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7章 静女其姝(2 / 3)  满城春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净净的少年了,否则她非得懊悔不可。

    三人出了院子,各自回房补觉。不多时,公鸡鸣叫,又被叫起。

    辰时刚到,正是吉时,迎亲队伍已经从方家出门出发,前头唢呐高鸣,后头脚夫挑着妆奁,中间便是金丝绣边的花轿。每个人都身带红色,一路楼房高木都悬挂红绸,染红八街九陌,恰似红海。

    方青的视线被红盖头遮挡,只能在低头时看到自己的红鞋。本以为已经平静的心,又因这喜庆声急跳起来。连连吐纳好几口气,才渐归平静。

    柳定泽被众人簇拥着到前堂,等在那说要接新娘子。他站得疲乏想找椅子坐,众人却不肯。想吃东西,还是不准。这哪里是他们口中说的大喜日子,分明是他的受难日,竟没一人肯顺他心意了。颇为可怜看向雁侄女,发现她只是冲自己笑,眉眼弯如明月,却也是不帮自己的。

    长辈都等着吉时新娘子进门好忙活起来,小辈也聚在一旁,没事可做,便低声说话。

    柳雁忽然想起柳翰和柳芳菲来,环视一圈,确定他们没来,心里倒舒服了些。末了想,女先生就要变婶婶了,可在她心里,还是将她当做先生那样护着。祖母说四叔成亲后就接他们两人入府,那婶婶不是也要做后娘了?

    她总觉得,他们二人,尤其是柳芳菲,绝对不会像自己这样好好对继母。想到这,她又看了看母亲。

    齐褚阳见她面色忧虑,问道,“怎么了?”

    柳雁摇摇头,收了心思,“没什么。”

    齐褚阳倒觉她因聪明想的事多,忧虑便也多了。他蓦地想起一件事,有个游历各国的谋士途经北城,曾听他说过,太过早慧者,忧思甚多,定不会长寿。不知为何想起这件事,着实让他心底惊跳。说实话,她这个年纪,哪里懂什么愁思,只会无忧无虑玩闹吧。可这几个月相处,她想得却未免太多,有孩童稚趣,却也有智者忧虑。

    柳雁见他忽然走神,抬手在他面前摆了摆,“褚阳哥哥。”

    齐褚阳回神看着神情明朗真挚的柳雁,有些迟疑,要不要告诉柳家长辈这件事。

    “吉时已到。”

    一声高赞,鞭炮声震天响起,柳雁赶紧捂住耳朵,看着满大堂、满院的人都激动起来,方才想的事都已被抛在脑后,跟着哥哥姐姐欢喜叫了起来“婶婶进门咯,婶婶进门咯”。

    满院人争相要去看新娘子,连孩童也要去凑这个热闹。见了那凤冠霞帔的新娘子,笑得更是欢喜。

    方青由出娇小娘领着出来,握着小小女童的手,手心都渗出汗来。走了几步又被交给喜娘,跨了火盆,继续领着往前。每走一步对她而言都十分艰难,这样多人,好在……不用露脸。

    柳定泽被长辈推着上前,拿住红绸球,见另一头交给新娘,可看不见脸,俯身想去看,就被喜娘拉住了,低声哄他“四爷乖乖拜完堂,老太太就会给您许多许多糖了”,柳定泽这才不闹。

    赞礼者见两人都已站定,朗声“一拜天地,一团和气”。

    方青弯身拜了拜,盖头的金黄璎珞下,能看见他的黑色靴子。

    “二拜高堂,金玉满堂。”

    柳定泽耐着性子弯腰,要不是为了糖,他真不想做这样麻烦的事。刚在心里念叨完,又听见第三声——

    “夫妻对拜。”

    他立刻恼了,怎会这样麻烦!他不愿再拜,将那红绸丢了转身要走。还好喜娘特地是挑了个老道的,眼疾手快,在红绸刚丢出去时就抓住了,可让看的人惊了一身虚汗。喜娘忙扯了嘴角笑道,“四爷,这可不是绣球,莫认错了。”说罢塞回他手中。

    柳定泽偏不接,拧眉,“不好玩,我要回去睡觉。”

    喜娘陪着笑脸,“您等会再睡,睡个够,就差这最后一拜了。”

    “不。”柳定泽的倔脾气上来,要回去,急得喜娘差点跪下求他。

    方青越发觉得凤冠沉重,头也几乎抬不起来。没有怨恨,只有叹息。原本急跳的心,也平复了,静静等他,等他拜堂。

    柳雁实在看不过去了,又离得近,冲他低音说道,“四叔,你怎么能欺负女先生。”

    柳定泽顿了顿,眨眼,“我没有欺负她。”

    “那你为什么要丢下先生在那吵着要走?”

    满堂宾客见新郎官突然跟个小姑娘说话,也不知说什么,明知道是个傻子,又不敢多作议论。柳定义看着弟弟如此,要上前将他拉回。柳定泽却忽然回过身,又弯身往上看,要去看那红盖头下的那张脸。

    老太太简直急死了,轻咳一声。喜娘忙将他拉正,塞了红绸,使了个眼神给赞礼者。赞礼者忙高声道,“夫妻对拜。”

    这一回,两人稳稳拜下。像成为夫妻的一种约定,三叩首,不说走。

    这三拜完成,才让老太太松了口气。哪里敢让儿子陪宾客喝酒,只让他敬了代圣上、皇太后、太后送礼来的公公,还有几位王爷酒,就让他回房去了。又千叮万嘱让福禄双全妇抱着男童去新被上滚一圈就好,不要闹洞房了,免得吓着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