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九十一章 让你和乌维立做一对太监(必看)(2 / 4)  重生之将门嫡女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凌然?别人会怎么看待凌然?还有,她设计凌然还不算,还要设计他的兄弟。您不知道她存了什么心思吗?她想让五皇子上位。就因为我帮了德妃娘娘重新引起了皇上的注意,她就视我为眼中钉、肉中刺,这么一位心胸狭隘之人,如果做了太后,您认为是百姓之福吗?我反设计她,全是因为她咎由自取!她不让太子找胡姬进宫,我能有机会反设计她吗?话说,我干嘛要那么做?我早就说过,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不轻饶!您看看犯在我手中的这些人,哪一个不是咎由自取,自己找死?我从不主动去害别人,可是别人来害我,我也觉不会心软、手软,不去反击!”

    紫幽一番话说完,太后娘娘陷入了沉思中。

    紫幽微微一笑,接着说道:“我和凌然走了,皇上把孩子和母妃留在宫中,想必您也明白是什么意思,他们是我最在意的亲人,完好无损交还给我便罢,如果有一丁点伤害,我发誓夷平这皇宫,我说到做到!希望皇祖母把这话带给皇上。”

    上官凌然一直没有说话,可是在紫幽走出《景阳宫》以后,却单独对太后娘娘说了这么一番话:“皇祖母,幽幽并非无情无义之人,否则,您现在非死即伤。您想想算计她的人,都落得了什么样的下场,还不明白她对您的孝心吗?”

    太后娘娘震惊地愣住了,可是在上官凌然走后,在那将算计谋害紫幽那些人,如今的惨状一一在脑子里过了一遍,这样一来,当即就出了一身冷汗!孙子说的没错,如果不是想放过她,她早就是个死人了。只刘素娥剪刀刺向她的眼睛之时,紫幽不发动灵力相救,她也完了。

    太后娘娘思来想去,在得知上官凌然和紫幽已经和安国公带兵北上以后,赶紧对于公公说道:“快去叫皇上过来,哀家要见他。”

    于公公刚要走出去,太后娘娘又把他叫了回来,“算了,还是别去了。”

    太后娘娘脸色发青,心里的不安,到了极致。暗忖:就是警告了儿子又能怎样?当年他屡屡追杀上官凌然之时,她警告的还少吗?可是没有一次,因为她的警告,儿子就收手放过孙子。这个皇帝儿子对她的孝顺,全都是做给外人看的,实质上,因为她当年偏向老六做皇帝,大儿子心里一直怨恨她,对她向来都是阳奉阴违。

    太后娘娘想到这,长长地叹了口气,怕是有些事情已经发生了,她已经无力回天!

    太后娘娘一阵心慌,看着莫失莫忘,喃喃地低语道:“宝贝,难道要变天了吗?”

    莫失莫忘看着老太太,心里一阵腹黑:会变天也怨不得别人,谁让您偏心地做错事,不能英明到底?糊涂当然是要付出代价的。

    再说紫幽和上官凌然,因为怕老百姓饱受战争的荼毒,所以号令将士们轻装上阵,一路奔跑,把行军时间缩短了一半。终于在离开帝都的第十三天,和太子、乌维立所率领的六十万大军遭遇了。

    太子得知紫幽在平叛的大军中,可谓是欣喜若狂!就好像他已经成为了皇帝一样,志得意满地对部下说道:“看来,我们很快就可以回到帝都了。”

    可是,让他没想到的是,他飞鸽传书,给紫幽送去了十几封书信,叫她和自己里应外合,并设法劝降安国公,可是却都如石沉大海,没有一点回音。

    太子有点心慌了,按说不应该这样,再怎么说,紫幽也应该回信给他,或是派人联络他,而不是像现在这样,音信全无。

    正在他惊魂未定之际,却收到了上官凌然派人送来的劝降信:“上官鹏煊,乖乖地束手就擒,本世子还能留你一个全尸,否则,抓到你,就是凌迟处死。看在你和本世子一个老祖宗的份上,最后通牒!另外还要告诉你,本世子的媳妇,从来就不是你的,那只是你的一场春梦。哈哈……”

    那么真实,怎么可能是一场梦?太子当然不信。他思来想去,就觉得有一种可能,紫幽被上官凌然抓起来了。可是,她那么大的本事,上官凌然怎么可能抓得住她呢?太子心乱如麻!

    乌维立和他的幕僚见状,忍不住纷纷劝道:“太子殿下,已经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现在我们就是束手就擒,下场也是死,与其这样,还不如拼一下!”

    “就是嘛。本大单于的三十万骑兵,加上你的三十万大军,一共六十万,难道还打败不了上官凌然那四十万的军队?”

    “大单于说得对,为今之计,我们只能全力一拼了。我们不能指望国师了,搞不好她已经遇害了。”

    “不可能!”太子情绪有点失控。不知怎么回事,他的眼皮直跳,心里更是烦躁不安,他觉得事情有点不对劲,可是,正如幕僚和乌维立所说,已然到了巅峰对决的时候,成败在此一举,他已然没有了退路。

    他开始怨恨赵康威、兵部尚书和右相大人这些爪牙,就在前三个时辰,还收到他们的书信,“一切按计划进行中,很正常。”

    正常个屁啊!关键人物慕紫幽现在毫无音讯,不知是死是活,没有她的相助,自己完胜的把握,只有百分之四五十。

    太子没辙,只好下达命令:“安营扎寨,吃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