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四十九章 画眉见父(2 / 4)  大明王侯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剔透的药碗,仰头刚喝一口,忽然一声暴咳。

    “啪!”

    药碗摔在地上,黝黑的药汤洒满一地,并冒着丝丝热气。

    满殿的宫女和宦官吓得面如土色,急忙扑通一声跪满一殿,颤抖着身子齐声道:“陛下恕罪!”

    朱元璋眼中戾气一闪,随即又被苍老和疲惫代替。

    “罢了,重新再煎一碗便是,朕不怪你们……”朱元璋长叹一口气。

    曾经纵横天下,睥睨宇内的英雄,如今竟连一碗汤药都端不稳了,迟暮的悲凉心境,谁能体会得到?

    “而聂……”朱元璋轻轻唤道。

    一名面貌清秀,白面无须的中年宦官匆忙上前,恭声道:“奴婢在。”

    宦官庆童被杖毙午门后,朱元璋的贴身内侍换成了这名中年宦官,名叫而聂。

    “锦衣卫诏狱情形如何?”

    而聂心思比庆童更灵巧,尽管朱元璋问得含含糊糊,可他一听便明白了意思,于是急忙躬身道:“近曰除了锦衣卫千户曹毅等一干旧属或公或私去探望了关在狱里的萧凡外,皇太孙殿下也去探望了一次,除此再无他人。”

    朱元璋神色怔忪了一下,脸上露出非常复杂的神情,茫然无神的睁着浑浊的老眼,喃喃道:“可惜,可惜了啊……”

    而聂愕然抬头,却不明白朱元璋嘴里说的可惜到底是什么意思。

    喃喃念了一阵,朱元璋又问道:“萧凡关在诏狱里,可有表示过悔意?”

    而聂垂头低声道:“尚无悔意。”

    朱元璋两眼暴睁,沉默了一下,忽然仰天长笑数声,笑声暴烈刚极,一股莫名的凌厉杀机随着笑声渐渐蔓延盘旋在大殿,殿内肃然跪拜的宦官宫女只觉浑身一阵冰冷,忍不住开始颤栗不已。

    萧凡,朕花了一辈子的时间巩固皇权,它不是那么好挑战的!你的所作所为,已经超出朕给你划的圈子了。

    朕,再容不得你放肆!

    “传旨刑部,原锦衣卫同知,东宫侍读萧凡顽劣不灵,玷污皇室,欺君罔上,着刑部尚书杨靖亲审定案,若属实,勿复奏,枭首!”

    而聂被朱元璋阴森的语气吓得浑身剧颤了几下,顿时伏地拜道:“遵旨。”

    朱元璋目露冷光,满脸杀意。

    看着而聂匆忙退出宫殿传旨,朱元璋轻叹一声,身躯渐渐萎靡下来,一瞬间仿佛又苍老了几十岁。

    允炆,皇祖父对不起你,但这个萧凡,朕不得不杀!

    天子下令刑部审萧凡,这个消息很快传遍了京师。

    东宫朱允炆得知消息后大惊,匆忙入宫求朱元璋收回成命,朱元璋坚决不准,朱允炆大恸,在武英殿外的白玉石阶下跪了整整一夜,却仍未令朱元璋回心转意。

    满朝文武尽皆震惊,文武大臣们跟疯了似的四下打听询问。他们关心的当然不是萧凡的生死,而是朝局的变化。

    萧凡身份特殊,他是皇太孙的莫逆之交,又是朝中所谓“歼党”一派的领头人,还任锦衣卫第二号人物,天子若要处置他,这其中是否隐藏着更深的含义?是代表着皇帝和储君之间暗藏不合,如今彻底爆发?还是天子意欲再次清洗朝堂的一个信号?

    不论是哪种情况,无不与朝堂大臣们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权力的分配,利益的争夺,地位的高下,如果天子借萧凡一案大肆清洗朝堂,这些都是不能回避的现实问题。

    这下大臣们坐不住了,纷纷派出家仆奔赴各个相熟的同僚家,互相延请过府,一时间,京师官宦府第的拜帖漫天飞舞,朝局如一团迷雾一般,令人扑朔迷离。

    众人皆在探询之时,唯春坊讲读官黄子澄岿然不动,既不与大臣们串联,也不请同僚赴府共议朝政,只是如往常一般上朝,理政,教授太孙。

    黄子澄比别的大臣都沉得住气,他还在观察,还在等待,他觉得现在还不是最好的时机,萧凡只是被审,而非定罪,此时不宜发动清流上疏,尘埃尚未落定之前,他不会轻举妄动,因为他已在朝堂上输给萧凡一次了,他再也不想输第二次。

    萧凡入狱第四曰。

    清晨,天刚蒙蒙亮,寂静的京师大街上人烟稀少,一层薄薄的雾色笼罩在京师的大街小巷,白茫茫的一片,一如现今的朝局,令人捉摸不清。

    燕王别院的大门前,数十名侍卫来回巡梭,警惕的注视着四周。

    白色朦胧的雾气里,袅袅走来一道婀娜娇小的人影,步履不大,却给人一种异常沉重的压抑感。

    待到人影走近,侍卫们定睛望去,却见一名身着素色衣裙,打扮很是典雅的小姑娘面色肃穆的向燕王别院行来。

    侍卫们不敢大意,急忙抽出腰刀,指着那名小姑娘厉声大喝道:“站住!皇子燕王殿下别院,寻常人等不得靠近,违者格杀!”

    小姑娘视侍卫们雪亮的钢刀如无物,步履不曾稍停,径自往大门走去。

    “站住!再走近我们可动手了!”侍卫厉声喝道。

    小姑娘面无惧色,仍旧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