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064章 斯大林的阴谋(1 / 2)  抗战往事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斯大林很快就接到了苏联大使的汇报,

    此刻他真的对于守住苏联残存的领土不报有任何的幻想,他沒有料到中国军队居然不会等开春进攻,更沒有料到自己的部下居然那么的不堪一击,所以他想马上离开,

    之所以跟美国商量是因为他想让美国负担他们几百万人的吃喝拉撒,虽然到时候可以抢,但是要抢几百万人的,尤其是在中东或者非洲地区抢,那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

    斯大林思考了再思考最后决定不等杜鲁门的回答了,不管怎么说,他就不信在中国和德国被干趴下之前,美国人会对他们下手,这样盟国不但少了几百万大军,同时要消灭他们也要死不少人,

    “报告,崔可夫同志,斯大林同志來电。”

    崔可夫接过电报倒开一看,斯大林让他突围出來,不要在死守了,但是沒有说明原因,崔可夫十分的不理解,他可是准备了大量的陷进给中国军队,他相信就算中国人的火力强大,他也有办法消灭他十几二十万的,

    崔可夫立即给斯大林回了封电报,表示自己能扛得住,

    斯大林立即回复了要他撤离的原因,眼下他还是需要笼络这些将军的,尤其是在以后沒有国家的时候,

    崔可夫看着斯大林的盘算,再一分析眼下的局势,确实是斯大林的方案更可行,

    如今他的三面被围,如果不趁早撤离恐怕就要四面被围,到时候想走也走不了了,

    再者如果他们死光了,谁來复国呢,之前苏联有庞大的国土、人口和资源还有外国的支持都不能维护苏联的独立,如果国家灭亡了,那么靠游击队有用吗,因此为今之计只能暂时的退出苏联,带着几百万青壮年,到时候全面接受美国的先进装备和物资,养精蓄锐,然后联合英美法等盟军进攻德国光复苏联,

    崔可夫虽然从心理上不能接受逃走的事实,但是他不是愣头青,只要苏军离开,那么中德苏三方的矛盾立马转化为中日美和英美法德之间的矛盾,而他们就可以先找个地方好好的休息休息,

    3月11日,崔可夫立即命令所有的苏军准备撤离,当然撤离肯定有人掩护,为了剩余50万大军的安全撤离,他只能留10万人断后了,

    而在额尔齐斯河上的鄂木斯克和厄斯克门两地,中国军队遭到了无与伦比的抵抗,他们的目标就是坚守到崔可夫的50万大军逃出來,

    中国军队进攻了一轮又一轮,苏军死了一批还会在來一批,好像永远杀不完,

    当杜鲁门还在考虑的时候,当崔可夫还在撤离的时候,斯大林已经着手安排后事了,这次他公开将家属也送走,而且指示必须尽可能的将青壮年送走,

    连斯大林都明确支持他们送人离开,一众苏联军政官员各个向斯大林表示衷心,同时称赞斯大林是一位伟大的领袖,

    有了斯大林的首肯,苏联的军政官员可就直接将自己的家属送走,那个效率堪比生产火腿肠,

    德国人很快就发现了苏联人的这一举动,之前浙西恩人是半公开,现在则是完全公开,这说明了斯大林的态度,

    希特勒看完特工们发來的报告,心情如获释重,万恶的斯大林终于认输了,

    斯大林的计划是欧洲一线的苏军乘船离开,北冰洋地区现在是盟军海军的天下,德国人只有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几艘潜艇,对它们构不成威胁,因此斯大林征集了所有的船只,

    而在中亚地区的苏军军民则直接退入阿富汗和波斯,然后退入中东去非洲,斯大林给崔可夫发报,重点就是非洲,只有逃得远远的才能避免中国军队的打击,

    崔可夫的军团经过一个星期终于渡过了额尔齐斯河,他们那些天都是昼伏夜出,好在中国空军已经把这些地方炸的沒什么炸的,因此晚上也就不怎么出來浪费炸弹了,

    而留守的苏军自知必死无疑,他们也就不奢望什么,崔可夫已经表示了要讲他们的家人带出去,尽管这个只是一句话,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的家人是否还活在这个世界上,但是好歹有希望,

    陈诚发现苏军最近越來越疯狂,很多苏军直接抱着炸弹就冲了出來,好在是自动武器,要不然真的就给这些苏军得逞了,

    直到得知崔可夫的大军已经成功的越过了额尔齐斯河,那些苏军才像泄了气的皮球,不堪一击,当陈诚得知苏军居然逃跑了之后,心中那个悔啊,他居然被人蛮了这么久,育中被人当猴子耍了的那种感觉,

    王汉章得知后安慰他道:“苏军撤离了反而更好,要明白那60万大军守在那些城市,如果真的要夺下來,在强大的火力也很难全部消灭他们,到时候还得靠步兵去夺取,那损失可就不知道要多少了,如今苏联撤离,剩下的兵力并入不多,要夺取也就容易的多,而且时间上也省。”

    不过王汉章也苦死冥想,乍一看苏军三面被围,就快比包围了,现在突围很正常,可是从战略当中來看就不正常了,

    苏联大部分领土被攻占,苏军应该是退无可退了,他们现在还能往那里退呢,所有的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