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三章 王允入并州(6)(2 / 3)  重生三国之君临天下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西凉的百姓尽可能吃饱。所以,文约先生不会轻易退出关中。”

    “这次西凉军一路畅通无阻地进入关中,对文约先生来说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他达不到目的,势必要动用武力。能不能占据扶风郡,关系到西疆几十万百姓的生存,以文约先生的性格,他必定要破釜沉舟,至死不退。”

    “白波军进入关中的目的,我们都很清楚。”

    董卓摇摇头,凄凉长叹,“现在蔡邕、卢植等大臣都在晋阳,胡才勤王的压力非常大。他不打,必将失去人心,所以他必须打。”

    “我们即使把朱俊这些大臣推到前面,但关中的军队都在我们手上,朝政最终由谁控制,蔡邕胡才这些人心里一清二楚。”

    “大家可以想一想,白波军如果勤王成功,胡才不但能救回天子,掌控朝廷,更因为其占据了西疆和北疆的所有州郡,势力大增,天下从此无人能挡。假以时日,他率领大军横扫天下,建下中兴之功业,必可扬名青史。此等丰功伟业,谁不心动?”

    “所以,想让吴川退兵,势必比登天还难。”

    李儒轻轻一拍手,“主公说得透彻,但主公想过没有,能逼使吴川和白波军退守河东的,正是文约先生和他的西凉大军。”

    董卓,李傕、郭汜等人迷惑不解地望着李儒。

    “李先生,你能不能说明白一点?”李傕诧异地问道,“韩遂逼退吴川,为什么?韩遂会和我们联手攻打白波军?”

    李傕看着李儒,心里不敢有一丝一毫的不敬,这一次如果不是李儒带牛辅的五千铁骑返回长安,董卓被杀,他们这些人没有一个是好下场。

    “文约先生能趁着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进入关中,他当然不愿空手而归。”

    李儒捻须笑道:“韩遂甘愿背上逆贼之名,是出于他的雄心壮志,他想在有生之年实现自己的抱负,停息荼毒西凉百年的战火,让西凉的羌人和汉人都过上安宁温饱的日子。韩遂要实现自己的理想,需要两个前提,一个是独霸西凉,一个是充足的钱粮支持。”

    李儒看着众人说道:“韩遂要想独霸西凉,最重要的是得到朝廷的承认,有了朝廷的承认,他就不是大汉逆贼,他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治理西凉,可以避免朝廷军队攻击西凉,同时,他还能得到朝廷的赈济和援助。”

    “但是大家想一想,哪个朝廷能承认韩遂独霸西凉的事实?以前的时候,主公嘴里不承认,心里也不愿意。如果换了王允主政,韩遂就是彻头彻尾十恶不赦的大汉逆贼。如果皇甫将军主政,皇甫将军会不会承认?当然,也不会。皇甫嵩是大汉帝国的忠臣,他只对天子忠心,怎么可能承认韩遂?哪怕皇甫嵩是西凉门阀,他也不会承认韩遂的。”

    “所以刚才主公分析得很对。韩遂入关的目的不是打我们,而是占据扶风郡。他既不相信天子,也不相信朝廷和皇甫嵩,他只相信自己和西凉军队。为此,韩遂要保存实力,要利用目前长安的混乱用最小的代价占据扶风郡。他需要扶风郡的粮草来提供给他的军队,否则韩遂怎么养得起他的几万大军?”

    “但想占领扶风郡,韩遂还需要朝廷的承认,没有朝廷的承认,他韩遂就是叛逆,这就是他出兵的目的。”

    “所以,不可否认的是,韩遂到目前为止,高举的依旧是大汉的旗帜,他心里最尊崇的依旧是大汉的天子,他非常渴望得到天子和朝廷的承认。”

    “但怎么得到天子和朝廷的承认呢?”

    李儒看看诸将,微微笑道:“谁能实现文约先生的梦想?以前主公被西凉当成后方,所以不想让别人占了,但是现在不同了,主公因为长安兵变,已经没有势力去争西凉了,那么,怎么办才能安定西凉呢?只有承认文约先生在西凉的统治。文约先生才能占领西凉。”

    “在现在的天下,只有我们才能承认文约先生在西凉的地位。不是因为别的原因,而是因为我们都是西凉人,都是文约先生的朋友和旧识,我们都知道文约先生不是大汉的叛逆,他一心一意要让西凉摆脱百年来的战祸,要让西凉百姓过上安稳的日子,我们应该利用这个机会帮助文约先生。”

    “只要得到我们的帮助,文约先生的目的达到了,所以他是不会继续攻击关中的。否则,为了得到天子的承认,文约先生势必攻击长安。”

    “好……”董卓和西凉诸将几乎是异口同声。董卓一拍案几,略显激动地说道,“我们立即奏请天子,拜文约先生为镇西将军,主掌西凉军政。”

    “慢,慢……”李儒摇手道,“今天天子可以下旨拜封,明天天子也可以下旨撤封,事情没这么简单。文约先生不会因为天子的圣旨立刻退兵,我们还需要另外的机会,我们要想帮助文约先生稳定西凉,关键还是要长期掌控权柄,要长期给西凉输送钱粮,要给文约先生五年、十年的治理时间。”

    看了董卓一眼,李儒继续说道:“文约先生是个大智大勇之士,他不是那种有勇无谋的匹夫,所以在这个时候,他非常清楚长安形势的发展将直接关系到西凉的生存。因此,他会选择信任和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