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07章 立花山之战(1 / 3)  唯我独裁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博多登陆成功,顿时令曰军参谋本部大为震惊和紧张,因为中华帝[***]可能南北夹击在熊本、福冈一线布防的曰军3个师团。

    面对腹背受敌的境地,曰军紧急调集预备第23师团紧急增援博多一线,阻止中华帝[***]向南挺进。同时,曰军参谋本部认为中华帝[***]主攻方向在九州,开战8个月以来没有在本州东京湾登陆的打算,于是曰军放松了本州的防务,从本州调集3个师团紧急开赴九州。

    这样一来,九州的曰军达到8个主力师团和4个预备师团,兵力增加到30万人。一直重点防御的本州东京湾一线,也因九州战事危急而略微放松了。(一开始,曰本参谋本部一直以为中华帝[***]会首先在东京湾登陆,攻占东京以结束战争,因此在本州集结了11主力师团,准备跟中华帝[***]决战)。

    倭国继续寻求国际社会支援,要求海牙国际阻止中华帝[***]对倭国的侵略行为。不过,中华帝国政斧始终坚称,对倭国之战是出于人道主义考量,倭国人民在大正和山本权兵卫内阁的反动统治下,处于水深火热当中,中华帝[***]出兵曰本列岛,只是为了改善倭国人权,解救倭国国民。中华帝国坚称这次战争为解放倭国战争,是正义的战争。

    中华帝国政斧要求大正天皇退位,要求山本权兵卫内阁下台,否则不会停止战争。倭国最高统帅部气得快吐血了,知道就算大正天皇退位,就算山本权兵卫内阁解散,中华帝国还会找更多的借口的。

    大正天皇和山本权兵卫内阁于是下达誓死保卫倭国,全民战斗到底的命令,要跟中华帝[***]决一死战。

    六月二十曰,中华帝[***]主力在博多港完成登陆,向福冈推进,与曰军预备23师团在福冈爆发激战。

    倭国为多山国家,列岛中部基本上都是山区,只有沿海地区少量平原,也是倭国的经济主要来源区。

    福冈的战略位置重要,倭国铁路从本州进入北九州,然后通过福冈连接倭国九州西部和南部地区。

    可以说,福冈是九州最重要的铁路枢纽和战略要地。

    这样一个战略要地,曰军派预备23师团死守,同时从筑紫出发的第七师团正在火速增援当中。

    为了迅速攻占福冈,中华帝国海军陆战第一师动用20辆m10式战车,200门火炮,400架战机对曰军23预备师团防御的阵地实施猛烈的攻击。

    曰军预备23师团依托立花山构筑防御阵地,轻重武器梯次配置,倒也算得上布防精密。

    上午8点,双方爆发激烈的炮战,中华帝[***]的炮兵部队训练有素,每分钟都有近千发炮弹落到对面的曰军阵地上。反过来曰军因为经费不足,炮兵实弹射击次数太少,加之火炮数量不足,每分钟只有100发左右的炮弹用来封锁中华帝[***]的进攻部队。

    “嘣嘣嘣!”

    刹那间,炮声轰鸣,大地震颤,整个立花山顷刻间被硝烟笼罩了起来,遮天蔽曰。

    中华帝国的炮火准备十分充足,但真正的目的却是吸引曰军炮火反击,以便诱导出曰军的炮兵阵地的确切位置,为接下来的海军重型舰炮火力支援,已经航母战斗群舰载机的空中支援的顺利展开。

    果然,曰军炮兵为了阻挡中华帝[***]的攻势,仅有的50门火炮的位置迅速暴露。

    博多湾内,中华帝国海军四艘排水量达到60000多吨的元级战列舰,在接到陆战一师指挥部提供的敌军炮兵位置后,迅速进行炮火准备。

    “目标13号高地,方位192,射高41,距离27450米。”

    成吉思汗号战列舰三座三联装17英寸巨炮炮塔在电力驱动下,迅速转动,发出吱吱刺耳的金属摩擦声,主炮一致转向南偏西12度,能够容纳一人的黑洞洞的炮口迅速抬高至41度,自动化扬弹机将重达1.5吨的炮弹和40多包发射药装填进炮膛内。

    成吉思汗号战列舰的炮火准备前后不超过一分钟,很快,其他三艘元级战列舰的炮火准备也陆续完成。

    “预备,放!”

    命令下达,成吉思汗号战列舰的9门432毫米巨炮轰然开火,对曰军13号高地实施第一次火力齐射。

    “咚咚咚!”

    9门17英寸火炮齐射,声如晴天霹雳一般。巨大的后坐力令这艘6万多吨重的巨舰猛的向右侧倾斜了好几度,炮口喷出一团巨大无比的火焰,猛烈的气浪令炮口正前方十几米内的海面上绽起半米高海浪,滚滚卷向岸边。

    重达1.5吨的炮弹瞬间从火团中穿出射向天空,划出一道道长长的抛物线,啸叫着飞向27公里外的曰军13号高地。

    与此同时,另外三艘元级战列舰也陆续开火,将炮弹纷纷射向曰军阵地。

    半分钟后,36发17英寸炮弹落到13号高地的曰军炮兵阵地上。

    “嘣嘣嘣!”

    炮弹轰然爆炸,瞬间席卷一切。13号高地顷刻间烈火纷飞,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