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0章 彼何人斯(2 / 3)  帝国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的谏。

    “陛下此次任命并非是心血来潮,当然若不是包希仁连续参倒了两个三司使让陛下一时间找不到比他更合适的人,陛下也未必会如此下旨,毕竟三司繁琐总领我大宋财政。朝廷可以缺几个参知政事,但三司却不可一日无主……”王景范淡淡的说道。

    王景范所言“三司不可一日无主”的道理韩绛心中自然很清楚,而王景范所言的“参知政事缺和不若三司使缺”他也是赞同的。文人自然侈谈货利,偏偏三司就是干这个的,这多少成为文人眼中的“脏活”,不过这“脏活”要是有空缺保证九成九的文人都会打破头的往里挤,只是大多都没有这个资格罢了。

    三司的地位仅次、枢密院,但是三司设立的初衷便是分割宰相财权,有了财权开路,三司的影响力和实际的权利日益增大,它的职权范围不仅浸入了传统六部事务,甚至连言官系统的职权都有很大的发言权,更可怕的是它的系统向着垂直化发展——各地方州县所有的财政事务三司都能插一脚甚至是全权包办。

    “包希仁难道就不怕外议喧然么?”韩绛不屑的反问道。

    那天皇帝陛下离开之后,除了众多大臣的议论之外,就连比较亲近包拯的吴奎等人都对此非常担心,至于包拯的老对手欧阳修更是放言要弹劾包拯。庆历三年正值“庆历新政”始端,欧阳修与包拯在论列按察官“争为苛虐“的问题进行过一次交锋,这个问题其实就是范仲淹的《十事疏》中关于“择官长”的一次政治斗争,欧阳修自然是打着新政人物的标签,而当时正任监察御史里行的包拯却没有任何倾向,倒是新政的成败与具有建言和纠察之责的台谏官有着密切的关系。欧阳修太过乐观不切实际的主张自然被包拯先后两次驳斥的完败,不过双方的政治分歧也就埋下了根子。

    王景范也同样不屑的笑着反问道:“欧阳永叔能梳理的好三司么?”

    韩绛心头微微一怒,随即便想到眼前这个侄女婿与欧阳修之间的恩怨也便放下了。韩绛没有欧阳修这么高尚,科举考试干系甚大,虽说进士和状元都是进士,但谁也不会傻到有状元不取取个普通的进士,更何况按照朝廷新的章程这状元和普通进士的差距更大了——欧阳修断王景范的状元路这是大仇,任谁都不会轻飘飘的放过,就算王景范做了韩家女婿从而与欧阳修有了一定的亲戚关系,这个仇怨是怎么也抹不了的,更要命的是欧阳修声望高,官位高,但王景范年纪实在是太年轻,有头脑精权术,要是这个侄女婿心胸狭隘真是对欧阳修记了死仇,后果不可预料……

    韩绛下意识的摇摇头,对于欧阳修他是非常了解,欧阳修做个御史中丞哪怕是参知政事也是没有多少问题的,但三司这样机构欧阳修肯定不能胜任,甚至可以说这种地方就是欧阳修的死地。

    “包希仁总是要在乎群臣同僚的议论的,久而不下必是自行请辞……”

    “陛下认为包希仁胜任三司则必能有办法使其从之,中间固然有所波折亦不碍于大局……”王景范答道,父亲曾非常肯定的告诉他包拯担任过三司使,父亲对于大宋的官制了解固然下了一番功夫,但距离王景范可是差的太多——这就说明了包拯不仅在三司站住了脚跟,还得到了皇帝的认可让他成为真正的三司首领。

    包拯德高望重,即便是他的政敌也对他的人格品质感到钦佩不已,不过大宋帝国的士大夫很讲究避嫌和士风淳厚。包拯弹劾了时任三司使和皇帝提名的三司使,自己却接受了这个任命,尽管所有人都不认为这是包拯为了自己当三司使这么做的,但十年、二十年、百年之后的后人们可没有这么理解包拯,他们不会听过包拯的事迹,恐怕了解包拯也仅能从墓志铭记载来看了。王景范自然清楚包拯去世才是他一生传奇的开端,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对自己的名声能够抱有这么强的信心的,避嫌和士风淳厚便成为一条隐隐的规则。

    韩绛听后却摇摇头,意味深长的说了一句:“人言可畏……”

    韩绛似乎也有些明白王景范的处境,一个才华罕见的年轻人以进士第一人出身娶了世家大族的女儿,即便他本身也很努力却不受待见,这种郁闷的心情韩绛多少有些了解。不过了解归了解,对于王景范的才学、能力乃至人品,韩绛还是非常欣赏的,他也认为韩氏家族招了这个状元女婿在很大程度稳固了其在大宋政治版图的地位,但韩家的政治地位终究要依靠自己——他们八兄弟中有五个孩子才学品格最好,而其中除了已经出仕的韩宗彦之外,宗道、宗师、宗武、宗文都参加了这次科考,若是能够有两三个取了进士,那韩家的声名就更一层楼了。

    王景范将手中的茶碗轻轻放下:“人言固然可畏,然皇帝陛下的意愿更为固执,除立储一事之外,朝中大小事务无论困难与否、无论人言可畏与否,最终都尚能全陛下之意,景范以为这次亦不例外……”

    对于这位史第一“仁宗”皇帝,王景范父子可是曾下了很大的功夫,最终却得到一个非常意外的结果——皇帝陛下可不是什么软柿子,他想要做的事情除了生个皇位继承人这种非人力不可为的事情之外,几乎最终都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