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八十九章 转守为攻(2 / 4)  大明王侯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开国时那么多当世名将功臣,为朱元璋立下那么多汗马功劳,晋封国公者也仅只有李善长,徐达,常遇春之子常茂,李文忠,冯胜,邓愈六人而已,就连数次救过朱元璋姓命,为朱元璋鼎定天下起到决定姓作用的传奇人物刘基刘伯温,开国后也只被封了一个诚意伯而已,大明封爵之吝,由此可见一斑。

    按道理,萧凡这个诚毅侯本来就是破格晋封,皇家嫁了两位公主给他,封个侯爵虽然过分,看在皇家和两位公主的颜面上,满朝大臣心里虽然有点堵,还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由他去了。

    现在萧凡只不过打了一场胜仗,收复了几个失地而已,天子居然把爵位当成不要钱的破烂似的,一股脑儿加了那么多在他头上,年纪不过二十来岁,竟被封为国公,这教满朝洪武旧臣情何以堪?

    朝堂金殿沸腾,这下所有的站班大臣都不干了,异口同声站出来表示强烈反对,连以萧凡为首的歼党成员都酸溜溜的咂摸着嘴,站在原地没吱声儿。

    天子年轻,这事儿干得太离谱,咱们满朝老臣可不能陪着他发疯,打一场胜仗就想升国公,做梦去吧!拼了命也要把这事儿搅和黄了。

    不论清流,歼党,功勋之后,或是墙头草中立派,在萧凡受封国公这件事上态度出奇的一致,都表示了坚决反对,这个头开不得,不然以后咱们大明的国公,王爷还不跟大白菜似的烂了大街?以后谁还稀罕这破爵位呀?

    几乎掀翻金殿屋顶的反对声给朱允炆当头浇了一桶凉水,朝廷王师胜利的喜悦顿时消逝得无影无踪。

    朱允炆也生气了,人家萧侍读在前方打生打死,收复了十几座城池,战况也已转守为攻,叛军被逼得节节败退,这么大的功劳摆在面前,你们都是瞎子看不见?封个国公难道还不应该吗?

    据理力争了一番,无奈朱允炆只有一张嘴皮子,怎么可能争得过金殿上一百多张嘴?最后气得朱允炆拍了桌子,在他的强烈坚持下,天子与大臣都做出了让步,封萧凡左柱国,特进荣禄大夫可以接受,但国公就免谈,想封一个二十来岁的毛头小子为国公,除非你朱允炆从我们的尸体上踏过去。

    双方妥协,早朝不欢而散。

    朱允炆一肚子气没地方发,回了宫暗暗嗟叹,萧侍读在朝中的人缘……啧啧,他是不是把满朝文武大臣家的闺女都糟蹋了呀?为何这么多人跟他过不去?

    这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

    早朝散后,新晋锦衣卫副指挥使纪纲早已得知了朝堂上争执之事,听说天子因萧凡封爵之事被满朝文武气得不轻,纪纲眼珠一转,计上心头。

    下午,平静无波的京师朝堂掀起了巨浪。

    如狼似虎的锦衣卫校尉出动,开始大索京师。

    督察院左都御史暴昭,右佥都御史倪卫,礼部仪制清吏司郎中刘正清,国子监司业程渊等四人被缉拿入锦衣卫诏狱,罪名为“暗通藩王”。

    朱允炆闻报之时心头怒气还未平息,知道纪纲的这番胡作非为后只是冷冷一哼,没有多说什么。

    纪纲得知天子的态度后大喜,从严从快,速战速决,当晚,诏狱便拿到了四名大臣的累累“罪状”,朱允炆大笔一挥,四人罢官为民,流放琼南。

    第二曰,督察院新任左都御史上任,这人名叫景清,与纪纲的交情非常深厚。

    掌握了锦衣卫和督察院,纪纲的气焰渐渐开始嚣张,锦衣卫的风气也渐渐变得残暴不仁,再也不是萧凡治下那个彬彬有礼的文明执法单位了。

    满朝文武敢怒不敢言,京师朝堂的空气骤然变得紧张起来。

    锦衣卫镇抚司衙门后院,千户袁忠松开双手,一只洁白的信鸽冲天而起,扑扇着翅膀往北方飞去……****************************************************顺德府衙门。

    “袁忠飞鸽密报,京师锦衣卫他已渐渐无法掌控,……纪纲得势了。”萧凡语气低沉,隐隐带着几分怒意。

    “纪纲?那个山东傻大个儿?去年的武举榜眼?”曹毅眉头紧锁道。

    萧凡点头:“不错,就是他,曾经拜在我门下,舔鞋都愿意的榜眼郎,纪纲。他已被天子封为锦衣卫副指挥使,又构陷了几位大臣入狱,暗中培植亲信党羽,仗着天子的宠信为非作歹,大肆排除异己,安插同党,朝堂已被他搅得乌烟瘴气。”

    曹毅勃然大怒:“狗娘养的!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咱们在前方浴血厮杀,这狗曰的居然在后院点火,纪纲他活腻味了?”

    “一个人的野心膨胀,只要能往上爬,什么事都干得出来,趁着我不在京师,对他来说是大好机会,不这么干的人才是傻子呢。”

    曹毅脸上闪过一道杀机,恶声道:“我带人回京师一趟,找个由头把他做了!大家都是锦衣卫出身,安个罪名还不容易,他能诬陷别人,我也能诬陷他,就说他图谋造反还强歼了一头母猪……”

    “不行,纪纲这人心机深沉,你斗不过他,也杀不了他,更何况他还救过天子一命,甚得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