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一章 吕布与曹操(2 / 3)  重生三国之君临天下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阳?

    现在胡才不能利用历史作判断了,历史上白波军虽然有十万兵马,却是乌合之众,但是他手中的几万兵马,却能打败西凉军。

    而且他还是征北大将军,河东的位置至关重要,无任是董卓还是袁绍,都不能小瞧了河东的几万兵马,这几万兵马可以改变历史方向。

    所以,胡才从来没有视袁绍为盟友,哪怕他加入讨伐董卓的联盟。这只是公开声名而已。是为了报复董卓派李傕攻入河东而已。

    胡才知道,其实董卓和自己一样,最大的问题不是钱财,而是粮食。钱不够,可以用临时铸造五铢钱的办法应付过去,但粮食不够却只能干瞪眼了。对于他而言,目前最重要的不是击败袁绍、袁术等人,而是想尽一切办法从各地州郡弄到粮食,以解燃眉之急。

    而董卓会不会和自他一样,也想三方制衡呢?打仗解决不了粮食问题,这一点董卓应该非常清楚,如果他的白波军强大了,董卓与袁绍联合又怎么样?这不是不可能的。如果那样的话,他怎么办?

    董卓为什么至今不杀袁隗?弘农王都敢杀,袁隗为什么不能杀?显然,董卓非常清楚现在的形势,也知道袁阀的庞大势力,所以他想在关键的时候能够利用袁隗的力量以达到某种目的。这个目的是什么?是不是他想和袁隗妥协?

    历史上董卓是杀了袁隗,但到底是什么原因,他不清楚,胡才自然不会认为是因为袁绍带兵讨伐董卓的原因,两国交兵不斩来使,更何况袁隗是袁阀这么重要的一个人,董卓不是没有脑子的,否则他怎么会独揽大权?

    历史上又有几个能像董卓这样的人,他如果没有脑子,那天底下的人有几个有脑子的?

    京畿有大军十几万,董卓在袁绍等人尚未集结完毕的情况下,就先派人打他,虽然被他打败了,但是董卓还没有元气大伤,他凭什么对付他和袁绍联合?如果他和袁绍南下雒阳,董卓却又把自己的军队往关中方向撤,到时候怎么办?

    袁绍想要消灭董卓吗?这不可能,消灭了董卓,袁绍怎么独揽大权?怎么争霸天下?要说袁绍没有这个野心,他说什么不会相信。如果没有野心,历史上为什么袁绍没有西攻函谷关?

    对此,胡才不得不小心谨慎。一旦董卓离开雒阳,袁绍很可能会对付他,到时候他怎么办?与袁绍一战?没有粮草的他怎么与天下豪门士族之首的袁绍一战。

    现在胡才唯一的想法就是扩充地盘,本来并州是个好地方,但是并州荒谅,现在占领并州没有好处,反而是负担。而河套是他选择的好目标,不过这需要与董卓、袁绍的事情解决了再说。

    所以他大军南下,目的是让董卓和袁绍妥协。

    …………

    三月,酸枣。

    桥瑁得知徐荣率军东进,急忙集结大军迎敌,同时急报袁绍,是战还是不战?袁绍回书说,徐荣已经一路攻击而来,此时不战,必将动摇军心,不打也得打了,你还问什么问?打。

    桥瑁、刘岱、张邈等人都没有打过仗,心里非常慌,尤其对手还是天下赫赫有名的战将徐荣。虽然在他西凉军的名声比不上李傕、郭汜,但是他现在是董卓麾下的中郎将,绝对不是好惹是的。

    张邈对刘岱等人说,“我们几个人,只有曹大人和鲍大人打过仗,我看,就让他们两人指挥大军作战吧。”

    众人都同意。大敌当前,鲍信和曹cao也没有推让,义不容辞嘛。

    曹cao看着众人,开口说道:“鲍大人宽厚待人,沈毅有谋,深为将士们爱戴,我愿意听从鲍大人的指挥。”

    曹cao明白,在这几个人中,就他的身份最低,这个时候他不能立刻答应,他手中只有五千兵马,没有地盘,以后还需要刘岱他们的帮助。

    鲍信笑着拒绝了。他是曹cao的好友,所以这个时候帮助曹cao说话,鲍信四十多岁,身材不高,长相敦厚,说话很直爽。他对众人说,“孟德老弟才华出众,熟读兵法,早年又曾随皇甫将军平定过黄巾之祸,打仗的事肯定要比我jing通。”

    他极力要求曹cao指挥作战。曹cao谦让了两句后,随即不容气的答应了。前来攻击的是徐荣,如果能击败他,自己就能一战成名。

    徐荣的先锋赶到距离酸枣二十里的原武城。

    这里的人知道要打仗,早就跑光了。西凉军没有进城,直接命令大军向酸枣冲去。

    曹cao认为西凉军急行而来,士卒一定非常疲劳,而己方大军以逸待劳,士气高涨,体力充沛,完全可以击败西凉军,打他一个下马威。

    但是曹cao的提意让桥瑁等人反对,认为不宜冒险出击。

    桥瑁对曹cao说道:“孟德,西凉军能征惯战,不是乌合之众,我们的兵虽多而不jing,打起来恐怕有些困难,不如以静制动。”

    曹cao懒得理他,立即和鲍信两人领一万人马率先出营迎敌,张邈和刘岱的大军居中跟上,桥瑁无奈,只好和袁遗整顿军马随后出营。还没等他出营,斥候来报,曹cao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