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二十九章 治安肃正(3 / 4)  抗日保安团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也只能困守一地,没什么可称道的。”

    郑卫国安慰道:“只要整军备武,一定能转守为攻。”

    卫长官苦笑道:“卫国,你不明白。我这里的情况复杂得很,整军也是束手束脚,不敢轻举妄动。要是能够好好整顿一番,何至于有今日之困境。”

    郑卫国笑道:“事在人为嘛!”

    卫长官笑道:“你倒是很有信心!”

    寒暄一阵之后,两人又就此次反击作战商议许久。大概方略确实下来以后。卫长官又带郑卫国去视察了位于垣曲交界的铜矿。这里原有民间开采的几个小矿。规模都不大。郑卫国『插』手之后。不仅注入了大量资金,还引进了西方先进的采矿和冶炼技术,产量大大提高。而且中条山的铜矿储量很大,不时有新的矿点被勘探出来。总而言之,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

    最开始这里只出产铜料,不能加工。卫立煌长官又从后方陆续弄来六台子弹机,目前每天能造子弹壳五万多粒。造好的弹壳两家各一半,分别运到河南和山西组装。

    卫长官欢喜地说:“卫国,你信不信?照这样发展下去,这里迟早会成为华北最大的子弹生产基地。”

    郑卫国点点头,说:“这里有铜矿,可谓得天独厚。高速发展是必然的。不过在我看来,光造子弹壳是远远不够的。应该进一步拓展产能,建一个功能较为齐全的兵工厂。中条山虽然地势险要,但同时也容易被日军封锁,所以不能过分依赖外界‘输血’。必须要有‘造血’的能力。”

    卫立煌惊讶地看了郑卫国一眼,笑道:“卫国果然是深谋远虑,跟我的想法不谋而合。眼下我正在向军委会申请办厂事宜,委员长也基本同意了,还给了一个番号,是第90兵工厂。”

    (注:原本历史上第90兵工厂是在抗战后才有的,也就是光复后的沈阳兵工厂。)

    郑卫国一听,顿时来了兴趣,赶紧问道:“这个兵工厂设计规模有多大,能生产哪些武器?”

    卫立煌笑道:“呵呵,规模就不用提了,估计是兵工署最小的一个厂了。功能也比较简单,也就是造造步枪、手榴弹、子弹和迫击炮弹,顺便维修一下枪械,火炮要是没有大『毛』病也能凑合着修一下。”

    郑卫国听了连连点头,说:“只要有这个基础就很不错了。到时候我再想办法弄些机器和技工来,争取把产能提上去,功能也要拓展,别的不说,起码要能造轻机枪和迫击炮。”

    卫长官脸『色』古怪地看了他一眼,打趣道:“怎么,你也想入股?”

    郑卫国摆手说:“那到不用,运输起来太麻烦。再说,我现在只缺铜,其它的东西都可以自己造。”

    卫长官惊讶地说:“你的兵工厂能够自己造迫击炮?我还以为是个小作坊呢!”

    郑卫国笑道:“能造不少好东西了!”又把兵工厂的情况简略地介绍了一下。

    卫长官听了,又是惊讶又是羡慕,开玩笑说:“嗬,挺能折腾的啊,不声不响就攒下这么大一份基业。”又打趣道:“这么说你在中条山办厂子,纯属是想拉老哥哥一把啰!”

    郑卫国呵呵一笑,摆手说:“也不能这么说。总司令,您还记得我在电报里提到的华北一体化战略吧?”

    卫长官点头说:“嗯,当然记得。不过我也跟你讲过,这个方案虽好,但难以实现,或者说跟本实现不了。卫国,你不要以为你自己一心为公,大家就都能跟你一样!说实话,华北现在是山头林立,那些新老军阀能坚持不投降就不错了。你还指望他们能够令行禁止?”

    郑卫国一愣,说:“总司令,您也这么看?”

    卫长官无奈地说:“嗯,我从跟随先总理革命到现在,什么没见过?我也曾经像你这样热血,可现实是无情的。唉,等你碰几次壁就知道了。”

    郑卫国笑了笑,说:“总司令,我比您要乐观点儿!而且我不需要得到所有力量的支持,只要有第十四集团军(卫立煌直属部队)、第三十五军(傅作义部)、第四集团军(孙蔚如部),还有八路军的支持,华北局势就能得以控制。再加上东北军各部,凭借我们五家的力量,足以扭转华北的不利局面。”

    卫立煌站了起来,向远处眺去,又问道:“这么说傅作义和孙蔚如已经同意加入了。”

    傅作义部经过包头会战之后,双方的关系已经很稳固了。孙蔚如部则是经八路撮合而成的。现在第四集团军里的地下党比第四十一集团军还多,双方实际上是自己人。

    郑卫国也没隐瞒,点头说:“还有于学忠、李家钰、何柱国、马占山、庞炳勋、孙殿英。”

    卫立煌笑道:“这么多!孙老殿怕是偷『奸』耍滑之徒吧,卫国你莫要被他骗了。”

    郑卫国也笑道:“有这个态度就好!”

    卫立煌点了点头,说:“好,既然你有这个决心,我肯定会支持你的。不过我和你不一样,有些事情不能像你这样随意,所以事情能不能成,主要还是靠你自己。”

    郑卫国点头说:“嗯,我明白。”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