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八十三章 指挥权的争夺(3 / 4)  抗日保安团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年至数万年以上)。

    西伯利亚不用说。大都是多年冻土,其中很大一部分冻结的时间都超过了一万年。在这种环境下施工的难度可想而知,而施工之后的安全保障也是一大难题。像青藏铁路。建成之后由于高原地质活动频繁,就对铁路安全造成了威胁。

    “当然!”卡尔逊得意地耸耸肩,指了指身后的船舶笑道:“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我用得着带二十条大船过来吗?”。

    按卡尔逊的说法,美国方面对于在远东地区开辟一个新的战略区非常重视,为了后勤上不出岔子,他们甚至已经在加拿大北部寒原上做了多次实验。

    在卡尔逊的安排下,巨轮上很快调来一批工程车,都是先遣队官兵们没有见过的稀罕货色。有专门砍大树的,有的清理灌木的,有钻洞的,有挖土的,有推土的,还有能够直接浇筑混凝土的……在这些机械的帮助下,一批批建筑很快拔地而起,不,应该是贴地而起——为了防空、保暖,以及隐蔽的需要,这些建筑都不高,而且依山而建,无论是在天上,还是地上都很难发现。

    “卡尔逊,我简直不感相信自己的眼睛!”

    “陈,这就是美国速度!”

    陈总指挥和王参谋长相视一眼,目光里面都闪过了一丝忧虑。他们都在想,要是以后跟美国人打仗该怎么办?虽说现在还是盟友,但以后的事情谁说得准?

    ……

    朝鲜战场上,志愿军某部炸掉了一座重要的桥梁,指挥官认为修复至少需要一个月,谁想到美军直接空运来架桥部件,几个小时就架好了。

    “这玩艺坚固吗?”。陈总指挥对一名指挥施工的美国工程师问道。

    “非常坚固,它甚至可以承受五吨炸弹的轰炸!”

    “真的吗?”。

    “当然!”工程师耸了耸肩说:“不过,我只能保证五年的时间。指挥官先生,我想您是知道的,这里的气候对建筑的损伤非常大。五年之后,由于冷热的剧烈变化,建筑里面的钢材就会迅速老化。直到,不堪重负的那一天!”

    陈总指挥欢喜地说:“五年的时间就足够了!要是有这么多物资还打不赢,那就是我们自己的问题了。”

    王参谋长笑道:“我看总指挥的估计还是太保守了,我想最多三年,我们就能赢得这场战争。”

    “长官!”一名华裔美籍军官走了过来,略显傲慢地说:“据我所知你们跟日本人已经打了六年,而且还是节节败退,不知道您从哪里来的信心?”

    王参谋长脸色微变,不卑不亢地回答说:“当然是万众一心的中国人民,这是我们民族屹立五千年不倒的基石!”

    另一名华裔军官也挑衅道:“得了吧,现在是工业社会!讲的是工业实力,拼的是综合国力!您的那一套要是有用的话,我想中国早就胜利了,还用得着向美国求援!”

    王参谋长沉声道:“你们什么意思?”

    “很简单,长官!”那名军官笑道:“我们一致认为受过美国正规军事教育的军官才能带领我们取得胜利,而您和这里的绝大部分军官,都不符合要求!”

    王参谋长气极反乐,笑问道:“哦,不知是哪位受过美国正规的军事教育?”

    那名军官伸出手来,一脸自信地说:“王上校,我想我们应该重新认识一下,戴维.李,毕业于西点美**事学院。这位是我的搭档,约翰.王,他是弗吉利亚军校的高材生。”

    王参谋长并没有跟他握手,而是将头微微仰起,严肃地说:“上尉,不管根据是中**队的条令,还是美**队的条令,见到上级都必须敬礼!”

    戴维.李一愣,脸色一下子涨得通红,一时有些不知所措。不行礼吧,有碍军规;行礼吧,又弱了气势。

    倒是旁边那位约翰.王很老道地说:“上校,我们现在还是两支军队,最好还是先确定指挥权的问题。”

    王参谋长毫不客气地说道:“第一,指挥权根本不存在问题!根据我们和美国政府达成的协议,在亚洲地区我们有当然的指挥权。第二,无论是根据1942年1月1日签定的《联合国家宣言》,还是二战区郑卫国长官与美国总统特使卡尔逊少校的约定,我都是你们的当然上级,所以你们必须行礼!”

    “否则,我可以判定你们藐视长官!怎么你们两个想成为这里第一批接受军规制裁的军官吗?”。

    戴维.李、约翰.王相视一眼,只好无奈地举起右手行了一礼。约翰.王不甘心地说:“身为美利坚合众国的公民,我有权对自己的长官提出质疑!”

    王参谋长冷哼一声,说:“这里是远东,你没有这个权利。而且身为军人,你必须明白三点,第一,服从;第二,服从;第三,还是服从!”

    他停顿了一下,又道:“不过念在你们不远千里赶来支援的份上,我可以接受你的质疑。说吧,你们两个想比什么?”

    戴维.李闻言大喜,忙道:“上校,要是您输了,就要服从我们的指挥!”

    王参谋长淡淡地一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