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二十八、亚瑟王的抉择(2 / 3)  城管无敌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随着阿尔斯特女王格兰妮的弃械投降,剑栏之战最终以亚瑟王和卡梅洛特的胜利而告终。

    ——在昨夜那场惨遭失败的夜袭中,渡海而来的爱尔兰侵略军损失了超过一半的战士,又被亚瑟王派兵封锁了道路,跟舰队隔离开来。士气更是跌得一塌糊涂,实在是无处可退,也无力再战。

    因此。经过一番使者往来的交涉与谈判,到了第二天中午,剩余两千多名已经被吓掉了魂魄的爱尔兰人,终于在垂头丧气的格兰妮女王的率领下,放下了自己的武器和旗帜,向亚瑟王集体投降。

    然后,王秋看到了一个囧囧有神的古爱尔兰风格投降仪式——阿尔斯特女王率领她的两个妹妹。十几名随军出征宫廷贵妇、数十名女卫士和侍女,一律脱得上身全裸,并一起将裙子撩起。以便于显露出自己没穿内裤也没剃毛的下身……按照古代爱尔兰的习俗,这一举动是为了表示对亚瑟王陛下的极大敬意。

    ——没办法,这个时代的欧洲人已经丢失了罗马帝国带来的文明,恢复了许多野蛮的生活习俗。很多人完全无视婚姻关系。他们不要合法妻子。象马或驴一样过着放荡和**的生活……

    而且,古代东方与西方在“露.阴”这个问题上的态度,似乎也是截然不同。记得荆轲刺秦王失败,负伤倒地的时候,就刻意撩开衣裳下摆露出小鸡.鸡,以此来表示对秦王嬴政的羞辱……但是到了古代爱尔兰人这边,同样的做法却是极大的礼遇——大致上应该是类似于中国人的三跪九叩吧!

    咳咳,言归正传。不管过程是怎么样的囧囧有神,从西方登陆入侵不列颠的爱尔兰军队。总算是解除武装投降了。然后,按照中世纪欧洲处置投降军队的惯例,亚瑟把俘获的敌方士兵一部分充作农奴,一部分重伤或残废的就地释放回家,给俘获的贵族们每人标上的赎身价格,要求他们的家人尽快筹齐赎金换人。

    最后,为了表示自己的宽容,亚瑟王当众释放了阿尔斯特女王格兰妮陛下和她的两个妹妹,让她们带着勒索赎金的信件返回本国,以便于尽快筹钱支付赎金。此外,为了赏赐那些坚持忠于自己的诸位君王、贵族和骑士,亚瑟王将俘虏直接分配给了他们,届时阿尔斯特王国支付的赎金就是他们的战胜犒赏。

    在接受了这批爱尔兰人的投降之后,亚瑟王的下一项预定工作,自然就是对德梅泰王国叛军的处置了。

    按照他原本的打算,应该是想要借着这个绝妙的机会,对己方势力雷厉风行地整顿一番,好好地敲打一下那些生了异心的凯尔特人君王们;顺便将德梅泰王国的数万人口收入囊中,多少弥补一下目前卡梅洛特王国面临的劳动力短板……但眼下既然已经知道了虫洞即将消失,连接现代世界的通道即将断绝,亚瑟王整个人都是心灰意冷、神情恍惚,脸色恹恹的,面部表情中既无赢得大胜的喜悦,也无遭到背叛的愤怒,就差没有悲伤风月对花流泪对月叹息再对着个花瓶气息恹恹地吐上几口血了。

    因此,眼下的亚瑟王完全无心理政,勉强主持完投降仪式,就随口便吩咐那些带兵前来助战的凯尔特人国王、王子和将领,让他们自己商量着瓜分了德梅泰王国的土地——这是对叛乱者的严厉惩罚——至于这些德梅泰王国的遗产究竟应该怎么分,谁能得到哪一块土地,要不要给德梅泰原来的王室和贵族留下几小块遗产,还是索性杀人灭口、斩草除根……就跟“仁慈、宽容、慷慨”的亚瑟王陛下完全不干任何事了。

    接下来,在剑栏之战结束的三天之后,随着格兰妮女王的登船扬帆而去,毫无喜色的亚瑟王连祝捷宴会都没有举办,就宣布就地解散联军,然后带着自己的直属部队,扛着大包小包的战利品,踏上了返回卡梅洛特的道路……至于王秋拉过来救场的那一队现代穿越者雇佣军,更是一打完就早已通过虫洞回去了。

    ————————————————————————

    返回卡梅洛特的一路上,亚瑟一直都表现得很沉默,除了必要的发号施令,几乎从不与人交谈。即使在扎营休息的时候,他也只是拿着一些现代世界的报纸、杂志和书籍默默翻阅,似乎若有所思的模样。

    对于这位穿越版亚瑟王此时萦绕在心中的无限纠结,王秋同学表示了最大程度的理解:他之前遇到过的美洲皇帝文德嗣和东罗马狼人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也都在面对这样的命运抉择之际,经历过类似的心路历程,而且全都没来得及真正想通——前者是身负重伤、危在旦夕。不得不在昏迷中抛妻弃子,被强行带回现代世界抢救;后者是因为穿越者搞无限细菌战,在那个时空里闹出了生化危机,结果只好匆匆关闭虫洞,以免一场超级瘟疫通过虫洞传染到现代世界,为此不得不把穿越者皇帝丢在那边自生自灭……

    最后,在即将抵达卡梅洛特的时候。亚瑟终于做出了决定——只见他拿着一张刊登了“中国救援队因在伦敦西郊希思罗机场附近散发猪肉罐头赈灾,与教规冲突,故而遭到大批巴基斯坦移民愤起围攻”的旧报纸。神情愤恨地对王秋说:“……瞧瞧吧,mr王,这就是我现在的祖国!这还是上帝的国度吗?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