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零九章 先见之明(1 / 3)  三国之战神刘封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先挫敌锐气!

    兵法之道,以弱胜强,正当如此。乐进与李典皆乃熟知兵法之将,这般道理又如何能不懂。

    见得张辽如此慷慨,李典心中不由为之所动。

    李典因为叔父李乾之死,对张辽这员降将本就抱有忌恨之心,平素之时二人不和之事,军中上下也都知道。若是在平常,李典碰上合适的理由,都会给张辽使个绊子,以出一口恶气。

    但是现在,曹公将合肥重地的守备担子放在自己的肩上,而且还命他与张辽一齐出战,张辽明知与自己不和,还毫无迟疑,慷慨求战,若是自己还念着个人恩怨,岂非误了国家大事,辜负了曹公对自己的一片信任之心。

    思及于此,李典慨然道:“好,那我就与文远兄齐肩出战,好好挫一挫吴人的锐气。”

    乐进其实对张辽也有不满,他不满的原因跟李典不一样,前者为暗,后者为明。

    原因很简单,乐进可是自酸枣会盟,伐董时代就追随曹艹的元功宿将,而张辽,不过是降将而已,这么多年来却是风头越来越盛,到如今官职竟与自己平起平坐。

    乐进从不认为这是曹艹赏罚不公,也不否认张辽的将才和功绩,但作为元功宿将,难免总是有那么一点自恃,正是这种自恃,使他对张辽暗中存有一种隔阂。

    但是现在,一向明着跟张辽有隙的李典,竟然也能放下个人恩怨,以曹公之命,以国事为重,他乐进,又有什么理由放不下。

    眼见李典表态,乐进亦深吸一口气,转过身来,面对着那二人,郑重道:“既是曹公有命,二位放心出战便是,我乐进必竭尽全力,做好你们的后盾。”

    张辽见他们皆能以大局为重,心中感动不已,双臂展开,重重一拍那二人肩头,豪然道:“今夜,就让我们大杀一场,让吴人见识一下我三人之威!”

    “大杀一场。”

    “大杀一场!”

    乐李二人同声应喝。

    当天,三人定下大计,由乐进率主力守城,张辽率本部八百骑兵趁吴人立营未稳,夜劫敌营,李典则率一千步军为二队,随后接应。

    城西南,吴营。

    铺天盖地的火光渐熄,耀武扬武结束,天色渐深,登岸入营的士卒,这个时候也到了拖着疲惫的身躯,入帐休息的时间。

    中军大帐中,周瑜扶剑而立,一双如星的眼眸,环视着帐前众将。

    凌统、潘璋、贺齐、陈武、徐盛、蒋钦,诸员将领,皆是在赤壁之战,江陵之战时就追随立于扬名于天下的宿将,今时今曰,时隔数年,再一次统帅他们征战沙场,不仅仅是周瑜,他们当中每一个人的心都在澎湃。

    眼前那俊美洒脱的统帅,让每一个人都不自觉为之折服,心甘情愿的为他赴汤滔火,因为他们深深的相信,跟随着周瑜征杀,必将无往而不利。

    “诸位,曹艹只留七千兵守合肥,又留张辽、乐进和李典三将统兵,我料那曹老贼临行前必有遗计,这三人多半会在今夜趁我立营未稳,入夜率军来劫营。”

    此言一出,诸将形容为之一动,除却凌统之外,许多人都还想不通,己方几乎十倍于敌,在这种绝对的劣势情况下,城中那三将如何还敢出城而战。

    不过,即使他们一时想不通,但却从不曾有过一丝的怀疑,因为他们相信,只要是周瑜判断,都无需要质疑,自然有其道理。

    周瑜成竹成胸,一脸信心的环扫诸将,大声道:“若我所料不错,敌人今夜必会以骑兵来劫营,那今晚我们就将计就计,趁势一举攻破合肥。诸位,再次扬名天下就在今时,尔等可愿为我周瑜死战?”

    “扬名天下,就在今时,可愿为我周瑜死战?”

    同样的话,当年火烧赤壁,决战前的那一个晚上,周瑜也曾说过这同样的话。就是在那一晚,他们击败了号称八十万的曹军,一夜之间,曾经不为人知的他们,随着周瑜之名,成了天下人议论的话题。

    今时今时,似乎又回到了那一晚。

    身体中,热血在沸腾,一颗心坚如钢铁。

    “愿为都督死战!”

    “愿为都督死战!”

    慷慨热血的呼声在帐中激荡,周瑜环视着那一张张战意浓浓的脸,俊朗的面容上,浮现出一抹志在必得的微笑。

    ……………………千里之外,樊城大营。

    夜已深,营盘一片静寂,除了偶尔经过的巡逻队的脚步声外,没有一丝异动。

    静寂的夜,曹艹却难以入眠。

    他站在帐门前,负手而立,默默仰望着就在几里之外,那高高在上的星火之光。

    那是樊城的城头,一座令他十几万大军,攻打数十天而不得下的坚城。

    他回想起了当年南下荆州的旧事,刘琮的投降,让他兵不血刃的拿下荆州,他甚至连这座襄阳对面的小城看都没进去看一眼。

    但是现在,正是这座曾经不起眼的城池,却让他止步于汉水之前,负出了多少精锐之士的生命,却偏偏无法攻克。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