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卷:《气壮河山》第二百九十五章:赵信(2 / 3)  强汉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他知道自己之所以被丢在底层是有用意的,统治者希望他在底层明白领民需要的是什么,心理面在想什么,汉部最根本的国策又是什么,领民与军队的关系,军队与统治阶层的关系,等等……。一旦了解这一些有益于更快的融合进汉部!

    可怕的融合能力不是在高层怎么想,往往民间的力量比统治阶层想象中地更大、更强!

    赵信抓住了机会,他进入了神策军。依靠以前的作战经验和对匈奴战术的了解又被破格提拔成为神策军的一名军司马。说实在话,军司马在军队的地位不高,但贵在有领命的权力而不是闲职,他很满足这一点,因为他相信只要能够领兵作战建立功勋不是难

    还能爬得更高!

    “我一定要爬!继续往上爬!”

    赵信地战刀被紧紧握住了。他能看见自己手背上的青筋,那是一种即将爆发的力量!他转移了自己的视线,将目光放在前方那些匈奴军队地身上,他眼睛里面的匈奴人不是同族。那一颗颗硕大的头颅是战功,是继续往上爬不可或缺的功勋!

    “我们进攻!”

    林炎笑了,他是林斌的心腹之一,从而也就知道了一些别人不知道的事情。他知道赵信地崛起只是时间问题,因为赵信曾经是匈奴人而且是一个部落的首领,十分了解匈奴地生活习惯和战术。汉部需要了解匈奴人生活习惯和作战技术的将领存在,特别是对匈奴传统势力范围内地形熟悉的将领存在。如此刻意培养赵信是意料中的事情。毕竟汉部和匈奴的对抗不是一两年内会结束地战争,这场战争会打很久。

    赵信急不可耐:“火候差不多了,我们进攻!”他想证明自己,渴望证明自己是一个很有用的人!只有有用的人才不会被随意抛弃!

    林炎也收回了视线,他知道对面地匈奴军队胆怯了。就有如赵信说的那样“火候差不多了”,所谓火候就是己方的气势已经累积到一个,敌方军队的气势降落到危险的灵界点。这时往往只要一个冲锋就能够把敌军杀地丢盔弃甲。

    “我去冲锋,军侯大人留在后方统筹!”说着林炎抽出了战刀,“就这么说定了!”随后战刀力劈,“吹号!冲锋!!”

    赵信呆了一下,心中的不满只是稍微升起又消失了,他是个聪明人,知道自己的舞台在哪,他也大概猜出林斌为什么培养自己,的确没必要在这种小场面去陷阵冲杀。

    雄厚的号角被吹响“呜呜……呜呜呜……”的号角声中,一阵大喝同时被高喊出来,即将陷阵的骑士们在喊“杀”声中按照梯次冲出去。

    顺序的第一、二、三排是持骑枪的枪骑兵,他们保持前后大约五米的间距,左右大约两米的间隙,这是为了避免己方发生碰撞,同时还发挥出枪骑兵冲锋时最高的杀伤力。

    枪骑兵算是这个时代最强悍的骑兵兵种之一,其实枪骑兵不需要穿戴厚重的甲冑,他们比较可以称道的是那杆长为四米的骑枪,不过骑枪也只是一轮的消耗品罢了,一旦陷入敌阵就需要抛弃不灵活的骑枪抽出战刀厮杀。

    值得一提的是在只有汉部才有枪骑兵这个兵种,而且已经有自己的战术技巧。

    顺序的第四、五、六、七、八、九、十的这个时代最常见的骑兵兵种之一的弓骑兵,他们的装备是一把she程约两百米左右的骑弓,随身还携带了一柄汉部制式的战刀。

    七排弓骑兵几乎是在枪骑兵发动冲锋后立刻跟上,他们是这个时代最有杀伤力的远程兵种,负责的就是作为第一波打乱地方阵型的攻击力量,而弓骑兵是不直接陷入敌阵的,他们发she完三轮箭矢后会从左右迂回,寻找机会不断不断地进行游弋式骑she,所以他们也是压制敌军的兵种之一,通常能给敌军带去很大的心里压力。

    在马鞍和马镫被普及后,弓骑兵这个兵种变得更加重要,一支深熟骑she的弓骑兵绝对能够左右战局的发展,但是弓骑兵对骑士马术和she术的要求也相对比较高,一般来说草原人比较有先天的优势。

    如果是匈奴军队对上汉队的话,一支装备完善的弓骑兵能够取得压倒xing的胜利,其原因是汉国是以步兵为主,机动xing和骑兵是不能比。而匈奴军队对上汉部的军队呢?答案很模糊,因为汉部并不缺少对马术和she术深熟的士兵,汉部也不缺少战马,毕竟汉部的社会构造是前所未有的复杂,几乎是什么人都有。

    冲锋的阵列往往超过二十五排就失去了再增加的必要,骑军冲锋讲的是广泛的杀伤力,而需要有广泛的杀伤力就需要在同一个起跑线上拥有足够多的兵力,直线的骑兵数量多有优势,但是纵身的队列多反而是一种浪费兵力的行为。

    前十排是枪骑兵和弓骑兵,而在最后的十五排就是骑兵里面最基础的近战兵种,他们可以是持着戈矛的骑兵,也可以是持着战刀的骑兵,戈矛骑兵是农耕民族的特se兵种,不过在汉朝之后戈矛骑兵就被淘汰了,取而代之的是战剑骑兵。话说在汉朝与匈奴的战争结束后中国也没有过强大的骑兵,不是士兵不会骑战,而是战马的数量根本不够用。

    一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