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七十八、日本还是那个日本(下)(2 / 3)  城管无敌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又有着一定势力的“第二梯队”家族,通常只好进入政界充当代理人,为这些财阀们打工。然后利用在政界获取的权位,不断寻找机缘,见缝插针,慢慢地向着这个幕后的核心圈子里渗透进去,最终让自己的家族也跻身加入这些顶级财阀之中。

    在日本的战后初期。这确实是一条通往权力顶峰的光辉之路。但到了经济长期不景气,国家资源不断萎缩,社会阶级日益固化的现在,二流家族能够成功上位的概率,就变得越来越小,乃至于接近于零了。

    ————————————————————————————————

    说白了,泡沫经济崩溃之后的日本。并非没有人才和精英,也并非没有具备足够远见的优秀领导者。但问题是日本这个国家的体制本身就存在着问题。尽管这个体制曾经在战后创造过“日本速度”、“日本奇迹”,但都无法掩盖它的先天不足。偏偏在日益固态化的日本社会。又找不到能够突破这一体制的力量。

    因此,面对着上进无望的惨淡现实,上条景胜和泉田准三郎在不甘心地哀叹自己“生错了时代”之余。也只能继续像那些“穷忙一族”一样奔命劳碌,把注意力放在一些更现实的事情上。

    “……上条君,赤坂的料亭在这次可是差不多都被烧光啦!东京都厅有没有对那里列出重建时间表?”

    泉田准三郎貌似不经意地随口提起道,“……不知道等到我们可以出院的时候,能不能再到赤坂去找一家料亭开庆祝会啊?”

    “……出院的时候到赤坂喝酒庆祝?你还是省省吧!别做梦了!”上条景胜毫不客气地一口否定,“……说起这个赤坂町重建的问题,我就是一肚子的气——东京都厅那边居然给我制订了一份三年计划出来!”

    “……什么?赤坂町的重建竟然需要三年?你该不是在开玩笑吧?”

    泉田准三郎一时间听得大为惊讶,“……这可不是什么偏僻乡下,而是在国家的首都东京!跟中央政府官厅也只隔了几条街的地方!难道你想让议员们一走出国会议事堂就看到一堆废墟么?”

    “……有什么办法呢?按照有关专家的说法,用三年时间重建赤坂町。就已经是最理想状态之下的最快速度了!”上条景胜都知事苦着脸耸了耸肩膀。“……在启动赤坂町的重建工作之前,肯定先要清理废墟,为了防止损伤到死者的遗体,所以不能动用大型工程设备,只能依靠人力和手工。这样就至少要花上个小半年吧!更要命的是,这些废墟中间还插着很多未爆弹——中国货就是这么不靠谱,明明不该爆炸的西瓜、手机和电视机都会爆炸,但应该爆炸的导弹却就是不炸——在拆弹过程中会有多少死伤,眼下都还不好说!

    等到赤坂的废墟清理完了,还要对这片土地进行祈祷和净化。让逝者安心上路,不至于变成地缚灵和怨灵骚扰日后的住户。但这次一下子死了好几千人,而通过了职业资格考试,依法可以主持超度的和尚、巫女和神主,却就总共只有那么多,还不能加班,也不能荒废其它业务,嗯,大概两三个月就差不多了。

    然后就是土地的征用手续了,若是原主人活着或是有明确继承人的还好办,最多就是在土地价格上扯扯皮。要是地主已经死了又没人继承,那么还要通过一系列极其繁杂的法律手续,证明这块地皮无人继承,才能收为国有。最可怕的是某些地皮牵扯上遗产继承纠纷官司——按照惯例,这种官司就算一连打上四五年也是常事……总之,征地工作如果能够在一年内完全解决的话,就可以堪称是日本现代史上的奇迹了。

    接下来,还有房屋、街道和园林设施的规划、设计、定型,有关建筑商的招标,施工过程中的监管……最要命的是,这笔巨大的重建资金究竟应该从哪里筹措,也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

    “……赤坂町的重建工程会拉不到投资?你这是在开玩笑吗?”泉田准三郎不可置信地眨了眨眼睛,“……这可是紧邻着首相官邸和国会议事堂的超级黄金地段,怎么可能会发愁没人投资?”

    “……那是建立在东京平安无事的基础之上,但眼下东京的未来前途可是一点都不乐观——鉴于之前遭遇的一系列可怕灾难,并且如今的东京仍然在核辐射的巨大威胁之下。所以把首都搬迁回京都的主张,在近期的国会和民间一直很有市场,天晓得会不会成真……所以在这一恐慌情绪消散之前,短时间内实在是很难拉到投资,而都厅本身也没有**承担这项工程的公共资金——除非中央政府愿意进行财政援助。”

    上条景胜都知事很坦然地如此答道,“……而且,到了明年。东京都知事也要换届改选了。我必须把主要精力放在竞选上,最后究竟能不能连任成功,如今也还不好说……所以。以东京都厅的力量,想要在三年内把赤坂町重建成功,就已经非常非常的不容易了!”

    “……你说的好像是有些道理。但是……唉……”泉田准三郎摇头叹了口气,“……中国在汶川地震之后,只用两年就在这种偏僻地方重建了一座城市。而我们呢,就连首都东京的重建工作都这么没效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