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二、尼罗河女儿的忧郁(2 / 3)  城管无敌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的内忧外患之中,为了保住屁股底下那张摇摇欲坠的宝座,托勒密王朝末期的几位埃及法老不得不选择投靠罗马人,借用当时举世无敌的罗马军团来镇压国内骚乱。但这种引狼入室的做法,也让埃及从此沦为了罗马的保护国和提款机,每年都要被罗马人勒索走差不多一半的财政收入……

    为了满足罗马人贪得无厌的胃口,托勒密王朝的马其顿贵族不得不“量埃及之物力,结罗马之欢心”。对埃及人的搜刮和剥削力度,远远超过了以往的任何时代——这种竭泽而渔的残酷政策,又反过来进一步使得埃及国内的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并且激起了埃及人民的奋勇反抗,各种叛乱一时间遍地开花。

    如此反复折腾到最后,当埃及艳后克里奥佩特拉七世接手登基的时候,托勒密王朝早就彻底成了一副烂摊子。不仅海外殖民地丢了个干净,连一座城市、一个海岛也没剩下。甚至埃及本土的疆域也丢了将近一半——在首都亚历山大港四周的下埃及地区,也就是尼罗河三角洲,托勒密王朝的统治勉强还算稳固。但在孟菲斯(大致上相当于今天的开罗)以南的上埃及地区,基本上已经跟当年日本人的华北占领区差不多了,一出城就遍地都是反政府游击队。很多地方官员也都暗中通敌。政府军几乎每次下乡都要被围剿。

    总之,此时的托勒密王朝,已经只是统治着半个埃及的可怜小朝廷,实际领土不过几千平方公里。脆弱得犹如风中的芦苇一般,随时都有可能被新时代的霸主推倒碾压,然后随风而逝。

    当然,跟末代东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那个悲催的微型帝国相比,托勒密王朝在此时的处境已经算是不错了——首先。尼罗河三角洲差不多是整个地中海世界最肥沃的土地,埃及的统治者至少不必担心吃饭问题;其次,虽然上埃及的两百万人口,已经是造反的造反、割据的割据,基本脱离了王朝的管辖,但依然处于托勒密王朝统治范围的下埃及,也有三百万人口,而且物产也远比上埃及更丰富,能够为王朝提供充足的人力和赋税。用以满足统治阶级的穷奢极欲和罗马人的一次次勒索。

    但也正是因为小日子马马虎虎还过得去,所以托勒密王朝的统治者非常缺乏的危机意识和团结精神,更没有东罗马帝国末期的那种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反倒是依然孜孜不倦地沉浸于各种阴谋和内斗之中。

    于是,当庞培和凯撒以整个广袤的地中海为舞台。以旌旗、战舰和军团为道具,给世人上演着一出出精彩纷呈的战争大戏之际。在尼罗河三角洲的这个偏安小朝廷内部,也掀起了一场茶杯中的风暴……

    ——————————————————————

    虽然现在已是秋天,但在埃及这片受到太阳神宠爱的土地上。总是很难让人感受到多少冷意。

    侍奉猫神的巫女早苗里香,或者说现在的埃及艳后克里奥佩特拉七世。枕着一个宽大的软垫,表情慵懒地躺在一棵椰枣树下,披散着波浪般的蓬松头发,望着西方宽阔的尼罗河水面,静静地想着心事。

    在她的身后,是一片占地不怎么广阔的军营,驻扎着两千多名七拼八凑起来的杂牌军。这些士兵的服装杂乱无章,甚至连人种和肤色也不一样,其中有白皮肤的希腊雇佣兵,裹着头巾和面纱的沙漠游牧民贝都因人,深肤色的埃及本地土著,纯黑色的埃塞俄比亚人,甚至还有不少斯巴达克斯的老乡色雷斯人。

    由于烈日当空,稍一动弹就会汗流浃背,所以这些士兵全都三三两两地聚集在树荫底下乘凉,一边豪放地狂饮着啤酒或葡萄酒,一边彼此吹嘘着自己过去的辉煌战绩,偶尔还会爆发几场小小的斗殴……各式各样的嘈杂声音,一直传到了克里奥佩特拉的耳朵里,让她不由得皱起了秀气的眉毛。

    但是,除了皱眉之外,克里奥佩特拉对此却未发一言:根据这具身体遗留的记忆,在最开始的时候,克里奥佩特拉确实是一度努力想要整肃军纪,约束住这些粗野的雇佣兵。但在经历过几次失败之后,克里奥佩特拉就只好对他们放任自流了——他们这些异邦人之所以肯用刀剑为女王作战,原因从来不是什么民族大义,而仅仅是为了女王拿出的饷钱。但如果有人愿意付出更高的价钱,或者女王做出了什么激起众怒的事情,那么克里奥佩特拉就很有可能在转眼间成为这支军队的阶下囚……

    所以,克里奥佩特拉只是无奈地叹了口气,便转身打了个响指,示意侍女过来给她打扇驱虫。随即立刻就有几个美丽侍女抬步上前,恭恭敬敬地摇动起了熏过香料的长柄扇子,给女王送去和煦的凉风。

    ——这些埃及侍女都穿白色亚麻长裙,描画了醒目的眼影,深色的光滑皮肤显出年轻健康的光泽。因为这种长裙其实就是两个布片,而当时也没有穿内衣的习惯,所以只要她们稍稍一动。就当真是春光四溢。

    而椰枣树下的克里奥佩特拉,则是在身上穿了一件缀有金饰的白色“丘尼克”——埃及人的“丘尼克”,是一种从胸口垂到脚踝的筒形紧身衣,很衬克里奥佩特拉的曼妙身材曲线——脚上套了一双金银丝凉鞋,脖子上挂着一条用绿宝石。青金石。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