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二章 胡才的反应(2)(2 / 3)  重生三国之君临天下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瓒追击,三日城陷,抓住了刘虞,仍让他作傀儡管理州中事务。正赶上朝廷派使者段训来增加刘虞的封邑,让他掌管北方六州的事务。公孙瓒借机拜为前将军,封易侯,假节督幽、并、青、冀四州。公孙瓒还诬陷刘虞之前与袁绍合谋要当皇帝,胁迫使者段训将刘虞斩首,并送首级到京都,半路被刘虞的故吏尾敦劫走安葬。刘虞在北方很得人心,他死后百姓都痛哭流涕。[

    当初,刘虞以简朴著称,帽子旧了也不换,打上补丁再戴。等到他遇害时,公孙瓒派兵搜他的家,却发现他的妻妾都穿着很高档的服饰,当时人们因此怀疑他的简朴品质。

    刘虞死后,其旧部鲜于辅、齐周、鲜于银推举阎柔为乌桓司马与公孙瓒将邹丹战于潞河之北,斩杀邹丹等四千余人。乌桓峭王及后与刘虞子刘和合袁绍兵于兴平二年,破公孙瓒于鲍丘,杀二万余人。

    试想,如果公孙瓒不杀死刘虞的话,他怎么会这么快被袁绍所灭?袁绍虽然占领冀州,但是冀州少马,公孙瓒有几万铁骑,强大的战斗力在天下诸侯中是最强的一个。就是袁绍能打败公孙瓒,也不会这么容易。

    前车之鉴,胡才可不想成为历史上的公孙瓒,但是如果刘虞在幽州,他想占领幽州是不可能的。

    现在历史已经被他改变了,他不知道公孙瓒会不会杀刘虞,但他不能漫无目的的等下去。现在和历史上不同,现在董卓没有死,袁绍没有冀州,曹操还在刘岱手下,谁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胡才也不愿意坐以待毙。

    但是怎么让刘虞去死?刘虞是幽州牧,身边有几千虎贲护卫,暗杀是绝不可能的,但是除了暗杀,只能用军队,但不能让白波军进行。

    胡才沉默了,难道利用公孙瓒去杀刘虞?虽然说历史上是因为公孙瓒和刘虞之间有矛盾,公孙瓒才杀刘虞,但是现在公孙瓒还有杀刘虞的心吗?在刘虞眼中,白波军占领冀州,他征北大将军胡才就是叛逆,公孙瓒讨伐叛逆,刘虞很可能会支持的。

    胡才明白,他和历史上的袁绍不同,袁绍是袁阀的人,是天下的豪门世家的代表,而他胡才不过是个武夫,一个出身士族,身份不被认同的武夫。历史上刘虞不想公孙瓒打袁绍,但这并不代表刘虞不支持公孙瓒打他。

    夜深人静的时候,胡才几次提笔,想给刘虞回复一封书信,但写了几个字后,他就无法继续写下去了。他说什么?他怎么解释?公孙瓒打袁绍,是因为袁绍有十大滔天大罪,袁绍是大汉叛逆,所以公孙瓒可以名正言顺地打他,可以占据冀州,但自己呢?自己为什么要击败公孙瓒占据冀州?

    刘虞从幽州本身角度考虑,对冀州发生的一切,在整个冬天都没有做出任何反应,甚至只字未提磐河大战的事。刘虞这种纵容和默许公孙瓒占据冀州的态度,对白波军来说是个巨大威胁,此刻无论是刘虞本人还是公孙瓒,都对白波军形成了阻碍。有阻碍就要立即消除,这是无庸置疑的。如果刘虞确实是为了拯救社稷,他就应该和白波军站在同一个立场上,但他没有这么做。

    袁绍立刘虞为天子,目的是什么?刘虞到现在为什么还呆在幽州,还是幽州牧,他心里怎么想,他会不会认为自己是真命天子?

    如果刘虞对于他是真命天子的事没有想法,他就不应该继续担任幽州牧。

    胡才不知道该怎么对刘虞说,难道他在书信里对刘大人说,公孙瓒可能是大汉的叛逆,所以我打他?胡才觉得无法启齿,无法向刘虞表明自己真实的想法。他觉得刘虞此时应该向朝廷请辞,辞去太傅和幽州牧一职,把幽州军政大权还给朝廷,以保住自己和宗室亲族的性命。否则,他这个“真龙天子”的身份迟早都要给他带来灭族之祸。

    他能这么告诉刘虞吗?当然不能。刘虞是刘氏宗族的人,是幽州牧,他虽然是征北大将军,但这种忤逆的话无论如何也不能说。

    刘虞这份书信摆明了要和胡才决裂,不过,刘虞很精明,他是以个人身份写的这份书信,他给自己留了一条后路,没有直接挑明与白波军敌对。然而,他的这种态度已经说明了一切。

    胡才非常不解,当年刘虞为了逃避罪责,诈称有病,毅然辞官归乡,为什么现在反而不能舍弃了?

    难道刘虞有争霸的野心和称帝的心思?

    胡才苦涩一笑,一筹莫展。

    他伸手从身边拿起一卷书简,缓缓打开。这是黑山黄巾军首领于毒的书信,他已经看了几十遍了。

    因为黑山军的张燕等人被招降,胡才也没有放弃对于毒的招降,离开冀州的时候,胡才和张燕赶到馆陶,约见于毒和眭固。于毒出城相见,他很坦率,表示自己不愿受抚。于毒对胡才能带着白波军建立这么大的地盘的事耿耿于怀,他固执地认为黑山军也能够像白波军一样。

    于毒回书胡才,黑山军不愿受抚,但感大将军诚意,愿意撤出馆陶,回黑山去。

    胡才很失望,张燕也很痛苦。胡才劝慰张燕,等拿下了冀州,我们再和于毒、眭固慢慢谈。毕竟,这是个非常好的开始。

    有了于毒的承诺,胡才立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