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一章 王允入并州(4)(2 / 3)  重生三国之君临天下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如司徒王允大人。”朱俊解释道,“袁绍给我看的那份圣旨,绝对是真的。能给袁绍这份圣旨的,只有司徒大人,所以我觉得袁绍可能比我们更早知道长安兵变的真相。另外,关东各地的门阀大豪,包括雒阳城中的王公世家,和袁阀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袁绍只要进关,他就能迅速在关东站稳脚跟。”

    “现在不谈这些。”李临摇手说道,“我们是打关东,还是继续打桃林要塞,进兵关中?又或者……”他看看神情冷峻的朱俊,小心翼翼地说道,“退到河东?”

    白波军早有放弃关东的意思,胡才早在四月初就书告吴川,不能守就尽早放弃,不要长时间陷入两线作战,耽误了冀州战事。

    如今袁绍趁着关中突变的有利时机,不费吹灰之力占据了雒阳,关西白波军的粮草顿时断绝,退守河东是最好选择。

    但没有人愿意退守河东。

    付杰等人强烈要求继续攻打桃林要塞,全歼董卓的西凉军。

    现在李傕他们的西凉军没有多少粮草,只需要消灭他们,长安的董卓就不足为虑。到时候消灭了西凉军,白波军想什么时候打关中就什么时候打关中,现在白波军虽然不能两线作战,但如果能够消灭西凉军主力,还是可以的。

    丢失关东,罪责太大,周华、张承等这些河南军的人考虑到朱俊和自己的将来,强烈要求掉头攻打关东,趁着袁绍立足未稳之际,将袁绍赶出雒阳。

    一个想打西凉军,一个想打雒阳,打袁绍军,白波军和河南军的将领激烈争论。

    “继续攻打桃林要塞,全歼董卓在关西的西凉军,以确保扶风郡无忧,董卓手中只有两万兵马,更不会对天子怎么样,所以这个时候天子无忧。”朱俊断然说道,“丢失关东之罪,我一人承担。”

    函谷关丢失,朱俊急奏晋阳。

    命令未到,吴川的书信先到了。

    吴川急书朱俊,并附带征北大将军胡才的书信。停止一切战事,关西白波军迅速退守河东。

    胡才的书信是给吴川的,但这份书信非常详细地说明了白波军目前的艰难处境,有助于白波军诸将对形势的了解。由于冀州流民成灾,鲜卑人南下的可能,白波军的财赋已经到了极限,胡才要求河东白波军务必遵从天子旨意,迅速退出关中。

    吴川在书信中说,关东丢失,关西白波军粮草断绝,除了立即退守河东外,别无出路。请朱俊大人暂时停止战事,等待朝廷圣旨。

    朱俊看到吴川的信,沉默不语,他明白胡才的话中的真实性,也知道白波军现在面临的困难,但是现在是消灭西凉军,拯救天子的良机。他不愿意就这么的错过。

    ………………

    关东丢失,晋阳震惊。

    特别是蔡邕这些军幕府大臣,他们更是痛心疾首。

    虽然过去白波军也有放弃关东的意思,但那是在董卓存在的情况下。现在长安兵变,董卓的势力一夜之间分崩离析了,社稷拯救有望了,关东就不能丢了,尤其是不能让拒绝尊奉当今天子的袁绍占据。袁绍占据洛阳的后果非常严重,他一旦站稳脚跟,就要重建皇统。大汉出现两个天子后,天下大乱到何种程度,可想而知。

    蔡邕等人不顾军幕府的霍邱等人的反抗,写信让朱俊不惜一切代价,迅速夺回关东。

    同时恳求胡才,暂停冀州战事,先集中力量稳定关中,保住关东和雒阳。

    吴川十万火急赶到弘农,命令白波军原地待命,准备退守河东。

    吴川才是玄武军的统领,所以吴川的命令,白波军将士们一定会同意的,但是朱俊却冷冷的看着吴川说道:“你想做逆贼吗?”

    吴川看了朱俊一眼,说道:“我眼中只有大将军。”

    吴川知道玄武军对胡才的重要性,两万玄武军,四个营,虽然他吴川是玄武军的统领,但是如果玄武军不在胡才的控制之中,胡才一定会想方设法的消灭玄武军。胡才对军队的控制力,不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改变。

    河东太守李临现在在玄武军军中,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吴川当然知道。

    吴川是胡才的心腹,他从来没有变过心,哪怕在关西的这一段时间,无任是董卓,袁绍,还是袁术,曹操等人,他都没有改变过。

    吴川明白,自己的一切是胡才给的,他可以说是胡才的家将,如果不是胡才,他什么都不是。所以他不可能背叛胡才,

    白波军诸将毫无条件地支持吴川,拒绝遵从朱俊的军令。朱俊百般劝说,但吴川寸步不让。

    朱俊无奈,只好急奏晋阳的蔡邕等人,同时以八百里快骑急告冀州胡才。

    朱俊命令周华、张承率领五千河南军急速向函谷关推进。大军还有十天的粮草,朱俊认为大军即使不能夺回函谷关,也能牵制袁绍的兵力,迟滞袁绍夺取河南尹全境的脚步。

    朱俊认为,目前正在荆、豫一带苦战的袁术一旦得到袁绍进驻雒阳的消息,必定要抽调兵力北上抢占大谷、伊阙等关隘。当袁绍和袁术两人打起来后,袁绍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