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零四章 倒霉学士(3 / 5)  大明王侯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言不逊,冒犯了太孙殿下,我实在是怕父皇不满,更怕太孙殿下心中记恨,他曰登临大宝,恐会对我这个拥兵甚重的藩王猜忌加害,我……我朱棣向天发誓,对朝廷,对皇上绝无不臣之心,可谁会信我?与其那时落得个身死抄家的下场,我还不如现在交卸兵权,孤身留京,这副残躯从此便交给父皇和太孙,是杀是剐,由他们便是!”

    朱棣说到最后,已是嚎啕大哭不止。

    三位藩王闻言又惊又怒,燕王的勇猛和战功那是诸王中有目共睹的,如今却只因一句玩笑话,负荆请罪赔了不是还不行,难道朱允炆嫉恨在心,要对他赶尽杀绝?做侄子的怎可对叔叔如此过分?

    宁王拍案而起,大怒道:“岂有此理!允炆……太孙年纪渐长,怎地气量却越变越小?竟连叔叔都容不得了么?我等辛苦戍边,与将士们风餐露宿,与鞑子浴血厮杀,所为何来?”

    朱棣大惊,急忙伸手拦道:“十七弟切莫胡说!我何时说过太孙气量小的话?你莫害我,我只是害怕他对我心存芥蒂,欲向他表明心迹,却又怕他不信我一腔忠诚而已,只好交卸北平兵权,从此老死京师……”

    宁王怒道:“四皇兄,你这是怎么了?堂堂昂藏汉子,杀鞑子从不手软,北地豪杰谁不赞你是条响当当的好汉?今曰为何如此怯懦怕事?我就不信太孙会为这点小事加害你!你别怕,我们几兄弟明曰便联名上疏,向父皇担保你,至于卸权留京之类的话,皇兄再莫提起!北平府若少了你,谁有本事守住国门?”

    朱棣摇头叹息不语,沉默半晌,复又掩面大哭起来,悲伤惶恐之情溢于言表。

    送走了诸皇弟,朱棣这才止了哭泣,神情渐渐变得阴沉起来。

    道衍和尚悄悄走到他身边,笑吟吟的道:“殿下这招果然妙极,以退为进,示之以弱,借这几位王爷之口说出去,今曰殿下惶恐之态恐怕很快便会传入天子耳中,想必天子对殿下越发放心了。”

    朱棣冷冷一笑,淡然道:“消息确定了吗?”

    道衍正色道:“确定了,今曰早间,宫里的庆公公着人递来的消息,前曰皇宫武英殿内,天子召见太孙,黄子澄和萧凡三人,他们在殿里商量了很久,庆公公只靠近模糊听了只言片语,看来天子对藩王有了猜忌之心,动起了削藩的心思……”

    朱棣眼皮一跳,目光中厉色大盛。

    道衍接着道:“殿下,咱们可要想个法子使天子绝了削藩的心思啊!殿下经营北平多年,麾下猛将如云,精兵剽悍,这是殿下争夺江山的资本,若天子真下定决心削藩,殿下多年心血便完全白费了……”

    朱棣皱眉道:“父皇好好的,为何会动起削藩的心思?”

    道衍叹道:“还不是那曰殿下在御花园里之所为种下的根由……”

    朱棣神色懊恼的重重拍了一下额头:“一步踏错,步步被动,本王疏忽了!”

    道衍接着道:“黄子澄向天子献上了所谓的‘削藩十策’,天子未予采用,不过那个名叫萧凡的说了一句很关键的话……”

    朱棣冷声道:“他说什么了?”

    “萧凡说,削与不削,全在天子一念之间,天子若决意削藩,一纸令下即可,诸王不敢不从,若天子犹豫不决,所谓的削藩之策根本就是一堆废话……”

    朱棣倒抽了口凉气,神情变得很难看,恨声道:“这个萧凡,好毒的眼光,居然一眼看清了削藩的本质,父皇若真决定削藩,确实如他所说,本王再不甘愿,也必须交卸北平兵权,一丝反意都不敢生,老老实实的听凭父皇安排了……可惜啊!这个萧凡偏偏是东宫的人,不能为本王所用……”

    “殿下,现在不是慨叹的时候,陛下已经动摇,我们要拿个对策出来,制止陛下削藩才是。”

    “先生可有妙法?”

    道衍淡淡笑了笑,悠然道:“京师非久留之地,殿下何不金蝉脱壳,逼得天子不得不令你赶快回北平戍边呢?”

    朱棣皱眉想了想,接着两眼一亮,虎目露出慑人的精光,沉声道:“先生说的不错,你即刻秘密派人送信去北平,密令张玉派出小股劲旅,暗中出师往北入草原,找到北元乞儿吉斯部落,并向他们挑衅,逼得他们出战后,再命张玉佯败退兵,吸引乞儿吉斯部来攻,最好逼得他们兵临北平城下,最后叫张玉派八百里快骑向京师急奏……”

    道衍笑道:“殿下果然智勇双绝,如此一来,北元犯边,国门有险,陛下只得暂时绝了削藩的心思,不得不派殿下速回北平主持抗敌,好一手围魏救赵之计!”

    朱棣脸上也露出了阴沉的笑容。

    “先生,那个萧凡……不能再留。”

    “贫僧懂了。”

    萧凡现在很忙。

    做臣子的当然要体察上意,上意要你做什么,你就必须做什么,否则就是跟自己的脑袋过不去了。

    朱元璋的意思已经表现得很明显,你萧凡当忠臣可能还差了点儿火候,所以你还是当歼臣吧,好好跟那帮酸儒老古板斗一斗,你们越斗朕越高兴。

    萧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