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四十、恶客来袭(上)(2 / 3)  城管无敌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青壮年,配置了最便宜的长矛等兵器,让自己的亲随安提帕特.希律祭司领兵,跟小庞培一起出征。

    最后,格劳斯.庞培还从罗德岛和克里特岛征集到了一支商船队,用于运载这支大杂烩式的特混部队。

    然而,小庞培的军队虽说被拉起来了,但维持作战的粮草、辎重和军饷却还没有着落——小亚细亚的各个同盟国忙于应对本都国王法尔纳西斯的进攻,眼下正是自身难保的时候,根本挤不出什么东西来满足小庞培的胃口。反倒一个劲儿地哀求小庞培出兵援助——对此,急于打回意大利的小庞培自然是一概回绝。

    至于罗马在东方的直辖地区,小亚细亚行释叙利亚行省,这片土地的财富也早已被共和派在前两年里压榨一空,用于组建一支能够跟凯撒对抗的庞大军队。然后在法萨卢斯一战赔了个干干净净。如今若是再要对这两个已经民穷财尽的行省展开横征暴敛的话,只怕是立刻就要遍地竖反旗,处处冒烽烟了。

    再往南方的犹太人倒是还有旋蓄,但他们如今已经捏着鼻子出兵参战,准备让犹太人的青壮年为罗马共和派的事业流血牺牲。这本身就是极大的付出了。如果小庞培还要贪心不足。硬是要他们提供全军的辎重粮秣和饷钱,害得犹太人赔钱又赔命的话……他很担心这些满腔怨念的犹太军队会在战场上临阵倒戈。

    于是,在耶路撒冷城仔细盘点了一番自己附近各个势力的贫富肥瘦之后,小庞培很自然地又一次把目光放到了埃及这个“地中海的面包篮子”上。准备找克里奥佩特拉女王来“吃大户”了。

    ——富庶的埃及,对地中海沿岸的人们来说,有着非同一般的吸引力。而耸立在亚历山大港外的那座巨大灯塔,更是让每个旅人都为之惊叹的标志性建筑奇迹,犹如后世纽约的自由女神像一般。

    可惜的是。在埃及的亚历山大灯塔后面,并没有一支像美国人那样强大的军队。埃及和她的财富,就像一只披了一件薄纱的柔弱少女,始终无助地等待着强人们到来。波斯人来到这里,古埃及王室烟消云散;亚历山大大帝来了,马其顿人和希腊人随即牢牢地控制了这个国家;再往后,就是罗马人的时代……

    从罗马共和国末期到罗马帝国时代,拥有五百万人口的埃及,始终以不到罗马全境十分之一的人口。提供了超过罗马全境三分之一的粮食产出,因而被视为罗马人的粮仓和命脉。

    在凯撒和庞培叱咤风云的时代,罗马的政坛上曾经有这么一句俗语:“掌握了埃及就掌握了罗马的粮食供给,掌握了罗马的粮食供给就掌握了罗马的暴民,掌握了罗马的暴民就掌握了元老院和最高权力!”

    因此。无论是共和国末期的那些罗马军阀,还是日后帝国时代的诸位罗马皇帝,一耽现了手头缺少钱粮的情况,第一时间就会想到去埃及打秋风——而且。小庞培在一年之前刚刚从克里奥佩特拉女王手里勒索到了足足六十船小麦和大笔金钱,如今再来埃及“故地重游”一次。也算是轻车熟路……

    至于倒霉的克里奥佩特拉女王,在小庞培离去之后不久,就因为那一笔数目可怕的勒索而导致国内物价暴涨、民怨沸腾,最后闹出政权倒台,女王仓皇出逃的悲剧,小庞培就完全没留意了。

    ——正如鲁迅说过的那样:如是狮子肥大了,倒不怎么样,如是一头猪或一只羊,肥大了却不是好兆头。

    于是,小庞培就带着两万大军从犹太地(当时还没有巴勒斯坦这个名词)海陆并进,顺利通过了刚刚被烧成一片废墟的埃及东北部要塞佩卢西姆城,进而继续攻入了位于尼罗河三角洲中央的诺克拉提斯港。

    ——————————————————————————

    截止到目前为止,小庞培的这场埃及打劫行动,大体上展开得还算顺利,因为这个国家的国防体系,刚刚在激烈的内战和外战被打得土崩瓦解,完全没办法阻拦罗马军队的行动。

    扼守埃及东方商道的要塞佩卢西姆城,在不久之前刚刚被埃及艳后克里奥佩特拉的现代穿越者同事们,用高爆弹和燃烧弹给炸成了一片废墟,迄今尚未恢复,使得整个埃及东部边境都处于不设防状态。而在下一站的诺克拉提斯城,克里奥佩特拉女王也只是象征性地留下了几十名士兵驻守,城市管理依然交给城内的希腊公民大会进行自治——当然,这是在承认女王统治的前提下——防御力量同样是几乎等于零。

    因此,从西奈半岛杀过来的罗马军队,几乎没有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就轻易夺取了小半个尼罗河三角洲。在看到了耶路撒冷圣殿的旗帜之后,甚至还有大批生活在下埃及地区的犹太人加入了小庞培的队伍!

    ——在托勒密王朝时期,为了压制数量占据绝对优势的埃及土著,历代法老一直在努力招揽移民。迁移其它的民族到埃及定居,以求改变埃及的民族成分,便于实施统治。因为犹太人善战的缘故,先后有数万名犹太人以托勒密王朝雇佣兵的形式,携带家眷从巴勒斯坦迁入埃及。在埃及境内形成一个很大规模的社群。几乎犹如当年《出埃及记》描述的,摩西率领犹太人离开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