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零三章 礼仪之争(2 / 2)  重生之腓特烈威廉三世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克福,但是帝国议会也必须全员前往城门处迎接威廉的到来,而后威廉迎接约瑟夫二世的地方不是在城门处而是在自己的住所又或者是帝国议会的大门处。

    不仅在迎接地点方面,双方连迎接使用的礼炮方面都开始了争夺。

    奥地利认为约瑟夫二世前来,法兰克福必须鸣二十一响礼炮的最高礼节,而普鲁士则是鸣次一级的十九响礼炮。

    (礼炮鸣放源于欧洲,十七世纪到十九世纪间,是欧洲的“大航海时代”,以西班牙、荷兰、英国等为代表的海军强国,为争夺殖民地和海洋霸权,其舰队几乎遍布世界各处海洋。当已方军舰在海上与友国或中立**舰相遇时,或者在进入上述国家港口时,便用舰炮发射只有发射药而没有弹丸的空炮,以示友好或没有敌意,并以此向对方致敬,当然对方也会同样鸣放空炮以回敬。

    由于鸣放礼炮的礼仪源于海军,早期的火炮是没有定装弹药的前装滑膛炮,装填一次弹药不仅费力,而且要花上很长时间(这也是鸣放空炮之所以能成为表示友谊的原因),因此一般都是以全舰火炮发射一轮为标准。而且早期海军战舰的吨位普遍不大,装载的火炮数量有限,当时最大的战舰----早期战列舰的火炮数量最多也不过二十一门,因此鸣放礼炮的最高规格一般也就是二十一响。)

    而普鲁士对此提出强烈的抗议,在普鲁士人来,尽管约瑟夫二世作为帝国名义上的皇帝的确拥有鸣二十一响礼炮的资格,但是普鲁士作为欧洲强国与奥地利实力不相上下的强国之一,完全也有鸣二十一响礼炮的资格!(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