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9章 正月(三)(2 / 4)  满城春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听说苏姑娘家里是做草鞋卖的,也种几亩地,想来赚的钱只能是温饱对吧?可那苏姑娘穿的每件衣裳却都是好的,整日花枝招展,那些人说她的钱来路不干净。这样的姑娘哪里能做李家媳妇。”李墨荷想母亲定不会这样糊涂答应,之前弟弟只说是个寒门姑娘母亲就不愿了,说了这些,也不用她担心苏蝶进门的事了吧。

    秦氏也是恼怒,却又叹气,“你弟弟可是寻死觅活要娶她,难不成你要娘看着他寻短见?”

    李墨荷听话里不对,诧异,“娘,你该不会是想答应这婚事吧?”

    “否则我能如何!我是不愿要那种女人的,可奈何你弟弟喜欢得要紧。也罢,娶进家来,老老实实待着我也不计较她以前的事了。莲花儿你也由着你弟弟吧,别为难他了。”

    李墨荷顿时愕然,“娘,我怎会是在为难他?这种姑娘不能娶的,否则日后累的是您和爹爹。”

    秦氏瞪眼,“难道眼睁睁看你弟去死么?”

    “他又怎会有那个胆子,那日不过是他的苦肉计。”

    秦氏就怕儿子是认真的,到时候就追悔莫及了,无论如何都不肯听女儿的话,“这儿媳若不好,休了再娶就是!如今我们李家还愁娶么?”

    李墨荷苦劝无果,她已嫁进柳家会怕弟妹不好么?她怕的只是爹娘受了薄待遭罪罢了。况且弟弟即便是休妻,名声一坏,好人家的姑娘也不大肯来的。

    钟嬷嬷不好在外头多听,便跟门外丫鬟说了请李墨荷说完了去老太太那,就回去了。进屋后稍有犹豫,还是把刚才的事和老太太说了。

    老太太听得拧眉。

    李墨荷送走母亲,听见老太太有请,忙平复心绪过去。

    老太太跟她说了安家老太过世的事,也让李墨荷好生感慨,又道,“长安和雁雁要服丧五个月,书院那边儿媳去说说,等夏时再去。”

    老太太点头,“且安排好吧。再有,娘想跟你说说。你如今是柳家媳妇,不是李家女儿了,已外嫁的姑娘,娘家的事到底不好多插手,否则让旁人知道,还以为你心仍在娘家,这实在不好。”

    李墨荷猜着老太太是知道方才母亲来过,还说了什么事,虽然觉得娘家的事不能不管,可还是点了头,答应下来。

    算是挨了训的李墨荷从屋里出来,更觉胸闷,只盼那苏姑娘不似传闻中那样厉害,否则爹娘弟弟妹妹都要吃亏的。人活一世,要操心的事当真不少。

    寄了书信给柳定义,她又去了书院找薛院士说。

    外祖母过世守孝五个月,不得外出玩乐,不得进食荤菜,薛院士也明白,只是心觉可惜,这半年不来,也不知要落下多少功课。想了想从书架上取了书交予李墨荷,客气道,“这些书还请柳夫人转交给令千金,让她好好专研,回来本院士要考她的。”

    李墨荷看着那有半臂高的书,忍不住为女儿求情,“这未免太多了吧……雁雁她素来是不爱念书的,是个小懒人。”

    薛院士点头,“那正好在家好好攻读。”

    李墨荷无法,只好让下人接过,又道,“那我便放在雁雁书房里,您赠与她的真迹下面,她瞧见定会好好念的。”

    薛院士意外道,“我倒不记得何时送过她什么字画,何来真迹?”

    李墨荷笑笑,“就是那‘通’字。她同我说过好几回了,耳熟能详。”

    薛院士哑然失笑,“令千金聪明绝顶,只是玩心未收,若加以磨砺,定是颗明珠美玉。”末了又道,“当然,这话不能入了她的耳中,说到底……令千金还需磨练,如今仍太过浮躁。”

    李墨荷自然明白,“也烦请薛主洞好好引导。”她又问了柳长安和二姨娘两个孩子,知晓都是中规中矩,并无太过出彩之处,心觉可惜。她是盼着柳长安能子承父业,即便不能为武臣,至少做文臣也不能逊色于人吧,这于柳家于二房,甚至于她都好。

    回到家中,还在院门口就听见箭稳稳入靶的沉闷咚声。

    李墨荷偏头看去,果真是齐褚阳在练习弓箭。五年如一日,总是如此刻苦。头两年刮风下雨还会见他停练,后来柳定义军营来信,让他每日都要练,齐褚阳也不抱怨,这两年下来,即便是在风中雨中也是人箭合一,说百步穿杨也不为过。

    “褚阳。”

    齐褚阳收了箭,转身看向那边,微微弯身,“伯母。”

    李墨荷说道,“若是累了就进屋歇着。”

    十四岁的少年已经长得很高,兴许是每日奔波三处地方,在柳家吃好喝好也不见长肉。只是好在他身体结实,面貌也愈发英气,已是个飒爽少年,在人群中一站,也是颗明珠,不容忽视。

    “不累的。”齐褚阳笑笑,又问,“长安和雁妹妹说去几日就回来,可如今还不见,再过几日书院就开大门了。”

    李墨荷默然片刻,说道,“雁雁的姥姥过世了。”

    齐褚阳经历过母亲离世,更曾以为父亲也战死沙场而知晓亲人过世的痛心,听见他们兄妹二人的外祖母已去,几乎是瞬间就明白那种痛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