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一章 胡才的反应(1)(2 / 3)  重生三国之君临天下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接着拿起一卷竹简,狠狠砸向霍邱,“天子危在旦夕,你做为大汉重臣,竟然说出这种混帐话,我打死你……”

    霍邱侧身让过,羞愧不已。

    石泉急忙站起来,一把抱住状若疯狂的王旭:“王大人,你冷静一点。”

    石泉愤怒地站起来,从怀里拿出一份文书用力摔到案几上,“鲜卑人要南下了,你们知道吗?”

    雁门关的李大目急报晋阳,西部鲜卑大人邪归逆于三月底开始聚集兵马,与慕容恪一起攻打和连。同时几万鲜卑铁骑开始聚集,有南下的准备。

    李大目在书中说,大漠烽烟再起,形势难以预料,请大将军立即征调援兵进驻边郡,震慑胡族诸部,以免事态恶化。

    目前河套有屯田兵,朔方云中有李蒙的铁骑,一旦征调,几万大军的粮饷如何解决?

    “请诸位大人看看地图……”石泉十分不满地说道,“今白波军在冀州、关西、河东、边郡四个战场上作战,十几万大军需要晋阳提供粮饷军需,在这种情况下,白波军哪来的军队和粮饷攻打关中?我也想立即杀进关中,救出天子,但事实可能吗?”

    这个消息犹如大漠上的寒风一般,冰冷刺骨,大帐内顿时安静下来。

    伏完仔细看完李大目的书信,然后走到霍邱身边,疑惑不解地问道:“去年大将军杀了步度根,现在鲜卑人还敢南下?”

    “邪归逆是怎么想的,我不知道,但他率先挑起大漠战事,也就等于点燃了大漠的战火。”霍邱担忧地说道,“如果他和慕容恪消灭了和连,西部鲜卑的主力马上会南下。”

    “有这么严重?”蔡邕拿起文书略微扫了一眼,“鲜卑人的内乱这么快就会平定?”

    霍邱说道,“西部鲜卑的慕容恪精心策划了几年,想消灭鲜卑大王和连不是不可能的,特别是去年,步度根大败和连,和连损失几万铁骑,虽然步度根被大将军杀看,但慕容恪的主力没有损失,而且这几年大漠气候反常,冬天暴风雪不断,雨季越来越长。尤其是大漠北部,生存条件非常恶劣。大漠西北部无法居住,只有南迁,但南迁只能与我们打。”

    “几万铁骑南下,无任对我们,还是对幽州来说是一场灾难,大将军今天打冀州,其实就是为了这一次北方的大战,因为不把鲜卑人打疼了,鲜卑人就不会甘心呆在大漠,我们的北方就不可能稳定。”

    “今年白波军急于攻打冀州,只留下了三万大军驻守边郡。邪归逆和慕容恪看到机会来了,马上迫不及待地动手了。”霍邱看看气喘吁吁的王旭,遗憾地说道,“上次我在两府合议上,就曾提到大漠的事,希望诸位大人考虑一下大漠胡人的生存,适当的时候把边郡人口南迁一部分到冀州,从而为胡人南迁边郡提供条件。但诸位大人一摇头,把这事否决了。”

    伏完、蔡邕等人互相看看,沉吟不语。

    石泉叹了一口气,捋须说道:“从目前形势来看,当初征北大将军和白波军坚决不同意放弃边郡是完全正确的。如果我们当初放弃了边郡,胡人现在肯定要南下侵扰,长城以北的边郡又是战火连绵了。刚才霍大人也说了,现在西部鲜卑之乱是因为西部鲜卑铁骑想南下,我觉得霍大人的说法很有道理。这事,我看大家应该仔细考虑了,否则,将来麻烦大了。”

    “这是屯田校尉、朔风太守、云中太守、定襄太守几位大人的联名书信。”石泉拿出一卷文书放到了案几上,“死位大人在书信中说,近几年迁到边郡的灾民、流民都是冀州、兖州等地的百姓,他们很难适应边疆的气候,也无法象胡人一样靠畜牧生活,苦不堪言。这两年边郡气候越来越恶劣,屯田区的粮食产量非常低,再加上屯田人口多,许多人吃不饱,无法维持生存,于是开始有人大批逃离边郡,返回冀州。”

    石泉看看几位神色凝重的大臣,继续说道:“四位大人建议朝廷,一旦大将军拿下了冀州,则急速南迁边郡百姓,这样不但可以减少边郡人口,缓解边郡压力,稳定边郡形势,也能极大地减少朝廷对边郡的赈济,节约军幕府开支。”

    伏完等大臣明白了征北大将军府的意思。

    因为边郡人口众多,边郡难以支撑,于是打算南迁人口,而大漠胡族因为大漠气候恶劣,无法生存,很可能要南下。这样一来,汉人百姓回冀州了,胡人需要南下攻城略地,边郡危机重重,必须就要再次增加边疆驻军人数,军幕府的军资开支就要大幅增加,军幕府承担得起吗?

    石泉无奈地说道:“诸位大人请仔细想想,算算帐,现在我们要尽快拯救社稷,要集中所有力量铲除奸侫,如果我们总是被胡族牵制在边郡,总是首尾难以兼顾,腹背受敌,我们什么时候才能拯救社稷,重振社稷?”

    伏完用力一挥手,“好,这事我们两府立即商议,尽快拿出解决的办法。”

    “石大人,请你立即回书李大目大人,让他们巩守雁门关,不让鲜卑人一兵一卒南下。”

    “边郡人口南迁的事怎么办?”石泉问道,“是不是请几位大人尽快议事?”

    蔡邕和伏完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