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63章 中华帝国的四十年辉煌(3 / 6)  唯我独裁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比价格计算,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为11.9%,相比三十-八年的13.7%有了较大幅度的回落。如果不考虑经济危机期间的三十六年和三十七年,如gdp增速一样,它也创造了自光华十-八年以来的最低增速,显著低于光华十-八年以来16-17%的历史平均水平。

    对于外贸部门提交的报告,国会议员們明显感觉到了外汇储备和外汇占款的大幅度双下降。

    整个条约时代里,中华帝国的外汇储备和外汇占款余额的同比增速基本呈现了倒u型的走势,经济危机之前的几年之间是高点区域,最高增速高达50%,但自经济危机以来,增速大幅度回落,到光华三十九年十二月,外汇储备和外汇占款余额早已停止增长,进入大幅度的负增长模式。

    这主要是受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所刺激,各国的国家货币大幅度贬值,而中华帝国的龙币是全球唯一一个继续采取金本位制跟黄金挂钩的货币,又是国际货币,各国商人为了财产保值而大规模套现和兑换龙币,帝国银行为了降低外汇贬值的风险,减少损失,大规模减持外汇储备和外汇占款余额,使得这两项指标的负增长达到11.7%和12.3%。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国际各国纷纷增持龙币,因为龙币作为唯一的国际通用货币,是各个交战国唯一可以用来购买国际商品的支付货币。

    这样一来,中华帝国本土用于流通的龙币数量大规模减小,帝国政斧面临龙币被迫升值的巨大压力。同时,尽管中华帝国对全球的黄金和白银进行大规模开采,但是到了光华三十九年,帝国开采黄金1250吨,白银11.3万吨,但同时期发行的龙币依然存在高达200亿的缺口。为此,帝国银行为了抑制龙币升值,影响黄金本位制,不得不增发纸币注入市场。

    根据帝国银行上报的数据表明,欧美各国持有龙币外汇储备总额高达893亿龙币,加上黄金和白银造成的龙币缺口,到了光华三十九年底,中华帝国央行已经增发了700亿龙币的纸币注入国内和国际市场。

    很显然,中华帝国的黄金储备已经远远达不到一对一的兑换纸币的能力,理论上表明龙币兑黄金已经贬值了两倍。但是由于中华帝国强大的国力,其国家信用是全球唯一的ss级标准,因此不会出现全球人民一起抛售手里的龙币来兑换黄金的风险。中华帝国政斧拥有无可撼动的绝对国家信用,这个信用使得龙币实际上没有任何贬值的风险,反而继续有强大的升值压力。

    当然,如果龙币突然贬值的话,对于中华帝国而言,原本该有600亿龙币的损失,但因为国际上持有890多亿龙币的巨额外汇储备,将不得不分担一半的贬值风险。因此,实际上中华帝国的损失将由全世界各国人民来一起买单。也就是説,中华帝国银行增发的龙币当中,有一半实际上等于向全世界各持有龙币的国家进行抢劫得来的,而且是赤裸裸的抢劫。

    帝国国会议员們已经不止一次提出这个看起来非常“无耻”的计划了,但大部分议员們认为,如果帝国政斧开动印钞机大规模增发钞票的话,虽然短时间内能够为帝国政斧从全世界人民手里抢劫到巨额财富,但全世界每四个人中就有一个中国人,实际上四分之一的财富是从帝国国民手里抢劫到的,这对于已经高度自由、明煮和文明的中华帝国而言,帝国国民是绝对不允许的。因此,这个“无耻”的大规模增发钞票的计划一直被搁置。

    但事实上,中华帝国的黄金本位制已经动摇了。黄金储备跟不上龙币的流通量,早晚有一天会产生类似十九世纪末美国发生的金汇兑危机,因此帝国国会不得不对此进行重点讨论。

    “陛下的意思是废除黄金本位制,采取由国家信用作为担保的浮动汇率制!”

    国会辩论会议上,帝国财政大臣吴梓楠如实转达了帝国皇帝王辰浩的态度。

    在王辰浩看来,他认为如今的龙币已经成为国际唯一的通用货币了,完全可以放弃金本位制,这样中华帝国每逢遇到经济危机时,就可以开动印钞机大规模增发龙币,也就是采取量化宽松政策,把中华帝国的危机转嫁给全世界,从而达到保护帝国自身的目的。

    王辰浩的这个想法一直存在于他的整个大脑里,他每每回想起他那个年代的美国,每逢危机爆发时,就通过这种手段来转嫁危机,而且屡试不爽。

    所以,王辰浩是最坚持这个想法的人。然而,王辰浩早已经将政斧行政权力下放给帝国内阁和国会了,为了保护帝国的明煮制度,王辰浩不会轻易去破坏它的威信的,因此现在的王辰浩除了控制军权外,对其他事情只表达他的个人看法,不带有强制姓。一切都依靠内阁和国会自行判断和解决。

    作为帝国参议院最重要的元老级之一的议员章纳得,他一直在派人暗中执行一件事,那就是寻找美洲大陆上的神话传説——印加宝藏。

    章纳得认为,他所掌握的情报表明,印加宝藏确实存在的。而且从西班牙内战流出来的西班牙绝密文件表明,当年西班牙入侵美洲时,印第安人将整座黄金城秘密转移了。西班牙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