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一章 推介报纸(2 / 3)  帝国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字印刷还仅限于白沙书院内部刊刻书籍所用,用这样的方法刊印出来的书籍要比市价低的多,市面上所售《论语》至少也要七八十文,而在这里最多不过四十文就足矣,若能推行天下则天下寒门学子会受益匪浅……”

    包拯接过书册,随意翻看了几页,这本书其实他也有,当初看的时候就觉得印书的质量略次一些,却没想到是王景范在白沙书院自己开书坊所印制。包拯将书册交还给于文传,他先前只知道有雕版印刷不知有泥活字之法,不过王景范说得也清楚明白没见过但却很好理解,在他看来书册印刷的质量虽然要比雕版差一些亦可使用。更重要的便是他非常清楚一个普通家庭走出一个读书人来是多么的不容易,远的不说就是现在文坛首领欧阳修少时便从一友家中的废纸篓中得《昌黎先生文集》六卷残册,可见若是书籍价格下降一半天下的读书人说不得就会更好过七分。

    说实在的包拯对木活字印书的兴趣远比王景范刚才所说的报纸更大,现在书院废弛还不时的地方官去兴建书院或是修缮县学。这等举动并非是地方官崇尚儒学,而是借此获得兴学重学的好名声,并且更进一步的借此来从地方财政中捞取好处,这种一举两得的事情有很多地方官都做过,在官场上并非是什么秘密,包拯虽然对此深恶痛绝也是没有什么办法,书籍的价格若是下降很多,可比新建几所书院所起到的作用要大得多。

    至于王景范所言及的报纸,对蔡恕和于文传而言是一种兴奋,而包拯无论在人生的阅历上还是官场上的见识上远比两人要高得多——他已经敏锐的感觉到王景范所说的报纸并非是为读书人谋生计,这应该是眼前这个年轻人很早就有的设想,绝非是听到自己清理惠民河所遇到困难临时起意而想。

    包拯并非是闻一知十之辈,但经验告诉他这报纸背后所蕴藏的力量非常强大。不说天下读书人,就是疏通惠民河这件事一旦被披露出来,不说天下读书人,很可能这一夜之间整个京师的读书人恐怕就会有所行动,整个京师百姓会通过这些读书人的宣扬而调动起来,只怕不出十天那些在惠民河上侵占河道修建园榭的中官势族苦心经营的名望便会土崩瓦解——包拯不知道在原本的历史上,大宋就有怀揣金银珠宝而被活活饿死的权相,以此推断可就不是苦心经营的家族名望被毁这么简单了。

    “此乃善法!”包拯心中虽然有些犹疑,不过一时间尚不能对报纸的利弊思索清楚通透,只是平心而论有了这报纸确实应该是对那些权贵而言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王景范抱拳说道:“晚生打算等来年便在京师开封办一份报纸,每天发行一份,每月逢十、二十、三十停刊一天,主要是通告朝廷府衙的一些政令消息,再者便是京师开封的一些消息,当然还有士子们的文章……晚生清楚朝廷尚无有关法令,不过还是请包大人能够向朝廷进言代为问询。”

    “啊?!”在座的几人一听都不约而同的感到惊讶,包拯感到惊讶也就罢了,他没有见过木活字印刷的厉害,而蔡恕和于文传感到惊讶是因为就算印刷不是问题,这么快的出报速度有些太勉强了吧。

    很多年前父亲对王景范说起这报纸的时候,他也曾为报纸出报速度感到惊异。不过父亲非常明确的告诉过他,后世的报纸各种各样,有的偏于政论,有的偏于学问,有的则偏于百姓生活,更有甚者商贾、戏子皆有属于自己的报纸,而商贾和戏子的报纸恰恰是数量最多的报纸!王景范一直对此保持着怀疑的态度,他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为什么会这样,不过后来随着年岁的增长阅历也不同少时,多少也想明白了一些。

    王景范看他们的表情便笑着说道:“这报纸若是出报速度慢了,哪里能够养活几个人?况且京师人口何止百万?其实富庶州郡皆可办报纸,朝廷中枢有何消息便可以最快的速度传递到地方上的报纸来刊载,各地文人若有精彩文章,旬日之间便可传遍天下……”

    包拯思之一二便明白了王景范的想法,这一招确实是够厉害,天下读书人哪个不求名的,报纸遍布天下虽不是什么遥不可及的事情,但只要这个年轻人在京师开封一办报,那能够在报纸上刊载自己的文章便足以让读书人都红眼,那还不争着投书啊!有这么多投书的人还怕报纸没有内容么?唯一可虑的便是这报纸的销量如何,想来这个问题也应该在这个年轻人的算计之中。

    虽是刚刚见面不及一个时辰,但王景范给包拯的印象极为深刻,这个年轻人能够写出《中庸》和《大学》两篇经义新解显然是有才学的,又能够通过自己清理惠民河河道一事便可以推及一些常人难以想象的幕后之事,这实非一般人所能够做到。

    包拯心中可真是有些不敢小看眼前这个侃侃而谈的年轻人了,原本只是想见见这个肯出腰包资助贫寒学子赴考的年轻人,顺便看看他是不是真的有真才实学,显然这次拜访出乎包拯的意料之外。自己所见过的年轻士子当中,还真没有一个能够比得上这个年轻人的,只是王景范心思玲珑不似自己纯粹,不过即便如此他心中也不禁动了爱才之心:“见复,这报纸一事本府记在心上,若有消息必会给予回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