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六章 拼命三郎(2 / 2)  市委大院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立面设计,美化亮化。有关部门拿出设计方案,一街一个主题,一个色调,搞出特色,搞出品位。要求沿街所有的机关单位拆掉围墙,要透亮透绿,是空地就铺草坪,多种花草树木,要让整个城市变成一个大花园。

    对全市交通进行综合整治,不准在主干道、沿街小巷占道经营。对于沿街的大排档,要规定统一地点,规范经营。

    对全市400多条小街小巷,由市建设局和规划局拿出改造方案,争取两年内全部改造一遍。让市民大路通畅,小街小巷干净整洁,也不发生严重的拥堵,还路于民。

    对于下岗职工,在摆摊设点的地方给以照顾,不收费或者少收费,让他们能够自食其力。

    市财政特别请示市人大常委会,追加一项预算,拿出000万启动资金,作为全市市民大病医疗救助资金。此后凡是本市市民,得了白血病、癌症、尿毒症能不治之症的时候,可以向有关部门申请大病医疗补助,每人每年最高可以补助五万元整。由市卫生局负责实施方案的制定。

    这一项一项工作就这样雷厉风行地布置下去了。都有目标,有具体完成的时间。全市各单位的一把手、各区县的一把手,都感到有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

    原来他们潇洒安逸的日子再也见不到了,好多县处级干部感到现在工作压力很大。晚上喝酒打牌的少了,因为时不时地他们就接到市政府值班室的电话,让他们赶到哪里,陈家豪市长马上就到。

    他们觉得,陈家豪比韩红然忙多了。每天晚上几乎都在街上转,看到什么有问题了,一个电话,闽为忠就把他们喊过来了,说是:“陈市长找你。”

    尤其是那些城区的区长、各委办局的一把手,一天到晚手机都开着,他们如临大敌,从来没见哪个市长这样折腾过他们。有时候半夜三更的,手机就响了,陈家豪照样问他们情况。

    这样过了一个多月,陈家豪的诨号就出来了:“拼命三郎。”因为他随时随地都在考虑问题,思考问题,就是出差到省城开会,想起什么了,也会一个电话就打过来了。安排完工作,交待清楚了,他才会安心。

    好像陈家豪是个从来不知道疲倦的机器,随时随地都在高速运转。官员们感到累,但老百姓呢感到环境在一天天变化着。

    街道开始整治了,乱搭乱建的开始拆除了。交通有人管了,虽然一开始有些乱,到处是扒墙,种树,种花的,城里的大街小巷都开始遍地开花,到处是施工的机械,整个江城市都成了一个大工地似的。

    但是,大家听了看了电视里、报纸上的宣传,都知道这是陈家豪的新官上任三把火。虽然自己的生活受到了一些影响,有了新闻媒体在造势,他们也都暗自佩服,说陈家豪敢干,江城市早就该整治整治了,乱得都成了县城了,生活在这样一个大集市里,没有面子。

    第四章

    部署了工业,又部署了城市建设,下一个关注的重点就是农村、农业和农民了。

    七月下旬,陈家豪特意抽出半个月的时间,把五个县跑了一遍,重点看了三十多个乡镇,了解三农问题。

    归属江城市管辖的五个县,各有各的情况,其中离城区较近的两个县,碧江县和锦城县属于省里比较富裕的县,其中碧江县的经济情况最好,属于十强县。这两个县因为靠近城区,这十几年承接了市区的工业转移,都办了工业园区。其中碧江县的工业园区以机械加工为主,许多企业都是为汽车和装载机生产配套的。

    锦城县以化工业为主,原来在市区一些污染严重的化工企业,统一搬迁到锦城县的工业园区。十几年下来也形成了规模。

    看书王本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