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一章 暗流(3)(2 / 3)  重生三国之君临天下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沸一般,连京城的近郊,人民都不能安家乐业,因此要抛弃住家田产,四处流亡躲窜。虽然已在四方关口设置禁令,以重刑加以杀戮处罚,也不能阻止逃亡的风chao,这就是我为什么会想回故乡的原因。希望明公仔有所借鉴,稍加反省深思,那么名声就可像ri月一般的荣耀,伊尹和周公也不能相比了。”董卓听完很满意,也说:“我也有这种感悟,你说的很有道理。”

    司马朗虽暂时以托词哄骗过董卓,但也知道董卓一定会败亡,唯恐自己会被留下,便贿赂董卓身边的办事官员,偷偷地回到家乡。回到温县之后,司马朗又向乡中父老长辈们建议,河内郡与京城相邻,董卓与关东起兵群雄之间的战火一定会波及于此,这里将会成为乱世战乱频繁之地。不如趁道路尚通之时,先到黎阳投靠统领兵马的乡里姻亲赵威孙,然后观察时势。但是父老长辈们都恋旧,不愿意跟随司马朗离乡背井,只有赵咨带着家属和司马朗一起前往。

    数月之后,关东诸州郡起兵数十万人,大军都聚集在荥阳及河内郡,群雄们因各怀鬼胎,所以难以统一行动,因此有些士兵便劫掠当地百姓,造chengren民的死伤超过半数以上。之后胡才带军进入冀州,司马朗觉得胡才可以重新统一天下,就进入冀州府,成为胡才手下的一员。

    司马朗和卢植这些老大人不同,司马朗在冀州等问题上,倾向于胡才,他心里也竭尽全力帮助胡才,胡才在占领冀州后,司马朗就负责冀州的流民问题。

    司马朗认为汉末的乱世,是因为秦朝取消了五等爵位(公、侯、伯、子、男)的制度,而地方郡国又没有练兵备战的缘故,现在虽然不需恢复五等爵位,但可令地方郡国召集常备士兵,既可抵抗外族的侵略,亦可威吓有不轨之心的乱臣,可以做为长治久安的对策。

    司马朗又认为应该恢复井田制度,之前人民世代相传拥有土地,难以征收后重新分配,现在正值乱世,人民流离失所,土地无主,刚好可以借机恢复井田制。

    胡才在冀州的时候,对司马朗的意见很重视,虽然胡才不觉得司马朗的意见全对的,但至少比一般人强。

    而且胡才更看中的是司马朗的身份,司马家族的大汉国的豪门,有司马家族的支持,对胡才来说有利无害。

    而此时,司马朗听到卢植的话,觉得卢植在保护刘虞,不想大将军和幽州开战,所以就反击道。

    荀攸谦和地笑笑,泰然自若。司马朗太年轻,言辞间非常张扬,这句话说得有些重了,但他懒得和这种人计较,毕竟自己和他父亲司马防曾同殿为臣,面子还是要给一点。

    张辽焦躁不安。他倒不是觉得荀攸这主意有什么不好,而是觉得这个时候冀州不应该和公孙瓒开战,几万兵马的调动,需要十几万民夫运送粮草,现在冀州的粮草并不多,哪怕马上要秋收了,但秋收的粮草需要坚持到明年的小麦收割。冀州还有几十万流民需要解决,这么的出兵会给冀州带来很大的负担的。

    荀攸看着张辽,继续说道:“我们立即起草檄文,不管有没有凭据,我们都要把所有的罪责推给公孙瓒,把太傅刘虞大人推到一个孤立无援的位置上。我们不但要让冀州人、并州人痛恨公孙瓒,更要让幽州人痛恨公孙瓒,这样我们才能得到上上下下的坚决支持。这样我们打进幽州的时候,才能得到幽州人的拥护,才能以最小的代价占据幽州。”

    张辽望着神情平静的荀攸,心里一阵发寒。他这一招,不仅把公孙瓒和刘虞推到了绝境,也把虎贲军推到了幽州战场,更把自己推到了平定天下的艰难路途上。大将军派荀攸来,难道就是希望虎贲军发动幽州的战争吗?

    这个时候发动战争,是不是早了一点?现在冀州还有不少问题没解决啊,这个时候出兵幽州,好像没有一丝的好处啊。

    争论越来越激烈,但荀攸、司马朗、陈群等人的观点却逐渐占据了绝对上风。

    在他们看来,要中兴社稷,要西进消灭董卓,就要有实力,要实力就要有牢固的根基。河北三州如果迟迟不能稳定,自身实力如果迟迟不能得到发展,虎贲军何时才能南渡黄河平定天下?何时才能还都雒阳?

    冀州目前的困难的确很多,流民危机和财赋危机都很严重,但和前几年重重危机相比,这算得了什么?一咬牙就可以坚持下去,只有解决了幽州的公孙瓒,统一了并州,冀州,幽州,虎贲军才能在短时间内恢复实力,才能统一天下。

    张平等人却持慎重态度。他们跟着胡才出白波军中一步一步走过来,他们这几年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战战兢兢,唯恐一步走错陷入万劫不复之地。他们每走一步都要确保稳妥,他们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好不容易走到今天这一步,所以他们谁都不愿再冒险,谁都不愿再回到过去那种担惊受怕的ri子。

    他们认为,就是要占领幽州,也不需要这么的着急,这个时候,根本不需要这么着急的出兵,现在虎贲军占领冀州,只需要休养生息几年,虎贲军扩充十万,扩充几万铁骑,解决幽州问题轻而易举。

    张平认为,冀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