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章 流民(2 / 3)  重生三国之君临天下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也需要时间。

    祸不单行,胡才刚回到安邑,徐晃的一份报告发来了。一支四万人左右的流民队伍从河内进入河东。徐晃问现在怎么办。

    接到消息的胡才吓了一跳,本来粮草紧张的他又面临这四万流民,这不是要他的命吗?这四万流民如果处理不好,很可能引起爆乱,影响河东稳定。

    是不让他们进入河东,还是对他们斩尽杀绝,还是招抚这些流民,胡才一时间也犹豫不决了。

    不过流民就是人口,四万人比平阳的人口还多,如果能招抚,不出几年,就可以为他提供几千兵源。只是这粮草怎么解决?

    …………

    “我怀疑主公的脑子坏了。”王旭擦了擦嘴上的酒渍,笑嘻嘻地说道,“我们已经讨论很久了,但所有的这些办法都需要大量的资金粮草,否则,根本无法满足大人所需。”

    他环视大厅内众人一眼,摇头笑道:“主公异想天开,要解决这大汉国数百年来无法解决的问题,其勇气可嘉,其魄力惊人,其举止疯狂,但我们的确无力做到。”

    张平淡然一笑,说道:“主公的提议也不是无的放矢,他还是经过了一番深思熟虑的。我觉得河东的条件得天独厚,完全可以解决流民问题。”

    “大汉帝国自汉文帝时期开始实行屯田制。因太原郡以北的数个边郡是抵御外族入侵的重镇,所以军屯制首在太原郡边郡实行。几十万边军士兵大量垦荒,形成了大片可耕之地。当时由于移民屯垦和军屯并重,加上农具改进,广开沟渠,致使谷物产量猛增,这样一来,边郡军民不但可以自足,粮食还可供应京师,而河东,本是土地肥沃,人口众多,粮草充总,但是这几年的战乱,百姓迁离,土地荒芜。”

    “现在整个大汉帝国风移影动,ri落西山,主公率领白波军南征北战,攻城略地,占领河东,河东土地肥沃,但因为战乱人口损失不少,河东本有人口七十万,但现在不到五十万。这对我们白波军不利,没有人口,就没有收入,也没有兵来。所以增加人口也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安置流民,垦地屯田,一可以解决兵源问题,二可以防御胡人入侵,三可以增加军幕府赋税,这对白波军来说,有百利而无一害,是好事啊。”

    “这招抚、屯田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但问题是,我们军幕府有这么多钱粮吗?”王旭说道,“徐晃在东恒说有大量的流民进入河东。这些流民是什么人?是黄巾军还是真正的流民,或者是朝廷的人?我们现在才多少粮草,主公又买了那么多的战马,我们有能力安排主公流民吗?”<耕还有大半年的时间,这一段时间流民的吃喝拉撒就是问题,一个不好,这些流民动乱起来,谁负责?”

    “白波军只有四万兵马,就是加上折冲府的兵卒,不过六万,但折冲府防守地方,朱雀军防河内,白虎营防并州,青龙营防关中,玄武营防弘农,安邑只有虎贲军可动,如果几万流民暴【动】怎么办?”

    “更何况,安邑、闻喜等地今年收成大减,下半年主公又要用兵,粮草本来就不够。怎么办?难道杀鸡取卵?”

    “流民问题如何解决?这些条件远远要比河东的荒地重要。没有耕地我们可以去开垦,但没有这些条件,我们就只能干瞪眼。”

    大厅众人凝神沉思,一筹莫展。

    石泉摸摸嘴上的大胡子,缓缓说道:“其实这些难题我们暂时不考虑好不好。主公的意思是要我们给他一个解决流民的办法,至于这个办法能不能实行,那是另外一回事。如果我们喝着酒,总在这里谈论能不能实现的问题,恐怕一年后都商量不出一个所以然来。你们说呢?”

    众人闻言,顿时轻松地笑了起来。

    “石大人言之有理。”霍邱笑道,“王大人,你在这里说了大半天,其实都是废话。我看,你还是想几个高招吧。”

    “王大人,酒都给你喝了不少,但一个办法都一没有。”张平指着王旭说道,“你到一边坐着去,不要老在我们眼前晃来晃去,眼睛都给你晃花了。”

    王旭大笑道:“办法?办法不是早就说过了吗?”

    “朝廷的文、景、武皇帝时期,因为采取了移民垦殖和军屯等策略,推行了代田法、区田法等耕作方法,极大地繁荣了边郡,他们的方法就是开番系渠,引汾河、黄河之水浇灌皮氏(今河津)、汾河(今万荣)、蒲坂(今永济)等郡县五十万亩土地,每年可得田赋两百万石,当时的河东、上党、太原等郡,都有大批粮食由黄河、渭河运至京都长安,三郡极其富裕。当年河东的人口也非常多,特别是河东郡的人口更是达到了九十万。”

    “但是现在,河东的人口不到顶盛时期的一半,想要重新发展,其实并不困难,安民屯田。”

    王旭挥动双手,傲然说道:“先辈们做到的事,我们为什么不能做到?只要主公同意,我们一定可以在五到十年时间内再现旧ri的三郡繁华。”

    “如今,河东有大量荒芜的土地,就是百万流民,河东也有地方安置,不要说几万流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