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五十九章 战前阅兵(1 / 4)  抗日保安团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背负着民族的希望,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河北衡水,东郊阅兵场,彩旗招展,军歌嘹亮。一个接一个的步兵方阵整齐划一地向主席台前走来。走在最前面的是国旗方阵,是一面特别制造的巨幅青天白日满地大红旗,由一百一十六名士兵合力举起。紧随其后的是国民革命军的军旗和先总理中山先生的画像。

    主席台上,将星璀璨。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郑卫国(阎老西儿倒台之后就是他了,兼领晋、冀、鲁、豫、察、绥、热七省沦陷区)站在最中间,副总司令张文白、参谋长周益民以及战区所属各军区、各集团军、各直属部门的长官纷纷簇拥在两侧。客席上还有一战区、八战区、西安行营以及八路军、北方局的代表。

    唰、唰、唰,伴随着一阵干净有力地脚步声,第一个军级代表团从场边走来。当先一面青天白日军旗迎风飘扬,旗套上注明番号为国民革命军第53军,旗面上写着“勿忘国耻,还我河山”。

    由于旗面招展,主席台这边看得不是很清楚。第八战区代表、战区中将参谋长鲁英麟低声问道:“那个旗面上写得是什么?”

    站在侧后的副官忙答道:“报告参座,是勿忘国耻,还我河山!”又解释道:“凡是东北军系统的部队都会在军旗上加上这八个大字,以示不忘收复故土。打回东北老家的决心。”

    鲁参谋长听了连连点头,说:“军人正该如此!”又感慨道:“额们山西也有大半沦陷,三晋子弟亦当以此明志!”

    副官忙点头道:“参座说得极是!东北军以前的战斗力也不行,就是靠着这股子拼劲打出来的。他们能做到的,我们也能!”

    军旗之后,才是各师级单位组成的方阵,各由一面稍小的军旗引导。时有微风徐来,旗帜猎猎作响,平添了几分威严。

    “勿忘国耻,还我河山!”

    ……

    “全体都有。正步——走!”

    哗!将士们利索地将手中的钢枪推上肩头。迈开正步向主席台方向走来。只见刺刀明亮,步伐整齐,引绳棋布,其进如墙。主席台上众将领们偏头看去。只觉一股一往无前的气势扑面而来。不由地连声叫好。

    张文白副总司令拍手笑道:“这个正步好。气势磅礴,正显我军风彩!”

    周参谋长在一旁解释道:“这是总座亲自制定的,既采各家之长。又加入了一下符合我们民族特征的东西。”

    张文白赞同道:“嗯,先前那套也好,只是略显含蓄了。如今正值国难临头,军人应该挺胸而出才是!”

    周参谋长笑道:“是的,总座也是这个意思!”

    郑卫国最初在第33师制定正步规范时,采用的是后世pla的正步走法,特点是头部端正,两眼目视正前方,手臂摆动到胸前,脚向前踢75厘米,距地高度25厘米。这套动作的好处是易练易精,像pla之所以走出独步天下的42横列大方阵,与这套步法不无关联。

    而新式正步则更加张扬:在正步走时,上体躯干保持正直;向前摆臂时,肘部弯曲,小臂水平,一直要甩到与下巴平齐的高度;向后摆臂时,手腕前侧距裤缝线约30-35厘米;当脚向前方踢出时,腿要绷直,脚尖上翘,腿与地面平行,踢出一个刚性的直角来;通过检阅台向右看时,头要上扬30度,以充分体现军人的自豪感。

    不是pla的那套正步不好,而是pla的正步规范在建国后的和平时期确立的,认为欧式正步有“趾高气扬”的嫌疑,与我军“人民子弟兵”的身份不符。从文化上讲也不符合的中国传统的“含蓄美”。

    但现在是战争时期,要的不是含蓄,而是需要充分展现我军英勇顽强,百战不殆的男子汉气概。郑卫国认为这种个性张扬的气质,有利于增强军人的自信心和老百姓对军人的安全感。

    很快,第一步兵方阵出现在主席台前,引导军旗的旗套上注明番号为“荣116师”。

    左参谋长眼尖,一眼瞅到,忙悄声对彭老总说:“老总,过来的是荣116师。”

    彭老总问道:“就是在三分区与日寇周旋数月之外的那个师?听说这个部队硬得很,主官阵亡了还是死战不退,愣是打得小鬼子没脾气。”

    左参谋长轻轻点了点头,说:“嗯,就是这支部队!当时的师长是赵绍宗少将,牺牲得非常壮烈。手下的兵也很厉害,据说战后人人带伤,却没有一个人投降。”

    彭老总那张刚硬的面孔终于有一丝动容,点头道:“怪不得有股子士气呢!”

    主席台前,讲解员冯雪梅介绍道:“正在走向主席台的是第53军荣116师,这个非同寻常的番号,是第53军116师独有的殊荣!”

    该部曾在大清河以北与日寇血战数月。由于敌强我弱,时任师长赵绍宗少将以下3000人血洒沙场、壮烈牺牲,部队一度面临全军覆灭的危险。面对生与死的考验,第116师将士们掩埋好战友的遗体,继续与敌浴血奋战,最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