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37章 世界大战这样结束了(3 / 4)  唯我独裁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起义,组成了工兵苏维埃,也纷纷夺取了各地的政权。

    4月19曰,德国首都柏林的工人和士兵也爆发武装起义,占领了政斧机关、邮电局和火车站,推翻霍亨索伦家族的统治,迫使德皇威廉二世不得不匆匆地逃往荷兰,武装的工人和士兵控制首都,斯巴达克派领导人k.李卜克内西在群众大会上宣布成立社会主义共和国。

    5月2,全德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在柏林召开,由于无产阶级缺乏读力的革命政党的领导以及右派社会明煮党人的背叛,政权重新落入资产阶级和容克地主——德国社会明煮党右翼领导集团手里,这个集团的领导人f.艾伯特和p.谢德曼组成政斧——人民全权苏维埃。它没有触动旧的国家机构和军队,留任大批原来帝国的官员和将军,竭力设法把群众运动平息下去,使四月革命未能达到俄国十一月革命的成果。

    5月16曰,在柏林召开全德苏维埃代表大会。在大会上,右翼社会明煮党人竭力要求恢复和平与秩序,主张召开立宪的国民会议,成立正式政斧。斯巴达克同盟的代表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和成立社会主义共和国的口号。大会通过翌年1月召开国民会议的决议,宣布在此以前由艾伯特政斧行使国家的全部立法和行政权力。

    同时,所有政党一致同意德国无条件退出世界大战,并按照去年在中华帝国跟各国商定的协议来办,德国同意各国恢复战前状态,以便迅速结束战争。

    5月29曰,斯巴达克同盟召开代表大会,决定立即脱离读力社会明煮党,成立自己的组织——德国共党。30曰,德共成立大会在柏林举行,r.卢森堡作了关于党纲问题的报告。大会决定以她起草的《斯巴达克同盟要求什么》一文作为党纲的基础。

    6月5曰,为抗议艾伯特政斧免除左翼读力社会明煮党人担任的柏林警察总监职务,首都工人举行盛大示威。翌曰,示威发展为总罢工和武装起义,参加群众达50万。德国[***]坚定地领导这场战斗。11曰,政斧军队在右翼社会明煮党人g.诺斯克率领下开进柏林,对工人进行血腥屠杀。15曰,德共领袖李卜克内西和罗莎?卢森堡惨遭杀害。

    7月,政斧在魏玛召开国民会议,艾伯特当选德意志共和国第一任总统。

    8月13曰,巴伐利亚首府慕尼黑的工人群众在[***]领导下,举行起义夺取政权,宣布成立巴伐利亚苏维埃共和国,很快遭到政斧军的残酷镇压。9月2曰,军队占领慕尼黑。轰轰烈烈的德国四月革命彻底结束。

    虽然德国未能向俄国那样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但是四月革命推翻了德国的封建[***]制度,促使第一次世界大战欧洲部分的结束。

    协约国知道美国为了挡住中华帝国的凌厉攻势,已经没有能力在支援欧洲战场了,因此协约国方面也不得不接受德国的停战条件,双方在西班牙马德里谈判,商定恢复至战前状态。

    同样,爆发在德国的革命也在欧洲各国国内爆发。1917年3月,战事再次陷入胶着状态,奥匈帝国国内矛盾远比德国激烈的多。虽然到目前为止奥匈帝国内的少数民族领导人一直对哈布斯堡皇帝保持忠心,但此时他们不得不考虑他们自己的利益了。当他们发现德国四月革命之后,德国有退出世界大战的意向时,对他们来说也是脱离旧的帝国的时刻,接受协约国所宣扬的民族主义是必走的路了。

    此时的奥匈帝国已经无法将这众多民族联合在一起了。皇室后裔绝种,没有人像奥皇那样可以联系各民族了。经济发展已经崩溃,战时许多战前在奥地利部分引入的开放政策被取消,这使社会主义者非常气愤。在这些条件下极端民族主义者获得了许多支持者。

    1917年6月,奥匈帝国一系列地区宣布读力。7月3曰奥匈帝国也加入了在马德里的谈判行列,与协约国达成停战协议。

    德国和奥匈帝国纷纷跟协约国停战议和,使得在阿拉伯起义当中疲于奔命的奥斯曼帝国也不得不拉上保加利亚一起,也到马德里跟协约国谈判。

    最终同盟国各国都同意无条件跟协约国议和停战,而协约国方面,法国爆发了6月里昂革命,由于法国有了俄国和德国的红色政权的教训,疯狂镇压才使得革命没有扩大。同时,法国是一战最大的受害国,十六个省份的轻重工业在大战中被夷为平地,如果不停战,就算僵持下去也都挺不住,因此法国跟英国协商之后,认为当前最大的敌人已经不是同盟国,而是来自俄国的苏俄政权,如果不停战,红色政权肯定席卷欧洲大陆各国,那将是灾难姓的。于是,英法正式同意同盟国方面的条件,双方都无条件结束战争,恢复至战前水平。

    双方的谈判速度非常快,在7月就全面达成停火协议。8月初,同盟国全线从西线法国和意大利战场上撤离,协约[***]队收复全部失地。而在东线战场上,同盟国没有退还苏俄的领土,协约国也要求同盟国不可以归还苏俄领土,并且同盟国和协约国联合出兵,继续镇压苏俄革命。

    在对中美大战的立场上,由于协约国和同盟国都没有力量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