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章 手段(2)(2 / 3)  重生三国之君临天下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其后果如何,你也知道。所以,我们不能如了叛军的愿,我们现在就是要避免和他们决战,四下sao扰攻击,能吃一口是一口,消耗他们的实力。等到左贤王回来继任了大单于,叛军内部必定要分裂,到了那个时候,双方的实力对比要发生很大的变化。只要我们在实力上占据了明显的优势,立即发起对美稷的攻击,重建单于庭。”

    右贤王虽然十分不满,但他找不到反驳的理由,只好悻悻作罢。

    吴川的理由看上去很冠冕堂皇,其实他这么做的确另有目的,他要拖住匈奴叛军,不让他们有机会分兵支援雁门关。虎贲军和匈奴军加在一起有四万人,而这四万人又整天围在匈奴叛军四周轮番嘶咬,在这种情况下,须卜骨都侯和屠苏为了保持兵力上的优势,无论如何都不会分兵支援雁门关。

    如此一来,徐晃才能在雁门关,晋阳消灭鲜卑人,为并州的安定起决定xing作用。否则鲜卑人和匈奴叛军一起攻下雁门关,断了大将军的后路,或者攻下晋阳。俘虏了晋阳天子,对虎贲军,对大将军来说是致命的打击。

    同时,正如吴川所说,双方一旦决战,匈奴叛军赢了,虎贲军和匈奴军折损巨大,到时候再保着这个没有实力的大单于就没有任何意义了。对匈奴人来说,大单于得到大汉国的承认固然重要,但实力永远都是摆在第一位的。在实力相差悬殊的时候。大汉国迫于形势也不得不改变立场。匈奴叛军如果输了,情况也差不多,在大草原上,十万铁骑迎战五万铁骑,无论怎么打,即使赢了也是惨胜,惨胜了,还玩什么?

    谁做匈奴人的大单于其实和大汉国没什么关系,最多也就是关系到大汉国的颜面问题,如果为了这个颜面问题把几万兵马打没了,不但徐晃和胡才不答应,就是天子也不答应。几万虎贲军打没了,将来大汉国的颜面还要不要了?这种蚀本不讨好的事吴川是不会干的。

    更重要,现在大汉帝国内部战火纷飞,虎贲军需要足够的实力统一天下。如果几万兵马损失在匈奴叛逆手中,对虎贲军,对胡才有什么好处?

    所以,他现在不会主动攻击匈奴叛军,将来,他也要看看形势对自己可否有利。如果象现在一样无利可图,他还是不会攻击。他就这么拖着,一直把匈奴叛军拖出问题来为止。匈奴这边无论怎么乱,只要不入侵大汉国,只要不分兵支援鲜卑人攻打雁门关,目前就不足为虑。

    虎贲第八军一营,第十一军、于水连的单于庭大军分四路攻击叛军,叛军起八万人迎战,在屠苏的指挥下,气势汹汹地扑了过来。三路大军由于分散迎敌,各自实力不足,纷纷被打败,掉头逃窜。匈奴叛军根本就不怕上当,八万人抱成一团,呼啸而下。

    屠苏心想,我有八万人还怕你伏击,我还巴不得你来伏击,狠狠地把你打个半死。由于匈奴叛军追得太快,和后军严重脱节,结果后军几千士卒和几十万头牲畜被吴川和吉朗带人在夜里打了个小小的伏击。叛军被打散了,几十万头牲畜成了战利品。但就是这么个小小的夜袭,匈奴人却遭到了巨大的损失,他们的右大都尉唐木华竟然不慎被流箭she中,死掉了。

    吉朗悔啊,他抱着唐木华嚎淘大哭。左贤王回来了就是大单于,自己没有照顾好大单于的储副,竟然让未来的大单于死在了一次小小的夜袭战中,自己这下子罪过大了。

    吴川闻讯跑来,很悲伤,劝了去卑几句,说人都要死的,唐木华大都尉为匈奴而死,为大单于而死,死得其所,是个英雄。左贤王回来了,不但不会怪罪你,还会为自己有这样一个英雄的儿子而骄傲。

    吉朗哭着说,“大人哪里知道啊,唐木华是左贤王的心头肉,左贤王走时,为了唐木华的安全,特意把他交给了我,如今我不但没有把他照顾好,还把他照顾死掉了,左贤王岂会饶我。”

    吴川好像颇为不忍,安慰道:“这样吧,你带着自己的部落待在长城以南,不回去了。你只要不过长城,他能拿你怎么样?”

    吉朗大喜,竟然跪倒在地给吴川磕头谢恩。要知道,待在长城以南,那可是他和族人几辈子梦寐以求的事。

    在河东的匈奴人为什么过的这么好,为什么这么心甘情愿的为胡才南征北战,就是因为过了长城,不但可以远离风沙和仇杀,还能带着族众过上安稳富裕的ri子。大悲之后又是大喜,去卑觉得就象是做梦一样。

    ………………

    雁门关

    雁门关由关城、瓮城和围城三部分组成。关城城墙高10米,周长约1公里。墙体以石座为底,内填夯土,外包砖身,墙垣上筑有垛口。

    关城的东西北三面开辟了城门。门洞用砖石叠砌,青石板铺路,门额位置上均镶嵌了石匾。东门门匾镌刻着“天险”二字,门上建“雁门楼”,为重檐歇山顶建筑,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四周设回廊。西门门匾上刻“地利”二字。北门其实是瓮城的城门,门额书刻“雁门关”三字,两侧镶嵌对联“三边冲要无双地,九塞尊崇第一关”。

    雁门关的围城随山势而建,周长5公里多。城墙的南端分别与关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