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二十三章 未来规划(2 / 4)  抗日保安团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如实招供了吧!”

    庄长恭笑道:“既然总司令都批准了,我们敢不从命!”又讲解道:“这种武器可以称为空气炸弹或者燃料炸弹。原理其实非常简单,就是将一种燃料炸散到空气中,与空气混合形成气溶胶云雾,然后引爆云雾,形成轰爆效果。”

    这种炸弹实际上就是在后世被称为常规核武器的云爆弹。它的主装药为燃料而不是炸药,又被称为云爆剂。炸药在发生爆轰反应时全靠自身供氧,而云爆弹爆炸时则是充分利用了爆炸区内大气中的氧气:在一定起爆条件下云爆剂被抛洒开,与空气混合并发生剧烈爆炸。

    这种爆炸方式又被称为云雾爆轰。对目标的破坏作用主要是靠爆轰产生的超压和温度场效应,以及高温、高压爆轰产物的冲刷作用。同时,由于云雾爆轰会消耗周围的氧气。在作用范围内能形成一个缺氧区域,使生物窒息而死。

    云爆剂比等质量的炸药释放的能量高得多。其威力一般是同重量tnt炸药的2.7-5倍左右,所产生的爆炸冲击波能破坏大面积军事目标。而且爆轰波在墙壁之间反射叠加,超压值远高于开阔空间,所以云爆弹的杀伤作用在密闭空间内效果更大。

    这个原理确实很简单,在座的专家们眼睛一亮,显然都明白了过来。

    周仁笑道:“原来如此,这就跟面粉厂爆炸的原理差不多。不过能把这个效应运用到武器上还是一个很天才的想法。你们是怎么想到的?”

    曾昭抡摆手笑道:“可不是我们想到的。我可不敢贪功。”

    庄长恭和任鸿隽也摇头说:“子竞兄不用看,也不是我们。”

    周仁疑惑地说:“国内除了你们三位,还有谁如此精通化学的?难道是侯致本?”(注:侯致本就是发明联合制碱法的侯德榜,致本是他的字)

    庄长恭几个相视一眼。摇头笑道:“不是!发明这种武器的人近在眼前,告诉你吧,就是郑总司令。说来惭愧,包括燃料的配方都是郑总司令提供的,我们不过是照本宣科罢了。所以你要请教最好还是找郑总司令。”

    周仁惊讶地说:“郑总司令是哪所院校学的化学?”

    程政委和周参谋长也好奇地看了过来。因为据他们所知,郑胡子就是丘八,勉强认得几个字罢了,哪里懂什么化学。

    郑卫国笑道:“是在家里蹲大学!”

    “加里登大学?”专家们面面相觑,都摇头表示没听说过。到是熊大缜因为年轻。思维活跃,一下子就明白过来,忍不住哈哈大笑。众人这才恍然大悟,也纷纷笑了起来。不过他们大多以为是郑胡子从秘密途径搞来的技术,都识趣地没有追问。

    周仁说:“那这个武器算是成功了?”

    郑卫国笑道:“昨天晚上几十发炮弹就干掉了小鬼子的军火库,应该算成功了。不过具体情况还得请君适先生讲解。”

    见众人都看了过来,周均时有些尴尬地说:“呃,算是成功了一半吧!而且问题不少,需要改进的地方很多!”

    郑卫国心里顿时紧张起来,忙问道:“哪些方面,是二次爆炸吗?”由于技术条件制约,昨晚的实验炮弹尚不能做到二次爆炸,只能通过专门的燃烧弹引爆。

    周均时摆手说:“单体炮弹的二次爆炸技术我已经有办法了,但在回来的路上我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如果用上二次爆炸技术,炮弹的威力就将急剧下降,甚至还不如普通炮弹。”

    众人纷纷奇道:“这是为何?”

    周均时反问道:“你们知道昨天晚上的爆炸为什么那么猛烈吗?”见众人都没明白,又自己回答说:“我们一共打了三十多发云爆弹,由于云爆剂的逸散,最后几乎是同时引爆的。也就是说,那是三十多发炮弹叠加的威力。”

    “如果采用了二次引爆技术,那打一发炮弹爆炸一次,三十几发炮弹分开爆炸威力必然要小得多。像那种相对密闭的空间甚至有可能因为氧气不足,而使威力大大削弱。”

    众人一听都明白过来了,纷纷点头。

    周均时又讲解道:“105毫米炮弹的空间太小,既要装云爆剂,又要装炸药,还要安装引信和二次点火装置,为了避免自爆还要加厚炮弹壁。这样一来能够置入的云爆剂就相当有限了。据我估算,改装之后一枚105毫米云爆弹的威力并不比105毫米榴弹大多少,甚至还有可能削弱。而且云爆剂不能承受太高的膛压,发射药不能装得太足,最大射程只有六千多米。”

    程政委一愣,说:“那就跟昨晚一样,连续打几十枚云爆弹。然后一起引爆?”

    周均时尴尬地说:“可是这样使用仅对相对封闭的空间有效果,如果换成开阔地,或者在恶劣天气的情况下。叠加作用就会大大衰减。还有就是成本和制造问题,我们现在的云爆剂都是用实验室法制造的。成本高不说,还无法大量提供。”

    周参谋长遗憾地说:“这么说,这个东西并没有太大的实战价值啰?”

    周均时面带愧色,说:“眼下的情况确实是这样,不过我想信只要持续改进,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