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二节 皮洛士式的胜利(四)(2 / 5)  斯巴达克斯传奇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剩下庞培的三个军团,自己的四个军团,还有不值得依靠的苏拉的两个军团。到那时,想要战胜起义军就是一件不可预料的事了。

    其实,这场战争一开始就有很多令马略感到异常棘手的因素。先,由于马略已年过七旬,而且多年未曾征战,他的威信在军中已有了一定程度的下滑。尽管仍有很多忠于马略的老兵,但他们也在怀疑衰老是否会影响这个“共和国的第三位缔造者”的勇气和智慧。除此之外,再加上元老贵族的暗中诽谤。尤其是在马略这个分进合围的战术上大做文章,四处造谣——马略已经变得懦弱、胆怯了,已经失去了当年对抗数十万条顿人和森布里人的勇气和自信了。凡此种种因素都对马略的威信起了一定的副作用。其次,就是军队成员鱼龙混杂!除去忠于马略的八个军团老兵,其他的有前执政官的残部,这些都是忠于元老院的人,在他们心中只有罗马,而不是任何个人,他们对马略也有一定的排斥心理;还有就是四个军团的新兵,他们有两个军团忠于苏拉,剩下的两个忠于克拉苏,这些新兵面对老兵的嘲笑是极其反感的,因此,这四个军团是马略最难掌控的;西西里的三个卫戍军团,自从西西里爆了两次著名的奴隶起义后,尤其是十年前的雅典尼奥起义曾经占领了整个西西里,引起了罗马强烈的恐慌,因此,罗马元老院在西西里行省增设了常备野战军团,这些人有一定的战斗力,但由于近年来的和平,他们变得悠闲且慵懒。面对马略的严格军令,他们往往难以忍受,因此,马略将他们调拨给了为人“外宽内紧”的庞培;剩下的两个前执政官的残部,马略为了防止他们影响士气(后来克拉苏军团就受到了影响),便调拨给了沉着谨慎的塞多留负责后勤补给。总而言之,马略的调度是极其合理的。最后,最为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将帅之间的默契,自从苏拉与马略貌合神离后,两人越走越远,暗中已成为死敌,这就使马略失去了最强力的助手!而庞培、卢库鲁斯和塞多留,自然是在马略军中受到器重而得到提拨的,尽管他们很优秀但毕竟缺乏像苏拉那样丰富的经验。其中马略最赏识的就是卢库鲁斯,因此将自己的老兵军团抽出一半调拨给了他;塞多留由于性格隐忍,老成持重,为人公正,而且深受马略的信赖。因此,负责最重要的后勤工作。至于从未经历过军旅生活,而是一直经商的克拉苏,马略启用他也只是鉴于他的财富和野心。毕竟,克拉苏自己出钱武装了两个军团的兵力!因此,马略是根据每个人的情况,分配适当的兵力的,这一切也都是经过马略仔细权衡的。

    马略根据自己多年来总结的经验有着一套自己的用兵法则,那就是——兵贵神,有虚有实。而这场战争中,真正的赢得胜利的军团只是马略和卢库鲁斯的老兵军团,而克拉苏只是充当个诱饵。庞培处于科菲尼乌姆的后方,起到一定的牵制作用,至于庞培最终的任务,马略并没有给予明确的指示,他只能等待马略临时下达的命令。如果,起义军倾巢而出,那么,马略希望的是庞培军团可以趁机攻下科菲尼乌姆;倘若,战事陷入胶着,庞培军团便是一支奇兵。这就是马略的初衷。

    现在,马略的计划已经被艾普塔特森斯的行动全盘打乱了。他又哪里知道,起义军的阵营中有着这么一位极具谋略和勇气的奥德里西亚王子呢?此刻,唯一能做的就是援助卢库鲁斯的军团,然后,另作计划和起义军做长久的战斗!尽管,心急如焚,可是,这位老练的统帅并不像卢库鲁斯援助克拉苏那样地急行军,而是派遣骑兵军团在前(马略现在掌控着数量不下三千的骑兵,而且每个骑士都乘骑着努米底亚骏马!)以十里急行,十里缓行的方式一边行进一边打探着敌情;而四个步兵军团也是以顺次急行十里的方式进军。这样的好处不仅是能得到良好的休息,而且在情况允许的时候,就可以先用骑兵和一个军团的兵力提前攻打色雷斯人。仅这一点上,就可以体现出马略那卓越的指挥能力。

    可是,尽管做出了这些妥当的部署,马略仍然忧心忡忡地骑着一批高大雪白的骏马,低着头似乎在沉思什么??????原来,苏拉的计谋,马略早已看穿,他知道苏拉的暗哨就在不远处盯着自己,他也知道苏拉终究会出现在战场上夺得最后的功劳。马略此刻考虑的问题范围已经远远地出了这场战争,而是他已深深的意识到回到罗马后的格局。如果,他获得了胜利,势必引起元老贵族的嫉妒和愤恨,党派之争只会愈演愈烈!如果自己不幸战败了(尽管这个概率很小),那么,苏拉就很迅地崛起,成为他难以对付的敌人!作为一个老练的政客和深谋远虑的统帅,必须要做好对未知危险的应对之策。

    年迈的马略想到这里,并没有感到深深的恐惧,而是极其痛心。为共和国服务了一生,在罗马即将亡国之际,临危受命,领着少数的兵力去对抗数十万狂暴的日尔曼民族,并最终战胜他们,挽救了共和国,挽救了罗马。后来,又解决了共和国兵源匮乏,战斗力低下的问题,再一次地挽救了罗马,顺利地完成了僵持已久的朱古达战争,将罗马的鹰旗和神祗带到了北非广大的区域。他慷慨地向一切公民和意大利同盟者许诺在退役后可以获得土地和公民权却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