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章 董卓逼近(3 / 4)  重生三国之君临天下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晏明答应一声,急匆匆去了。

    胡才在永安呆了一天,留下李蒙的骁骑营,与李峰的白虎军镇守永安,自带着张辽、霍平等人急匆匆南下。

    胡才之所以走的这么急,是因为他接到消息,董卓派李傕率兵四万驻扎陕县,安邑震动,胡才也不得不率领大军返回安邑。

    四万西凉军,又是名将李傕,胡才不得不打起十二分jing神应对。

    现在安邑只有虎贲军一万五千兵马,面对这四万西凉军,恐怕连安邑都守不住。况且,青龙军是监视关中的,关中的三万兵马在董卓的控制中,现在长安由牛辅坐镇,青龙军一动,牛辅的大军一定会杀向河东。

    而徐晃的朱雀军,是防备雒阳和河内的,是安邑东面门户,自然不会有失。

    而且胡才最担心的是军幕府的那些豪门士族子弟,这些人对白波军没有多少忠心,他们很可能在李傕兵临城下的时候和李傕里应外合。

    李肃、周仓、张平这些人恐怕不是那些豪门士族子弟的对手,

    所以在离开永安后,胡才让吴川率领步卒,自己带着骠骑营和近卫军骑马先行。同时任命张辽集合闻喜等七县折冲府兵马,尽快去安邑汇合。闻喜等七县的折冲府兵马,这个时候已经补充完整,有大约一万人,这一万人虽然不可能与西凉军野战,但防守还是可以的。

    十一月五ri,胡才率领骠骑营和近卫军抵达安邑,同时,李傕的四万大军渡过黄河,向安邑杀来。

    胡才进入安邑,李肃等人松了一口气,自从李傕驻扎陕县后,他们的压力很大,军幕府的许多人想把青龙军和朱雀军调回安邑,但是这青龙军和朱雀军一调回安邑,等于把安邑以外的城池让给董卓。

    胡才与董卓之间的战争,一触即发。

    …………

    十一月,雒阳。

    郎中令李儒从长安回到洛阳。

    董卓听完李儒长安之行的详细呈叙之后,一颗紧悬的心顿时放了下来。这一次李儒去长安,主要是为了夺取长安的三万大军的兵权,现在这个问题解决了,来自洛阳西面的威胁同时被解除。这样一来,他就可以集中全部jing力应对来自洛阳东、南、北三个方向的攻击了。

    董卓明白,自己废帝,那些豪门士族是不会善罢甘休的,所以必须依靠武力。现在关东的豪门士族厉兵秣马,董卓知道一场风暴就要来了。

    董卓现在实际控制的区域只有西凉和司隶的三辅、弘农、河南尹等一州五郡,河东有白波军,而如今韩馥和袁绍在冀州大肆兼兵扩军,各地州郡的起兵肯定也需要富裕的冀州承担很大一部分粮草辎重。

    现在董卓只需要解决河东问题,就可以抵挡豪门士族的反扑。他命令李傕驻扎陕县,对河东虎视眈眈,就是为了解决白波军。

    “好,这事办得好。”董卓赞道,“长笙,你说,我们现在怎么办?是趁着叛逆没有形成合力之前各个击破,还是死守京畿,静观其变?又或我们主动退到长安,将关东作为博弈战场?”

    李儒搓搓瘦长的脸,略显倦意地说道:“大人这么问,显然是已拿定主意,要各个击破了。”

    董卓微笑点头。

    “白波军虽然有六万多人,但是却不能和西凉军相比,李傕将军的四万西凉军兵中有两万铁骑,白波军骑兵不过一万人左右,这一次与南匈奴在平阳大战损失了不少,就是有所补充,战斗力也比不上原来的骑兵,更何况是李傕将军的西凉铁骑,只要李傕将军占领河东安邑,北面的危险就减除了。”

    “不过胡才胆大包天,有勇有谋,想对付他其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像黑山军和青州等地的黄巾军,那个不是有十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大军,但是胡才偏偏没有,他才几万兵马,但他却比黑山军黄巾军更难对付。”

    “上一次我们在河东的时候,已经见识到了白波军的战斗力,他能打败牛辅,打败张济,打败南匈奴,并不是偶然,这是他深谋远虑,运筹帷幄的表现,而且这白波军在胡才的带领下,越战越强、李傕将军虽然有勇有谋,但想解决白波军。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河东安邑,城高墙厚,粮草充足,想攻克已有准备的安邑,恐怕需要半年时间,但是我们没有半年时间,关中的那些豪门士族厉兵秣马,最早明年开chun就会起兵,所以李傕将军只有两个月到三个月时间,如果在这两个月到三个月时间不能拿下安邑,我们只能以守代攻,集中兵马击破关东【军】。”

    “主公,现在我们有两颗棋子可用,一是河东的豪门士族,胡才的身份得不到豪门士族的支持,而主公代表了朝廷,相信他们一定会做出正确的选择。二是南匈奴人。这一次虽然胡才打败了南匈奴人,但是白波军与南匈奴之间的仇恨加大了,我们可以利用南匈奴人危险河东北部。”

    董卓点点头,这是最好的办法,为了震撼雒阳的那些豪门士族,在雒阳必须保持强大的兵来,加上虎牢关、汜水关等地的驻军,四万大军已经是极限了,

    “主公,拉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