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章(3 / 5)  省委大院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挺好的,挺好的,谢谢你了兄弟。”

    小李说:“不用客气。对于你们这几个刚上班的大学生,领导交代过,要特殊照顾。一个人一间房。还要买好新被褥。其他的上班的,都是两个人一间房,我上班三年了,还是和别人同住一间宿舍。我是军人转业,比不得你们,有文化,受优待。”

    他的话让王一鸣感到有点不好意思,但又不知道怎么安慰他,只好说:“谢谢兄弟,谢谢兄弟。”

    小李走后,王一鸣关上门,在床上躺了躺,打量了一下自己的这个房间,又在房间里来回走了几圈,感觉还是非常满意。刚上班,就有了自己独自生活的空间,况且是在省城里,是在省委大院里,这对于王一鸣,简直是太出乎意料了。在大学里,他知道,那些毕业参加工作好几年的人,想在单位要一间房子,都是非常困难的事。学校里那些资历浅的讲师、助教什么的,长期住集体宿舍,都谈恋爱好多年了,都无法结婚,最迫切的问题,就是找到一间属于自己的房子。

    而自己,一大学毕业,这个问题就顺利解决了,想什么时候睡觉就什么时候睡觉,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实在是非常幸福的事情。睡了一会儿,王一鸣就走出门,观察自己刚刚到达的这个地方的情况。他先在走廊的尽头,找到公共卫生间,去了一趟,洗了手。然后,又走下楼,围着省委大院这个院子,花了一个多小时,转了一遍。

    他看到,在这个院子里,有食堂、大礼堂、篮球场、商店、洗澡堂,甚至连邮电局都有。一幢幢的楼房,有新的,有旧的,大多数是三层的楼房,红砖的墙壁,挑起的屋檐,房子宽大、厚重,是那个时代最好的建筑了。有的是拿来办公的,有的是供领导干部居住的家属楼。在这个大院子里,进进出出的人员,可能有上千人。

    对于王一鸣这个没见过多少世面的农村孩子,这是一个全新的世界,这里面的一切,对他都是新鲜的。这里面的人,是生活在这个社会的顶层的。他们的生活,是王一鸣以前从来就没有接触过的,他对此充满了好奇。

    傍晚,他在食堂里打了一份饭,端着饭盆,准备拿回到自己的宿舍吃,在路上,正好碰上了出去买菜回来的于艳丽。

    王一鸣连忙站了下来,热情地叫了一声:“于姐。”

    于艳丽早就看到他了,知道他是去食堂打饭了,就说:“小王,打饭去了?”

    王一鸣说:“是,于姐。你买菜去了?”

    于艳丽说:“是,食堂的饭每天就那几个花样,没有变化,我还是喜欢自己做饭吃,等有时间,请你去我家坐坐,吃吃我炒的菜。我家就在你的宿舍后面,13栋203,有空去啊!”

    王一鸣连忙不好意思地点了点头,说:“好,好,有空一定去,一定去。”

    回到宿舍,边吃饭王一鸣边思忖,自己在省城里,确实也不认识什么人,除了自己留在省城里工作的那十几个同学和学校里几个关系还不错的老师,自己几乎没有什么人可以来往。这个于姐,对自己的印象不错,对人也热情,况且同在一个大院子里生活,有什么事情,真是可以请她帮帮忙的。

    王一鸣上班后,就开始了按部就班的秘书生活。先是参加了人事处的培训,学习保密制度,怎样办文。

    然后在何处长的领导下,就开始接触机关的具体事务。处理来文、来信、来电、来访。好在他有基础,文笔好,脑子好使,上手很快,几个月过后,就成了秘书处的一个比较得力的秘书。

    有的大的材料,何处长也让他参与参与,平常里工作不忙的时候,他就自己主动学习,主要是看省委赵书记的讲话材料,揣摩文章的立意、布局和主要观点。对整个清江省的省情、民意,都在另一个全新的高度上,有了理解。

    没事情的时候,他也喜好在院子里转转,散散步。省委大院里到处是参天的大树,有些古木都有几百年的树龄了,树围都有几米粗,在这样的树下,就是夏天,周围是三十多度的高温,站在树下,立即有一种清凉的感觉。

    王一鸣散步的时候,几次碰到于艳丽,带着一个三岁的小男孩,旁边跟着一个30岁左右的男人,王一鸣判断,这是她的男人。那小孩,就是于艳丽的儿子。果不其然,于艳丽一看见王一鸣,都会热情地打招呼。然后对自己的老公说:“这是王一鸣,我们办公厅刚来的大学毕业生。”

    对王一鸣说:“小王,这是我老公,孙广明,在省人民银行工作。”

    王一鸣忙礼貌地和孙广明握了握手,又抱了抱他们的儿子,夸了一句:“你看你们儿子,长得多好啊,把你们的优点都继承下来了。”

    王一鸣会说话,自然于艳丽和孙广明都高兴,热情地邀请王一鸣没事情的时候,到家里坐坐。

    一个星期天的晚上八点,王一鸣想想没有什么事情了,就给他们的儿子买了点吃的东西,什么饼干、糖果之类的,到了于艳丽的家里,登门拜访。恰好他们一家三口都在,看王一鸣真的来了,手里还带着东西,自然是分外热情。

    王一鸣进门口就看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