民散’,都是一些愚顽出身,荣华富贵一昏头便轻易化了斗志。反之,若然是强权镇压,则反易激起民间惊恐,使得民心愈发追随。安百姓心,方能平民之内患也。”

    欲得之物必先淡漠之,湖州那案子楚邹是一定要拿到手的,只眼下须得避过不提,说的乃是清查白莲教一事。提的问题虽尖锐,也不至于戳到他戚世忠的根底,或又叫那群阉党还有油水可捞。

    眼下除却山西一带起源之地,楚昂是交给冯琛处置,其余各地白莲教皆由东厂领锦衣卫在民间镇压。由于两个衙门历来的行事风格,宁错杀一个不愿错放一个,确然使得百姓对白莲教闻风丧胆,但同时亦使得民心混乱,其中更不乏官场之间的公报私仇等利益暗算。

    楚昂原是心知杜明的,可人居高位,只能决策而难能身体力行。忽然想起楚邹四岁那句“君如荔枝船,民为蜜汁汤,汤可覆船,亦可载船”,知他自小对家对国一向皆是仁善,而对恶亦从不心慈手软,如今能说出“重金招安、养化斗志”这般圆滑之策,倒确然是有了善进。

    便颔首赞许道:“如此亦是个可行之法,只眼下北方战事始停,西南治旱而两广倭寇作乱,朝廷处处需要用度,此事怕暂且还许往后搁置。倒是谡真王月底朝贡一事正摆在眼前,那完颜霍与我大奕打了许多年仗,想来国力也是维系吃紧,今番想赎回三子完颜辰,只怕或考虑与我大奕朝联姻。听闻其膝下一连八子,唯得一女完颜娇,今岁恰满十五,我儿对此可有甚么想法?”

    楚邹听得蓦然一怔,眼前不禁想起咸安宫简陋的四角床架下,陆梨柔香妩媚的少女胴-体。那蓝绿刺绣的被褥裹着二人密不透风,他的薄唇滑过她娇挺的樱红,满世界里便只剩下了她的嘤咛,从未想过再与谁人女子生出干系。

    但完颜霍既是这般宠爱这个女儿,若然纳了她为妃,将来对太子之位必定助力。他便不要,倘被老二得去,以完颜娇与其背后八个哥哥的势力,今后自己怕是再难撼动他二分。

    楚邹不禁咬了咬唇齿,踌躇道:“儿臣……暂时并未能想好。只谡真王此番一求和,高丽必定要回头依附,那边的十二叔却如何处置?”

    孝宗死的时候齐王楚曎还在许惠妃腹中刚怀上,算算现年也差不多有三十九、四十了。一个大奕正根正脉的王爷,却躲在那小野之地做上门女婿,打着自己这边的故土。

    楚昂想起来就生气,便展了眉峰,慢慢道:“老高丽王独宠二公主,迟迟不放她与齐王回来,不过是怕被朕问罪绞杀。前番布政使来书,说是已欲遣使者前来为王世子提亲,恐怕非要等亲事一联,方敢将人遣送回朝。那王世子李仁允倒是不过十九岁,只你二妹心性高傲,必不肯去那穷蛮僻壤之地;若叫湄儿去,则必要使得淑妃伤心,朕亦正左右为难。”

    说到淑妃与楚湄,楚邹心中不禁又是一道隐伤。五岁那年御花园出事故,孕中八月的施淑妃因被自己撞倒流产,后来生下的胎儿皆不能成活。楚湄虽然左耳不聪,却分明是她施淑妃全部的命。将来不论如何,楚邹都是要保证这个妹妹能一世无忧的。

    楚邹便委婉建议道:“父皇或可从王府中择一郡主以配之,那高丽之地到底僻远,一嫁过去便难能再回,无论贵妃或是淑妃只怕都是心痛。”

    道理楚昂又怎会不明?岁月在紫禁城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