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七章 初进三司(2 / 3)  帝国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三司“邀请喝茶”的承应人员最重要的任务便是解释为何三司与枢密账目上的数字彼此不符的缘由。往年此时各路神仙各显神通,三司从上到下一次吃个饱,就是张方平多少有些软底下的人也就认命了,可怕的是这个软蛋还靠不住被贬出京师了,这就让军方吃得死死的。三司的官吏也只能祭出“拖”字诀,等着新任三司使就职再开吃,这也是为什么都已经三月末了,三司衙men口还热闹的跟瓦肆一般。

    俞樾一听更是乐了:“包大人自然是不用管枢密院如何去想,更不用在乎这各路前来解释账目的使者。谁人不知包大人油盐不进,关节不通?这下可苦了men口这些人了,连带三司官吏也要跟着倒霉,怕是连七十二正店的生意也要消停不少……”

    “包大人这三司还是坐得不够安稳,想要成为真正的三司使虽是不难,毕竟皇上那边心里还是有他的,不过眼下这段时日却是不易,朝廷财政缺口始终是存在的,纵有张安道拆东墙补西墙之举亦不能稳如泰山,这路可是难走得很!”王景范一边走一边叹了口气。

    “先生莫要过虑,包大人自有办法此事是急不得的!三司盐铁诸案通判三员,先生所领兵刑、胄、铁三案,以先生才学而言大有可为!”俞樾安慰道。

    王景范听后笑了笑,俞樾所言的“大有可为”他自然知道是什么意思,父亲生前之时有很多东西都是激ao给他了,本来俞樾和于文传也是可以得授的,只是他们的基础太差,加之他们又是受正统影响过深,一来是学不下去,二来是根本不愿意去学。就俞樾所知,老师在世之时所教授王景范的一些东西中,最是适合现在所领三案的职事,只要有一项得手就是功劳,可怕是王景范手中所掌握的可不止是一项——他可是亲眼见过老师生前画过的一些图纸,一看就是一些匪夷所思的兵器和器械只是他却看不懂,而王景范可是得了老师的真传,那热气球刚做出来的时候俞樾就已经想到了。想来那时年幼目光短浅,烹茶、斗茶在此时又有何用?权贵公卿眼中不过是一玩物而已!

    看着俞樾眼中一丝落寞的神se,王景范拍拍他的肩膀说道:“若是萌甫想学还不晚,某自会倾囊相授!”

    俞樾摆摆手:“当年学不会,现在想来更是学不会了,这些东西还是要从小就开始学才有这个基础,樾已然错过了机会,再回头亦是无用!”

    王景范也早就想过这个答案,俞樾和于文传注定是要走仕途这条路了,就是在李成庄庄园中读书的高凤翰和钱琦也是如此。父亲生前收留了他们要么他们的年龄大了一些无法改变其一些“做官第一”的想法,要么教授的时间太过短暂。就是自己来到京师之后所收留的那些乞儿也好不到哪里去,能够有读书天分的人就已经够少了,再去学诸如算学、医科、格物、译文等科目,简直是十不存一,就跟他开办的白沙书院一般艰难,大抵上还是整个帝国的风气和根深蒂固的思想禁锢了他们的发展。

    父亲生前便对王景范评价过帝国的风气,说这是一种百年甚至是数百年所积累下来的“社会环境”,就如同沧海桑田和绿洲沙漠一般并非是不可改变的。至少大宋立国百年在皇帝和他的大臣努力下,成功的将武将打入另册,而欧阳修所致力于的“古文运动”亦是如此——只要去做,并且采用正确的方法和手段,这种“社会环境”并非是牢不可破的,而欧阳修就已经给他上了一堂生动的演示课!

    固然是知晓俞樾的答案,但是王景范亦是忍不住的摇摇头颇感惋惜,毕竟自父亲去世之后,俞樾、于文传和宋端和他在一起的时间最久,感情也是极好。三人当中俞樾的xing子随和慎重最得王景范看重,可俞樾在遭遇科举的打击之后纵然是心中放开但却是比以前更加少言,他看在眼中亦是心中有些难过。

    “先生可尝试收留一些弃婴,或是那些家境穷困又多子的百姓,将其迁入农庄中自小培养,也许一二十年之后当有所收获……只是这些人怕难在仕途上于先生有所助益,毕竟那时先生已是不需此术了……”俞樾建议道。

    “萌甫此法甚好,虽然到时仕途上无所用处,但有这些人才在掌中可将父亲生前的一些设想激ao给他们去做,那也不枉我们白做一场……”王景范答道。

    俞樾微微笑道:“先生其实已经如此在做了,格物科的那些学子做出来的热气球就已经出乎学生意料了,现在京师最好的生意莫过于此了……”

    热气球在相国寺的第一次公开亮相着实的让见多识广的开封人大为惊奇了一把,而蔡恕在得到了王景范的指示后迅速cao办将其“商业化”的进程。此时在京师共有四个热气球放飞场所,只要天气良好十几个热气球全部升空,经过改造后的热气球更是一次最多带上四人,其中一个是专mencao纵热气球的,升空一次无论是一人还是三人都需要八贯钱。对于平常百姓而言这个价钱已是令人瞠目结舌,不过你还别嫌贵,连预约都要轮上三四天,更何况现场排队更是没有希望了。

    热气球的生意好得让人吃惊,而蔡恕更是感觉在做梦一般。此时蔡恕正在督促寻找更多聪明伶俐人学习c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