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二章 一贫如洗(2 / 2)  市委大院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大的工业城市,每年的财政收入,已经突破二百亿元,按说有能力为二百多万农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了。但长期以来,地方官员执行的政策是,锦上添花的事情争着去做,雪中送炭的事情,大家都懒得去做。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农村却是被生活遗忘的角落,城乡差距越拉越大,农民,尤其是这生活在大山沟里的农民,实质上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

    陈家豪看了看老莫的整个家当,这就是一个五十多岁的山里农民全部的家产,估计全部算起来,最值钱的,就是三间房子,也就是一两万块钱的样子。屋子里的东西,根本不值一提。连一件值上百元的东西都没有。说是一贫如洗,一点也不过分。陈家豪看着眼前的这一切,心里真有些不好受。

    建国这么些年了,农民竟然还过着这样的日子,真对不起他们。

    陈家豪想具体了解一下老莫的收入情况,于是就问:“老哥,你一年到头,能够有多少收入?”

    老莫说:“我们山里人,谁记得那个!反正过年的时候,割上几斤猪肉,杀几只自己养的鸡,运气好的时候,从山上再打些野味,就满足了。一年到头,也没有见过多少钱。”

    陈家豪狐疑地问旁边的县委书记曹兵:“你们桃江县,农民收入这一块,是怎么统计的?”

    曹兵说:“都是县统计局按照省里和市里的要求测算的。具体的我也不了解。”

    县长滕飞插话说:“县统计局的数据,主要是各乡镇报上来的,每年县统计局只是做一些抽样调查,因为人力物力财力有限,哪个县也做不到普查,只能是估算。”

    陈家豪问:“你们县农民的人均纯收入是多少?”

    这个数字滕飞当然懂了,作为县长,接待上级领导,他汇报过多次了。滕飞说:“三千二。”

    陈家豪问:“有那么高吗?”回过头又问老莫:“老哥,你算一算,一年到头,你卖粮食,家禽,再加上挖药材,能收入三千二吗?”

    老莫掰着指头,算了半天,说:“有,绝对有。你看我养了十几只羊,光是羊,就能卖两千多块。还有上千斤粮食,玉米、水稻,怎么着也值一千多块。还有鸡、鸭。挖的药材就不算了。三四千块钱,一年应该是有的。”

    看老莫这样说,滕飞和曹兵都笑了起来,他们生怕老莫说低了,那样他们就太没有面子了。

    曹兵说:“陈市长,农民现在还有一块大的收入,就是进城打工的收入,现在以我们江城市的标准,农民在城市里打工每年就算是十个月的时间,一年下来,光是打工的收入,也有一万块左右。他们家里还有地,有房子,吃粮不发愁,吃菜自己种。比着城市里的下岗职工,还是优越的多。我们现在最发愁的,就是城市里的下岗职工,每个月一分钱的收入也没有,没有房子,没有地,吃什么都靠买,连喝的凉水都要掏钱。这些人,真是最令政府头痛的人。”

    陈家豪问:“你们县有多少下岗职工?”

    曹兵说:“据不完全统计,居住在县城和乡镇的有城市户口的下岗职工,有三万多人。我们整个桃江县城,长住人口才八万多人。你想一想,我们解决就业的压力有多大。现在县城里,连清洁工、掏下水道的活,都有人争着去干。没办法,找到一口饭吃,实在是不容易啊!”

    陈家豪问:“整个桃江县,现在有多少人?”

    滕飞说:“六十三万。其中有十几万人在外地打工。大部分去了广东和江浙地区。每到春节前后,江城市火车站都会出现上百万的外出打工人群,有一部分就是我们桃江县的。”

    陈家豪说:“到外地打工是一个办法,但从根本上,还是要发展县域经济,把自己的工业做大做强,在本地吸纳劳动力,解决本地人的就业问题。”

    本書于看書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