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七章 匈奴叛(1)(2 / 3)  重生三国之君临天下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不可能的。大将军打下这么大的基业,难道拱手让人?

    “如果匈奴人和鲜卑人同时打来,根据我们现有的兵力,坚守三到四个月应该不成问题,但我们现有的存粮和武器却不多,最多支持一个月。边关大战开始后,并州战火纷飞,所以,我不打算冒这个险,边关一失,什么都没了。我们死了不要紧,但并州百万百姓怎么办?冀州怎么办?我们做鬼都不得安宁。”

    徐晃忧心忡忡的说道。

    匈奴人被大将军杀的差一点灭亡了,但大将军不可能被这些匈奴人斩尽杀绝,现在大将军北征,虽然调了一万匈奴铁骑,但是难保匈奴人会有二心,而且,这一次鲜卑人虽然聚集了几万铁骑,向朔方郡方面攻击,但是雁门关不得不防,如果这个时候,鲜卑人调一两万铁骑攻击雁门关,到时候怎么办?

    几百年来,无任匈奴人还是鲜卑人,他们攻打大汉,从来不是一路来的,大将军虽然去了朔方郡,但是雁门关方面只驻守了一万大军,能不能抵挡鲜卑人的攻击,谁也说不准,有备无患,徐晃留守晋阳。不得不防备鲜卑人和匈奴人出另外的方面打并州。

    现在冀州的兵马不能动,河东的兵马不能动,并州只有虎贲第三军,虎贲第十三军,还有上党郡的虎贲第十一军,雁门关的虎贲第十二军,共四万兵马。但是雁门关的虎贲第十二军不能到,上党郡的虎贲第十一军不能动,他真正能不调动的只有晋阳的两万兵马,当然,还有北军,但北军刚刚建立,战斗力徐晃并不看好。他徐晃也没这个权利调动。

    大帐内鸦雀无声。

    “大人的意思是借钱?”石泉迟疑着问道,“要借多少?”

    “我要三个月的粮草,武器越多越好,要把雁门关和晋阳两个武库装满。”徐晃神态坚决地说道,“我可以去借,河东的盐铁可以让更多的商贾介入经营,我们官营的规模可以做得更大。另外,盐池和铁矿的产量要增大,你们可以招募更多的工匠煮晒和开采。”

    “在处理盐铁的事情上,你们不要怕,胆子要大一点。只要能增加收入,你们就毫不犹豫地去干。你们上面有大将军府,有主公,怕什么?”

    “大人,粮食好办。”令狐伤说道,“去年,并州河东谷物丰收,那里的富豪大户们仓房都堆满了。只要我们出价高一点,商贾们有利可图,他们还是愿意从远地贩粮来卖的。但武器怎么办?雁门、晋阳和安邑的几个武器制造作坊规模都不大,熟练的工匠也少,一个月的产量很有限。另外,我们大量制造武器。有一部分需要运到冀州去,还有提供大将军的北征大军。”

    “我已经以大将军府的名义上奏朝廷了。”徐晃慢条斯理地说道,“从目前并州的形势来看,胡人叛乱入侵的可能还是很大的,所以朝廷一定会让我们全权处理,你们放心。”

    “至于作坊、工匠、产量等问题,我已经想过了,作坊的规模要扩大,工匠要到各地高俸征募,但要达到我的要求,没有几年时间不行。因此,我们要另想办法。现在并州用钱的地方太多,把钱用到制造作坊上,完全没有必要。”

    “大人有什么高招?”令狐伤疑惑地问道。

    “大汉国的商家富豪有的是钱,叫他们开作坊,做武器,然后再卖给我们。”

    帐内众人惊骇地望着徐晃。

    大汉国的武器都是由官营作坊制造,依照大汉律,私人严禁制造和贩卖,违者视同谋反。而且,贱民严禁拥有武器,在士、农、工、商四大阶层中,唯独只有士族才能拥有数量有限的武器做为防身护家之用。士族家中武器数量如果超过了大汉律的限制也和贱民拥有武器一样,视同谋反。大汉国的私人铁器作坊也就是做做厨房用具、农具等生活用品,如果作坊主人私自打造武器,也是谋反。铁之所以官营,其中一个原因也就是担心私人制造武器谋反。

    徐晃看看众人的表情,微微一笑,说道:“又不是我们大将军府开作坊做武器,我们只是唆使那些巨商富贾去做而已,你们怕什么?”

    “商贾贪利,如果有翻倍的利,你就是叫他们杀人放火他们都干,更不要说这一本万利的武器买卖。”徐晃说道,“你们看看河东并州那些门阀,这种人,什么事干不成?我只要对他们说,我要武器,要一个武库的武器,价格从优,要不了多长时间,他们就会把武器给我送来。”

    “你们信不信?”

    大家一个个目瞪口呆,谁都不信。

    徐晃捋须说道:“几年前的西疆的羌人屡屡叛乱,但他们每次叛乱都有战刀,都有弩弓,数量很可观的战刀和弩弓。还有黄巾军,他们叛乱的时候也有战刀,也有弩弓,他们的战刀和弩弓怎么来的?都是从各地郡府武库里抢的吗?都是从战场上缴获的吗?也许你们认为他们可以用私贩的铁自己打造,那么,羌人有这么好的工匠吗?还有匈奴人,鲜卑人,乌丸人,他们都有成批的能够打造战刀和弩弓的工匠吗?”

    “我在河东的时候就知道关中有商贾私自打造武器卖给胡人。”徐晃冷声说道,“你们知道我有多少部下都是死在这些战刀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