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章 雒阳之战(6)(2 / 3)  重生三国之君临天下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逼得无路可走了,白波军军势必要失去钱粮支持。占领雒阳的机会就渺茫了。”

    “当然,我们如果出兵雒阳,就没有兵力阻挡黑山军南下了。不过这个时候我们没有必要阻止黑山军南下,既然我们不以雒阳为基业,那么我们就不能让征北大将军胡才和刘虞轻而易举的得到冀州、我们不仅仅要放黑山军他们南下,而且我们还要帮助他们和青州黄巾军会合。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抽调兵力去打雒阳。这样一来,我们未能阻挡黑山军南下的罪责就被讨董勤王的大义掩盖了,我们失败的名正言顺,别人想指责我们都没有借口。让黑山黄巾军和青州黄巾军会合的目的,就是要黄巾军北上攻打冀州。”

    “而我们让黑山军攻打冀州有三个目的。一是逼迫韩馥让出冀州牧,免除主公强行夺取冀州军政大权的罪名。黄巾军北上后,韩馥的兵力不够,挡不住。他只有两个办法,一是向主公求救,二是向幽州刘虞求救。”

    说到这里,审配yin沉沉的笑道:“主公此时已经兵退兖州,无暇北上,只有公孙瓒可以南下相助。公孙瓒到了冀州,大人可以许以丰厚的条件,让他威逼韩馥让出冀州牧。韩馥面对白波军粮饷断绝的危机,面对自己即将承担的讨董失败的罪名,面对公孙瓒的强大武力,面对冀州诸府官吏的指责,面对部下的背叛,面对主公不断施加的压力,只有选择放弃冀州军政大权。到时候,主公与他之间的矛盾就轻而易举的解决了,到时候他不得不听主公的命令。”

    “第二个目的就是诱使公孙瓒南下。黑山军和黄巾军不打冀州,公孙瓒就不会南下。公孙瓒的实力虽然比不上征北大将军胡才,但是比刘虞强多了,公孙瓒的手中有两万幽州铁骑,其中一万是jing锐的白马义从。白马义从的战斗力比董卓的西凉铁骑毫不逊se,所以如果公孙瓒南下后,主公把能给他的权力统统给他,反正主公手上有承制诏书,他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我们这么做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激发公孙瓒的骄恣之心,让他轻视我们,认为我们不堪一击。然后我们再挑拨他和刘虞、征北大将军胡才之间的关系,蓄意激怒公孙瓒,让他产生夺取冀州,称霸天下之心。到时候公孙瓒与黑山军黄巾军打起来,没有了冀州的粮草支持,征北大将军会怎么样?胡才一定会派兵进入冀州,到时候他们就可以在冀州打起来了。”

    “冀州一乱,对主公来说是千载难逢的机会,这个时候主公可以趁机占据雒阳。征北大将军胡才打下雒阳后,一定会西进讨伐董卓,但这个时候冀州乱了起来,胡才会怎么样?没有了冀州的粮草支持,胡才不可能去打长安,所以他只能去打冀州,这个时候主公进入雒阳,大事可定。”

    “到时候主公占据了雒阳,而此时胡才陷在冀州战场上,无力西顾,只有干瞪眼的份。白波军失去了雒阳,也就失去了荆州和豫州的钱粮支援。这时,胡才也只有全力猛攻,先拿下冀州再说了。如果冀州被公孙瓒占了,而雒阳又丢了,胡才的十万白波军,一百多万,近两百万人口怎么养活?是依靠并州?依靠河东?依靠河套?以现在的情况看,胡才就是屯田,也至少少十万人的粮草,胡才会把十万白波军解散?这是根本不可能的,没有了这十万白波军,胡才还是征北大将军吗?那些与胡才有不共戴天仇恨的人,会放过胡才吗?这两年胡才接二连三的打仗,扩充军队,他的目的是什么?因为他在害怕,没有了白波军,没有了军队,他什么都不是。胡才为什么在安邑驻扎了这么多军队,就是因为他害怕。”

    “当然,胡才如果和公孙瓒握手言和,我们的压力就非常大,但两人如果打你死我活,我们就轻松了,可以安安心心地筹划霸业,振兴社稷。所以怎么样让公孙瓒和征北大将军打才是关键。”

    “而主公拿下了雒阳,主掌权柄,接下来的事就好办了。当然可以像胡才提议的那样,建立关东朝廷,到时候主公想干什么都名正言顺,包括攻打袁术。至于征北大将军,主公还是尽力安抚,因为将来攻打董卓,我们需要征北大将军的鼎力相助。只有如此才能尽快的消灭董卓。”

    这时逄纪笑道:“诸位大人也许过虑了。征北大将军就是需要野心,因为他想要称霸一方,他的第一目标当然是冀州。或许我们这么做,正合征北大将军的心意。”

    袁绍和在坐诸吏互相看看,会心一笑。的确,如果说野心,除了董卓外,现在征北大将军的野心最大,这两年征北大将军的所作所为大家都看在眼中。

    “大家都是大汉臣子,做人做事都要合乎礼法,免得落人口实。”辛评拍拍自己的脸颊,微微笑道,“这张脸,还是要的。”

    众人大笑。

    …………

    冀州魏郡,邺城。

    自从袁绍在河内大败后,韩馥就感觉形势不对了。首先就是府衙内的从事掾属和各地来往的信件骤然增多。其次就是荀谌到了邺城,四下拜访游说,天天宴请名士诸吏。邺城到处流传着冀州牧韩馥即将到朝廷任职三公,袁绍继任冀州牧的消息。

    韩馥很生气,他才是冀州牧,袁绍这是想干什么?于是把荀谌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