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五章 晋阳(2)(2 / 3)  重生三国之君临天下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定关东后,下一个目标很明显就是赶走袁术。一山不容二虎,一个门阀也不可能有两个家主。袁绍不能杀了袁术留下手足相残的骂名,他只能想办法把袁术赶走,从而彻底控制荆、豫两州。有此两州为根基,尤其是有了遍布大汉著名门阀世家的南阳、颖川和汝南三郡,袁绍力量的突飞猛进恐怕不是我们所能想象的。

    昔年光武皇帝就是靠南阳、颖川等地的门阀富豪,靠河北富裕的冀州之地,中兴了大汉。今日袁绍不但拥有了南阳、颖川、汝南和关东门阀富豪的支持,还得到了荆州、豫州和关东三个富裕之地,可见当初许多士人说的不错,中兴大汉者,唯袁绍而已。到时候,袁绍的实力就会迅速猛增。

    现在长安兵变,董卓连扶风郡都保不了,已经沦落到二流势力了,所以袁绍唯一的敌人就是我们。

    但是我们的根基就差了许多。大将军目前虽然拥有冀州富裕之地,但同时也有并州贫瘠的巨大拖累。并州、幽州,河套,这三地疆域辽阔,百姓贫苦,冀州的财赋有很大一部分将来都要填进这个无底洞。过去大汉以一国之力维持边疆,效果甚微,现在大将军以一州之力维持边疆的生存,其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现在无论是天下的有识之士,还是天子和朝廷,都知道真正能中兴大汉者,不是武力强悍的大将军,而是袁绍。

    由此将会引出诸多不利于大将军的因素,但目前最不利于大持军的就是天子拜封给大将军的官职和授予大将军督领六州四郡的职权。

    吴川告诉胡才,大将军尊奉天子,忠诚于大汉,天子拜大将军为大司马、大将军,参隶尚书事。大将军位极人臣,负有拯救和稳定社稷之责,而大将军首当其冲的对手就是拒绝尊奉天子的袁绍和追随袁绍的州郡大吏。

    董卓的心思昭然若揭,董卓是想让大将军以天下为敌。本来大将军还可以依据河北之地休养生息几年,因为这天下目前还没有多少人知道大将军的抱负和志愿,更多的人则认为大将军有割据称霸的意图,并无图谋天下的野心。

    但现在不行了,现在天子和朝廷把大将军推到了最前面,大将军即使不去攻击叛逆,叛逆们也要急不可耐地攻击你了。

    但是大将军将来一旦击败了他们,半个天下就是大将军的,试问这个时候,谁还会天真地认为大将军没有倾覆社稷之心?认为大将军是要一心一意地中兴大汉?除了我们这些最忠诚你的部下,没有人相信你不是汉贼。

    大将军既然可能成为汉贼,那么,袁绍和天下所有认为自己承担着拯救社稷之责的人岂能让你发展,让你壮大,让你横扫天下?

    这是不可能的。袁绍他们第一个想法是灭了大将军,只有如此,袁绍他们才会安心。

    吴川说,大将军以河北之策休养生息,现在看来必须改变,吴川认为,如果白波军不能占领关西,那么我们就会面对袁绍的封锁,但如果占领关西,就能从河东和关西两个方向威慑关中,确保天子的安全,同时又能威胁关东,胁迫袁绍。

    袁绍和各地州郡要是打冀州,白波军就从关西方向打关东。袁绍要是打关西,打关中,白波军就从冀州方向南下,攻打河内、兖州,同样威胁关东。这样一来,双方互相箝制,大将军和白波军可以因此得到足够的发展时间。

    但是如果没有关西,袁绍可以肆无忌惮的打河东或者冀州,这对我们来说非常不利,冀州的粮草改变不足以提供十几万白波军和几百万流民所需,到时候面对庞大的粮草问题,白波军就会举步维艰,步步危机。

    胡才着完吴川的书信后,心情异常沉重。他闭目沉思了很久,然后把案几上的战场捷报放到了一边,全神贯注地再次仔细研读吴川的书信。

    此刻,冀州的战局和天下的形势比起来,已经无足轻重了。

    现在的局势和胡才知道的历史发展已有了很大的不同,因为他的干涉,董卓没有死,袁绍也没有占领冀州,而是占领了雒阳,和袁术争豫州。

    冀州经过黄巾之乱,这几年人口流失,虽然现在还有几百万人口,但根本不能和豫州相比,而并州,地广人稀,山穷水尽,并州的财赋入不敷出,白波军的军费大部分是依靠盐铁来维持的,现在虽然占领了冀州,但需要几年时间,才能自给自足。

    历史上,袁绍占领冀州,是因为袁阀和那些与袁阀相关的门阀的支持,袁绍才发展的那么快,但胡才不是袁绍,没有门阀的财力,此时的他举步维艰,如履薄冰。

    胡才明白,他于历史上的袁绍不同还在以并州,袁绍是先占领了冀州才占领并州的,占领冀州几年,袁绍出兵并州,那个时候,袁绍的军队早已自给自足,所以占领并州没有对袁绍有什么影响。

    但是白波军不同,因为占领了并州,不仅仅需要在边郡驻守大军,还需要安排并州的流民,巨大的负担让白波军压力很大。而且占领冀州不到半年,又有大量的流民需要安置。

    石泉和霍邱来书。两人在信中对并州和冀州未来形势发展表示了自己的担忧。同时,他们还提到了几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