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六章 竞拍(九)(1 / 2)  天威大汉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关于始皇帝有可能尽废六国之钱,独行秦钱的推测,除了早已经吕远鹏反复劝说的吕文还面se如常外,直将徐堪、催平惊得目瞪口呆,就是萧何也是震惊万分。

    虽然吕远鹏反复强调,这件事他只是推测。至于最后到底是否如此,那可还要看那位千古一帝的意思。

    只是,这雅室内的三人都非寻常人,一经吕远鹏提醒,早已明白这是必行之事,只是时间早晚而已,心中都不由对吕远鹏生了敬畏之心。

    催平乃是一个谨慎之人,见吕远鹏一再推说是猜测,也清楚这妄猜圣意的后果,强自压住内心的惊惧,看着吕远鹏笑了笑岔开话题。

    “吕县尉独创吕书,改进数千年传承之耕犁,非大智慧之人所不能,平心下敬佩不已。”

    不知不觉间,催平的自称已经出现变化,足见催平对吕远鹏的态度出现转变,甚至已经不能用重视来形容,而应用敬重这个词了。

    见吕远鹏还要客套,催平一挥手道:“今ri得见吕县尉,实乃平之大幸!今平有一请,还望吕县尉应允。”

    “大人但有所用,鹏安敢不应,大人但讲便是。”

    笑话,这可是郡监,因为职务的关系,郡监相当于和郡守平级,这让的人现在吕远鹏可不想得罪。

    “平想请吕县尉为我手书一副,可否?”

    在前世,可是只有吕远鹏求别人签字的份,可没有人别人求他签字的荣光。想不到,今世竟然有人想要他的墨宝,心中不由兴奋起来。

    不等吕远鹏说话,萧何直接呼喊伙计取绢墨。

    不一会,伙计小跑着拿来一块三尺素绢扑在桌上,除了一方青石砚、一块拇指粗细的黑se墨棍和一壶清水,一支毛笔,还有一块磨得非常光滑圆润的半寸左右的石棒。

    今世残留的吕远鹏的记忆告诉吕远鹏,这小石棒是用来研墨的,称作研杵。

    后世民间传说蒙恬创制毛笔一说,虽不是以讹传讹,却也多有不实。

    其实,毛笔的起源可追溯到石器时代。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陕西临潼姜寨发掘一座五千年前的古墓,出土的石砚,研杵和陶杯上的纹饰中,就可辨别出毛笔描绘的痕迹。在商代甲骨文中,更是出现了笔的象形文字。此外,在长沙左家公山和河南信阳长台关两处战国楚墓中,都出土过竹管毛笔。

    此时的毛笔名称不一,楚谓之聿,吴谓之不律,燕谓之拂,秦才谓之笔。所谓蒙恬制笔,最多也就是蒙恬对毛笔做了些许改进而已。

    至于墨的历史,比之毛笔也不遑多让。

    《述古书法篆》载:西周“邢夷”制墨,字从黑土,煤烟所成,土之类也。

    <秋战国时,既已有了笔墨。

    只不过,这个时候的墨,并不是后世松烟制成的墨,而是松碳制成的墨。墨质粗糙,必须用研杵在石砚中反复研磨方可使用。

    萧何主动上前,亲自为吕远鹏研墨。

    借着萧何研墨的机会,吕远鹏渐渐冷静下来。

    他现在很有些后悔,自己一时兴起,把始皇帝即将统一货币的事情提前泄露了出去,他拿不准这位千古一帝在得知竟然有人事前猜到,会是如何一个态度?

    吕远鹏受后世传闻影响,一向认为始皇帝xing情暴戾,觉得还是不让始皇帝知晓此事最好。

    可是,如果他明着不让催平和徐堪说起此事,又多有不妥。思来想去,犹豫不决。

    直到萧何研好墨,徐堪亲手将那支竹管兔毫的毛笔递过来,吕远鹏心里才有了决断。

    吕远鹏将毛笔在青石砚中饱蘸墨汁,在素绢上用吕书挥毫写下“难得糊涂”四个大字,落款是沛之县尉吕。

    吕远鹏前世在习练隶书时,在毛笔字上很是下了一番功夫,虽是用兔毫软笔,可写出的这四个大字还是金钩铁划,不输隶se。

    “好!妙!”

    不仅是催平、徐堪,即便萧何、吕文也大声叫起好来。

    这几个字,虽然催平、徐堪、吕文都不认得,可看那字体蚕头雁尾,一波三折,字形略偏,庄重严谨异常,都衷心赞叹起来。

    一旁已识得吕书的萧何,眼中jing光一闪,看了吕远鹏一眼,微微点点头,这才向催平三人讲解其意。

    “好!好一个难得糊涂!”

    催平得知这几个字的意识,已是明白了吕远鹏的心思,对吕远鹏心思细腻也不由暗暗称赞。

    催平“呵呵”笑着道:“吕县尉少年老成,难得!难得!”

    虽然昨ri催平微服一到县衙,吕远鹏就从徐勘的神态上,看得出这催平的身份绝非一般。

    可徐勘不说明,吕远鹏也乐得装糊涂。

    今ri原本只是出于礼貌,吕远鹏才跟着吕释之来见这个徐勘的友人,本想打个招呼就走。

    可没成想,徐勘在这个时候挑明了催平的身份。

    而最让吕远鹏料想不到的是,这个泗水郡监催平,竟然还帮他解了口误获罪之厄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