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十六、纳尔逊骑士团(上)(2 / 3)  城管无敌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厚眼影,脸庞涂得五颜六色的嬉皮士们,一个个梳着鸡冠头或者说莫西干头,穿着耳钉、鼻环、脸环等重口味环具,脖子和胳膊上装饰着各种纹身,挥舞着钉棒、战斧和双节棍之类的奇形兵器,追打着每一个看似有油水的本国或外国游客。

    没办法。在这个叫做不列颠的国度里,一向盛产着享誉世界的各种流氓。而且引爆骚乱的起火点一向很低。即使是那些看似彬彬有礼的绅士,同样可以因为看不惯政府的增税政策而悍然上街打砸抢。也可以因为曼联球队少进一个进球而在酒吧里斗殴,也可以因为嫉妒北非移民抢走工作而抢劫他们的店铺……

    此外,伦敦也是全世界枪支最为泛滥的几个著名大都市之一……尽管英国的法律是禁枪的。

    所以,当察觉到不远处停车场上有人在朝自己拍照的时候,这些奇人异士还故意翻着嘴唇,朝着摄像镜头做出怪性形恶象,不时还漫无目的地放上几枪。宛如行为艺术一般,堪称是嚣张到不能再嚣张。

    勉强又等了一会儿,看看车厢里已经基本坐满。数数人头差不多齐了,而不远处已经有人开始纵火烧汽车,还有一发流弹打到大巴车门上,留下一个窟窿……身为领队的王瑶终于一声高喊:“不等了!开车!”

    然而。还没等沈岳发动引擎。就有一个灰头土脸的家伙扑到了车子前面求救,众人定睛一看,认出是之前在海德公园“自由论坛”发表演说的那位穆斯林学者。只是他如今的模样甚是狼狈,金丝眼镜也没了,《古兰经》也丢了,衣服同样被扯得破破烂烂,全无一丝儒雅风范,只是一个劲地大叫:“help!help!”

    呃。到底要不要救这个不知底细的家伙呢?车上的人们顿时陷入了纠结见死不救的话,似乎有点过意不去。但若是开门救人……谁能保证他不会从袍子下面抽出一把微型冲锋枪或一捆雷管炸药?

    与此同时,正在车门外求救的穆斯林学者,似乎是注意到了乘客的肤色,又看到了他们身上的镰刀锤子徽章,先是瞳孔微微一缩,随即便做出了一个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的动作只见他突然摸出一本红艳艳的党证,“啪”地拍在车窗玻璃上,同时操着一口字正腔圆的汉语普通话,焦急地叫道,“同志,救命!”

    霎时间,王秋只感觉一阵浓重到犹如实质的违和感,猝不及防地朝自己扑面而来。

    而整辆大巴车上的“中国异能组织旅游团”全体人员,面对这这位突然冒出来的异国同志,也一下子全都懵了……又过了几秒钟之后,王瑶才率先反应过来,开口惊呼道:

    “……天啊,我认出来了,这家伙是拉赫曼.阿巴斯!咱们在巴基斯坦的同行,就让他上车吧!”

    片刻之后,大巴车终于被发动了起来。在呼啸的引擎声之中,王秋只听到驾驶席上沈岳同志高喊一声“大家都抓稳了”,就看到他猛踩了一脚油门,撞飞一只垃圾箱和一排篱笆,蹦跳着冲上了公路……

    “……我被一棍子打倒在地上,他们就开始搜我的手机和钱包,我挣扎着想起来,他们就乱踹我。”

    正在伦敦市区街道上缓缓“蠕动”的大巴车里,惊魂甫定的拉赫曼.阿巴斯就是那位在海德公园向游客解说穆斯林生活风俗的巴基斯坦学者,以及共产国际驱魔纵队巴基斯坦分部派来伦敦吊唁的代表人,一边大口地喝着矿泉水,一边操着一口相当流利的汉语普通话他自称是在老家跟中国建筑队学的不无唏嘘地对“中国异能组织旅游团”述说着自己的不幸,“……瞧瞧,我这胳膊都肿成什么样了?”

    看着他满是血痕淤青的胳膊,还有挂彩破相了的脸蛋,车上的诸位中国同志也不由得颇为同情。

    “……哎,确实是够惨的啊!当年我在圣彼得堡,也被俄国光头党追杀过……人在异国,举目无亲,就是这么受欺负呀!”一位老人叹息着说道,“……我这里有一罐云南白药喷雾剂,要用它止一下痛吗?”

    在这位老人的带头之下,大巴车上的众人纷纷慷慨解囊,把绷带、消炎药什么的都拿了出来,又贡献出不少香烟和小点心给这位巴基斯坦同志压惊,还有人送了一件绣花的对襟老棉袄。给衣服被扯坏的拉赫曼遮体御寒……直到王瑶大姐实在看不下去,气哼哼地凑过去揭穿了他的老底。

    “……得了吧,来自巴基斯坦的拉赫曼同志。你就别在这里装可怜啦!”她一边熟稔地给拉赫曼止血消毒,一边调侃着说道,“……谁不知道你的老家白沙瓦城那边三天两头闹爆炸,什么汽车炸弹、人肉炸弹、毛驴炸弹轮着番儿地上,啥时候能够连续一个月没有恐怖袭击,那就是真主和马克思一起显灵了。

    以前你不是经常跟我们吹嘘说,自己小时候是‘听着枪声上学。迎着爆炸回家’吗?像现在这点小阵仗,你应该早就习惯了吧!连坦克车、火箭筒和迫击炮都没有拖出来,算什么大场面啊!”

    “……嘶好痛!拜托。你的动作能不能温柔点儿?”拉赫曼呲牙咧嘴地翻了个白眼,“……那时候我可是头戴钢盔,身穿防弹背心,书包里插着手枪。课桌里还藏着手榴弹。随时准备着战斗的。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