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四章 出兵(1 / 2)  从大唐双龙传开始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毕泰,白文原他们几个还没有人到吗?”张晓有些不耐烦的问着自己的首席军师。

    张晓最近很烦躁,非常的烦躁。

    自从攻下洛宁城之后,张晓也终于过上了“地主老财”的日子,有两三个婢女伺候,有屋子,也有办公室(县衙),如果没有那么多的军务,张晓感觉现在的日子非常完美。

    “张帅,莫要着急,算算路程,今天中午的时候,白文原就该到了。”毕泰看着有些烦躁的张晓,慢慢地说道。

    毕泰知道张晓为什么着急,实际上他也感觉到很是焦急。

    因为张晓现在手下的兵太多了。

    “大隋真的要亡了。”毕泰略微有些惆怅的想到。

    现在天下就如同一个巨大的火药桶,只需点起一点火星,就能够形成烈火燎原之势,纵然大业皇帝(杨广),有经天纬地之才,也难以挽回局面了。

    在三日前,赵金通已经率军来到了洛宁县,只是此次他带回来的不是三千大军,而是整整万余人。

    再加上张晓在洛宁城招募的四千士兵,张晓手下已经足足有九千之众。

    可问题是,这些士兵纯粹都是乌合之众。

    赵金通虽然是张晓手下唯一的大将,但是他的能力也就是百夫长层次罢了,仅仅是率军出去转一圈罢了,手下竟然逃跑了大约十分之一的兵卒。

    若不是投奔的士兵的数目更多,赵金通在张晓面前都无法抬起头来。

    当张晓知道这个消息之后,简直就是哭笑不得,最后下决定,除了赵金通本部的两千多人以外,其他新加入的兵卒全都归张晓自己管辖,大小的军务都是张晓亲自打理。

    虽然在毕泰看来,主公可以说是军法大家,竟然在短短的三天之内就将一万乌合之众整理的有些模样,可是毕泰也知道这不是长久之计。

    “大哥,那个叫白文原的到了。”一个略微有些慌张的少年闯进了衙门之中,然后对张晓喊道。

    毕泰略微有些不悦,太没有规矩了,但是毕泰也知道,这个原名王石头,现在被张晓改名为王坚的少年和主公情同兄弟,就算再过分一点,主公也不会在意。

    “需要定个规矩,否则日后必然会引出大祸。”毕泰嘴上没有说什么,但是心中却下定了决心。

    张晓听到白文原的消息之后,几乎是飞也似的跑了出去。

    “文原,来的何其迟也。”张晓看到白文原之后,似乎有些埋怨的说道。

    实际上白文原来的已经很快了,白文原乃是南阳人,接到毕泰的书信和张晓的厚礼之后,几乎是快马加鞭的赶过来,一路上风尘仆仆,已经是最大速度了。

    魏征和沈落雁之所以来的如此之快,实际上是因为这两位都居住在洛阳城内,里这并不远的缘故。

    不过,听到张晓的话语之后,白文原倒是非常感动,对于张晓求才若渴的心思可谓是欣喜若狂,一副遇到明主的表情。

    “启禀主公。”白文原想要和张晓解释一下自己的“速度问题”,但是刚想开口就被张晓的下一句话打断了。

    “不知道,文原能够带多少兵卒。”张晓张口就问了白文原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这话其实并不好回答,因为若是回答带少了的话,那么自然表示自己的无能,若是像韩信那样回答“多多益善”,那实际上就是找死了。

    “五千。”白文原给出了一个比较稳妥的数字。

    白文原曾经当过一段时间低级军官,只是后来实在受不了军队里的黑暗,才愤然辞职,但是也因为这段时间的经历的缘故,白文原对于自己的能力也有了一个模糊的了解,估计自己带兵一万应该不成问题。

    打个折扣的话,那就是能够带兵五千,比较稳妥。

    “那好,我就将五千新兵交给你,务必在半个月内给我训练出模样来。”听到白文原的话之后,张晓果断的说道。

    听到张晓的话之后,白文原就像沈落雁和魏征一样惊呆了。

    真乃明主。

    白文原虽然不是彻底的寒门士子,但也不过出身于落败的小世家,这么多年以来可谓是饱经风雨,从未受过重用,白文原最近甚至甚至生出了投靠“食人魔王”朱桀的想法。

    对于张晓的招揽,白文原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几乎当天就马不停蹄的赶了过来,因为白文原知道,这个世界上不会有比朱桀还要糟糕的主公了。

    当白文原有些欣喜的去迎接自己的新兵之后,张晓也终于能够喘口气。

    张晓现在手下仅仅剩下了一千人马,但却是最精锐的人马。

    别的不说,这一千人马的兵器全部来自和东溟派交易,每人手上都有一根铁枪,要知道张晓现在兵器急缺,大部分都都是,“斩木为兵,揭竿为旗”罢了。

    这一千人马都是由刘福,刘禄兄弟按照“军训”负责训练,虽然因为时间短的缘故,和自己的“百人众”是没有办法比较,但是至少已经脱离了乌合之众的范畴。

    这一千精兵才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