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八十、新月旗之殇(上)(2 / 3)  城管无敌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阵营内那些比较像样的正规雇佣兵部队,眼下都被皇帝收拢在身边,准备对布尔萨城发动总攻,同时防备可能来袭的土耳其援兵。

    而被派出来“净化”各地穆斯林异教徒的部队,都是伊萨克他们这些在小亚细亚敌占区临时拉起来的民兵,属于全死光也不心疼的超廉价炮灰一类。

    事实上。这些人与其说是军队,到不如说是凑巧分到了精良装备的武装打劫团伙。而且各种军事和犯罪的常识都极为欠缺,在进镇之后居然连个望风的哨兵都没留,水平比一般山贼还要不如。

    过去,当他们凭着精良的刀剑和优势的人数,一边倒地到处虐杀土耳其平民的时候,偶尔有些疏忽倒也无伤大雅。但在对手召唤来了援兵之后,这些低级错误就变得非常致命了。

    于是,新一轮铺天盖地的喊杀声。在这片余烟袅袅的废墟上骤然响起,狭窄曲折的街巷间,到处人声鼎沸。凄厉的军号,隆隆的战鼓,刀剑的撞击声,妇人和孩子的哭喊声,士兵们咒骂呐喊的厮杀声交织在一起。偶尔还会夹杂上几声雷鸣般的爆炸,把这座原本已经沉寂下来的镇子,再次吵成了一锅粥。

    片刻之后,当图拉罕帕夏策马进入镇子的时候,这里已经安静下来。地上横七竖八地躺着几千具残破尸体,鲜血流淌得到处都是。而天空中则盘旋着乌鸦们不祥的黑影。

    刺鼻的血腥气、腐臭气混合着炙热的硝烟味,形成一种令人作呕的战场气息。

    及时抵达的土耳其骑兵经过一番血战,终于从希腊暴徒们的手中,夺回了这座已经被屠戮一空的城镇。

    此刻,一些土耳其骑兵正在清点找到的粮食、箭矢和火药。把一些易携的东西带走。一些人举着铲子在镇外挖掘壕沟,草草埋葬死去的镇民。另一些人在用豆子、干草等搜罗来的精饲料喂着他们的骆驼和战马。还有一些人在安抚刚刚逃出生天的残余土耳其居民。并且用刑拷问刚刚抓获的几个希腊人战俘。

    图拉罕帕夏没有在镇内停留,而是径直穿过了镇子,到了镇子的西边,能够远远眺望到布尔萨城巍峨高墙的地方,才跳下了马鞍。沉重的金属马靴踩踏在地上,发出一阵阵清脆的声响来。一阵带着寒意的秋风吹过,让他的斗篷一角高高飞扬起来,显露出里面满是伤疤和胞疮的强壮身躯。

    将华美而沉重的头盔,随手挂到一旁的马鞍上,望着四周满目疮痍的景象,还有远处山丘上飘扬的东罗马帝国皇室紫色御旗,图拉罕帕夏叹息一声,久久没有说话,却禁不住被泪水盈湿了面颊。

    他知道,那里就是东罗马皇帝驻跸的营帐,也是这场战争之中最高贵的战利品所在之地。

    如果他有五万人,此时早已挥师直扑上去,誓要把东罗马皇帝擒获于营地之中。

    如果他有两万人,则会有条不紊地扎营列阵,选择会战场地,然后向东罗马皇帝发信挑战,在此地展开一场轰轰烈烈的宿命对决,以此来决定这片土地的归属。

    如果他有五千人,也会趁着敌人来不及反应过来的短暂空隙,尝试着突袭东罗马皇帝的御用大帐。

    但问题是,此时依然留在他身边的军队,只剩下了区区两千人而已。

    ——就在从安卡拉城开赴布尔萨的行军途中,一场空前暴烈的复合式瘟疫袭击了图拉罕帕夏的军队,在短短几天内就夺去了成千上万条性命,也让一切军纪和秩序统统都荡然无存。

    他麾下的绝大部分士兵,不是在行军途中染病倒毙,就是因为对瘟疫的恐惧而半途脱队,或者在野心家的煽动之下哗变自立了。连他仅有的一个儿子,也不幸染上了伤寒病,在半路上的村子里不幸毙命。

    无孔不入的致命瘟疫,对于军队这样高密度的人群来说,简直比任何敌人都要更可怕。

    在失去了后嗣和绝大部分的军队之后,悲痛欲绝的图拉罕帕夏已经不再奢望能够成为整个小亚细亚的霸主,而是只想要回到故乡布尔萨,这个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发祥地,哪怕是死在这里也无所谓。

    所以,在略一沉吟之后,他还是作出了最保守的决断:“……忠诚的勇士们,通往布尔萨城的道路已经被打开了!现在,趁着敌人还没有作出反应,就让我们赶快进去,帮助城里的人们坚定信心吧!”

    又过了几个小时,君士坦丁十一世在他的紫色御帐里,头疼地得知了土耳其援兵破围入城的坏消息。

    ——原本已经摇摇欲坠的布尔萨城。在得到这支生力军之后,只怕是又要生出变数了。

    ——————————————————————————————

    时光如梭。凉爽的秋季转瞬即逝,潮湿阴冷的冬季伴随着黑海北岸的寒风悄然来临。

    1543年12月,布尔萨城前线,东罗马帝国军队攻城阵地,君士坦丁十一世皇帝御用营帐

    “……尊敬的陛下,在万能上帝的保佑之下,我们已经顺利渡过了达达尼尔海峡,在海峡另一端的亚洲土地上登陆。土耳其人的抵抗十分微弱。我军毫不费力地夺取了扼守海峡航道的恰纳卡莱城——由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