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章 王允之谋(3)(3 / 4)  重生三国之君临天下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贾诩犹豫了片刻,看着胡才,神色复杂的说:“若我不答应呢?”

    胡才冷笑一声:“很简单,我这里有刀,若先生不答应,俷一刀砍了先生,就这是这个样子。”

    说着,锵的拔刀出鞘,森寒的砍刀锋刃对着贾诩,横放在胡才的面前。

    “请先生选择!”

    贾诩不禁苦笑:他没想到胡才会这么对他。

    不过,如此果决,也许真的能成就一番大事。

    难怪胡才能董卓白波军一步步走到现在。

    沉吟了片刻后:“若诩答应了,日后反悔,大将军难道不怕?”

    胡才大笑道:“我若怕先生反悔,今日就不会坐在这里。文和先生,俷把话说明白了吧,数日前,才派一精壮人马前往武长安,先生当知道他们是去干什么吗?”

    “竖子尔敢!”

    贾诩惊怒,眼中寒光闪现,直视胡才。

    哈哈哈。

    胡才毫不畏惧,冷冷的看着贾诩。

    在面对着这个后世被称之为毒士的人,若说心里不惶恐那是扯淡。可他更知道,三国时代,主择臣,臣亦择主。似贾诩这样的人,虽说算无遗策,但并不能说他毫无情感。此时他只要有一点露怯,就无法镇住对方。不能镇住他,就不能得到他的真心效命。今天的举动,胡才是在思索了很长时间才下决心。

    如果贾诩不为他所用,他会毫不犹豫的杀死他,他可不想贾诩以他为敌,胡才明白自己有别人没有的优势。那就是谋士,现在在大汉帝国,好在谋士大部分在豪门世家,而他胡才没有得到豪门世家的认可,所以想要一个谋士很难。

    他不像袁绍,一挥手就有大量的谋士投靠他。

    贾诩的手在轻轻颤抖,看得出他很愤怒。

    可是,愤怒又能如何?他可以对氐人说,他是段公,也就是段颍的侄子,因为段颍对氐人有足够的威慑力。

    但面前的这个家伙,看得出是个心狠手辣之辈。从几千白波军到现在几十万大军,麾下猛将如云,治下人口几百万,比董卓还强势的人,在他面前,他贾诩没有一点优势。

    若是不答应,他可是说得出做得到,即便自己真的是皇帝,他也会拎刀砍杀的。

    答应,不答应?

    这是一个生与死的选择。

    并且,这已经不再是贾诩一个人的生死,还关系到他的家人,他的两个儿子,儿媳妇,孙子。

    胡才如同一尊石佛,坐在那里一动也不动。细目再一次眯缝了起来,如同睡着了。

    握刀的手,青筋毕露。

    他静静的等待着贾诩的回答,而赵云,也都是一言不发。

    此时的胡才其实很紧张,这是他第一次这么的紧张。这一次冀州之战,胡才明白,自己少了一个出色的谋士,否则的话,冀州之战,很有可能看出袁绍打算放弃冀州,也可以看出刘备出兵突袭。

    但他身边没有这样的谋士,张辽,徐晃,李肃等人,在战场上反应还可以,但在其他方面,有些不足。

    酒肆里非常安静,静的连心跳的声音都能听到。

    大约过了一炷香之后,胡才拔身而起,抄刀在手,“时间到,先生许久没有说话,俷亦明白先生的选择……抱歉,才实不想杀先生,但却不能让先生为他人羽翼。”

    抬手高高的扬起砍刀,呼的劈向贾诩。

    贾诩吓了一跳,心道:这家伙当真是果决,说杀就杀!

    眼看着刀挂风声落下,贾诩再也不敢沉默,再也不能继续装下去,大声喊道:“住手!”

    砍刀在贾诩的头顶停下,刀锋距离只有一指。

    锋利的寒气,从头顶渗透进了体内。贾诩这一次是真怕了,在这三国中,很多人不怕死,但这贾诩偏偏是最跑死的一个。

    “先生还有什么话说?”胡才面无表情。

    长出一口气,感觉后背都湿透了。贾诩看着胡才,站起身来,一揖到地。

    “主公在上,请受诩一拜!”

    胡才哈哈大笑:“好,文和现在就对我谋一下长安。”胡才眼眸闪过一抹冷光。

    ………………

    关中扶风郡,陈仓城。

    深夜,电闪雷鸣,大雨滂沱。

    快马急驰而入,“圣旨到,请吕大人速速接旨。”

    ………………

    扶风郡。

    护羌校尉董崒带着三千步骑大军沿着渭水河旁的驰道一路向关中而来。

    由于关中连续下了两个月的雨,渭水河暴涨,驰道多处被冲垮,泥泞难行,大军步履维艰,行进速度非常缓慢。此时董崒已经知道皇甫鸿带着大军北上安定了,大散关里只有区区百名士卒,但他并不着急。距离大散关二十里就是陈仓城。吕布和候成的大军就驻扎在陈仓城,关隘肯定万无一失。

    董崒伸手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抬头看看阴暗的天空,嘴里不干不净地骂了两句。天气这么恶劣,董卓却让他带着军队急行几百里赶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