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章(2 / 4)  沉浮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良传统是抓典型、树典型、搞典型引路。青年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宣传典型。我们乡只要抓到一个先进典型,我们的工作就有了抓手!”乡党委和乡政府将钱可清作为“五四青年”候选人报团县委之后,团县委确认了这个典型。魏晴圣借此机会与县里加强配合,大张旗鼓地宣传推介钱可清。

    钱可清开始被树为“五四青年”的时候在红星乡并没有引起多少波澜,因为大家都知道钱可清还是一个大学生,她们家的致富不是她个人努力的结果,大家对这种人为树立的典型并不感兴趣。墙内开花墙外香,钱可清在本乡没有引起反响,但其他乡镇的青年却对她顶礼膜拜,认为她既年轻漂亮,又有文化知识,还有创业致富的本领,正好迎合了广大青年自强自立的要求。钱可清参加了几次团县委组织的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会,每次报告都被热烈的掌声打断,钱可清获得了极大的心理上的满足。

    由于魏晴圣发掘、推介钱可清这个先进典型提升了红星乡的知名度,因此他成为副乡长的强有力的竞争者。

    姬迪丕在三个年轻干部中原本是最不起眼的人。他不像杨正义那样是“三梯队”的成员,也不像魏晴圣那样有可以利用的众多平台,还有很多的年轻人替他摇旗呐喊。姬迪丕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技干部,负责红星乡的农技推广工作。姬迪丕在乡里工作好几年时间了,前几年他并不引人注目。这几年来,红星乡重视经济的增长,重视乡镇企业的发展,这就给他创造了机会。姬迪丕分管的农技工作属于乡镇企业的范畴,并且强劲地推动着经济增长。姬迪丕开始受到大家赏识是他总结了钱万能发展乡镇企业的经验。姬迪丕在总结钱万能经验的时候呕心沥血,他总结的经验因此有很强的普适性。红星乡报送的钱万能发展乡镇企业的经验在县里顺利过关,钱万能被市里确定为发展乡镇企业的标兵。姬迪丕的聪明之处在于,他把钱万能的一切成绩都归功于乡党委和乡政府领导,特别是归功于梁光跃的指导、关心和支持。

    还有特别重要的一条,那就是姬迪丕创造了实实在在的政绩,红星乡经济的大幅增长有他的一分心血。姬迪丕在岩石村负责“百千万工程”试点的经验已经被红星乡普遍推广,他负责筹建的岩石天麻酒厂已经正式建成并投产了,岩石天麻酒刚一出厂就获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姬迪丕取得的成绩,是杨正义和魏晴圣都无法企及的。他通过这些成绩取得了梁光跃发自内心的信任,而梁光跃也正在引起上级领导的注意,接任赵永明担任乡党委书记的势头十分明显,对红星乡各项事务的发言权也明显增大。

    以县委组织部副部长钱中华为组长的干部考察组进驻红星乡对副乡长人选进行考察。由于杨正义是市里确定的后备干部,市委组织部干部李光荣也参加了考察工作。作为分管党群工作的副书记,全史进负责联系考察组的工作。尽管前不久全史进因为在“严打”中实行刑讯逼供受到了严肃批评,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他的工作积极性。

    考察组进驻红星乡的当天上午就分别约请有关人员谈话,当杨正义来到谈话地点的时候,李光荣、钱中华和全史进都已经坐在那里。全史进首先给李光荣、钱中华郑重其事地介绍了杨正义,然后又给杨正义介绍了李光荣和钱中华。在全史进介绍的时候,杨正义认真打量了李光荣。李光荣看起来40多岁,面容显得很和蔼,脸上始终洋溢着慈祥的笑容。

    李光荣亲切地问杨正义说:“你到乡里工作多长时间了?习惯农村生活吗?”

    杨正义告诉他:“快一年了。我家就在农村,哪能不适应农村生活呢?”

    李光荣随即说:“我的家也在农村,但我对农村的生活已经不习惯了。”

    后来李光荣又详细问了杨正义工作上的情况,杨正义如实回答了各项提问。李光荣看上去很满意,他最后问:“你对市里的发展有什么设想吗?”

    杨正义没有想到李光荣会问这个问题,无论从哪个角度说,他离市里都非常遥远,他不可能思考市里发展的问题。杨正义是一个非常实在的人,他从来不说假话。杨正义诚恳地对李光荣说:“我没有思考过市里发展的问题,我思考过红星乡发展的问题,同时也思考过国家发展的问题。”

    李光荣的眉头皱了皱,他似乎不解地问:“你思考乡里发展的问题可以理解,但你为什么不思考市的发展而去思考国家发展的问题呢,这太遥远了嘛!”

    杨正义接着说:“我在乡政府工作,我关心乡里的经济社会发展。但我喜欢研究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问题,因此对国家的发展也有一些思考。”

    李光荣没多说话,他告诫道:“年轻人还是应该脚踏实地!”

    考察组在红星乡住了三天,考察结束之后他们与乡党委书记赵永明交换了意见。事后赵永明亲自与杨正义谈话,他说:“组织上对你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大家对你一致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你的优点归纳起来有五点……”赵永明历数了杨正义的五条优点,特别强调他有开拓创新精神,有推进工作的能力和魄力。在讲缺点的时候赵永明委婉地说:“全史进同志说,有人反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