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十三、民国豪华撒钱之旅(2 / 3)  城管无敌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在这个年代,全世界都处于一场规模空前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之中,各国虽然还在实行金本位,但却普遍限制黄金、白银的外流。因此,若是想要把大量纸币兑换成银元或金币,至少在上海是很难办的:几千块大洋或许还没问题,但若是要兑换几万块……那么接下来可能就会有人来找你“谈心”了。

    “……唉。人总要知足嘛!咱们这一回能够几乎无限量地白拿东西,就已经占了大便宜啦!”王秋不以为然地撇了撇嘴,“……就算再怎么麻烦。难道还有咱们在亚瑟王时代的古英国砍树换钱来得辛苦?”

    ————————————————————————

    接下来的日子里,王秋等人的民国豪华撒钱之旅还在继续火爆展开。

    每一天从早到晚,他们都拿着大把货真价实的日元、英镑、法郎和美元,频繁出没于上海滩的各家珠宝店、当铺和百货公司,把各种高级鲍鱼、金银首饰、宝石珍珠、裘皮大衣、法国松露、天然野山参、百年陈酿……等等各式各样能够在现代世界卖到高价的东西,统统都一扫而空。

    当然,如果总是让同一副面孔去大肆挥霍。那么恐怕很容易就会被某些“有心人”给发现并且惦记上……然后在某个偏僻的街巷角落,发生某些在旧上海滩非常喜闻乐见的悲剧和闹剧……

    幸好,如今王秋这帮超时空城管的手下。早已不是大猫小猫两三只的窘态,而是拥有两千多名“外籍业余雇佣军”的鼎盛阵容。虽然这帮业余雇佣兵的战斗力很差,打不了什么苦战硬仗,但如今根本不用他们打仗。只要他们帮忙购物就行了——具体来说。就是让这帮老外换了符合时代背景的衣服,然后拿着大把二十一世纪印发的“真钞”,轮流在上海滩的各条商业街和批发市场疯狂扫货,从金银珠宝到皮草药材,从丝绸布匹到机械设备,从肥皂火柴到墨水钢笔,从香水胭脂到手帕折扇……几乎是什么商品都收购!

    就算某些东西在现代世界根本没人要,也可以拿到克里奥佩特拉女王的古埃及时空去。民国年代的玩意儿在那边已经足够用了!比如这边的稻种就能播种到尼罗河畔……为此,他们还专门租赁了几座仓库。

    于是。大笔日元、英镑、法郎和美元钞票滚滚涌入上海滩,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上海的失业率,促进了上海市场的经济繁荣,增长了有关当局的税收……并且根本没有引起官方和商界的多少关注。

    这些“完美伪钞”没有引起注意的理由也很简单,在此时中国沿海的各大城市里,日元、英镑、法郎和美元基本上都属于常见流通货币,甚至远比中国各家军阀与银行发行的票子更加靠谱,更受老百姓的信任——北洋政府的钞票,就经常兑现不出银元来——故而在当时的中国境内,各种外币的市场保有量大得惊人。按照当时的一份粗略调查,仅仅是在中国市面上流通的日元,就超过五亿之多,而这还是在日本占领东北三省,关内反日风潮高涨的情况下。至于英镑和美元在中国市场上的流通数量,恐怕还要更高一些。

    此外,上海又是整个东亚最大的货币流通中心——或许有些人会感到难以置信,但此时的上海确实是世界四大都市之一,与伦敦、巴黎、纽约并列,论繁华富庶甚至要胜过香港、东京和新加坡。

    这个时代被列国租界分割的上海滩,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国际大都市,非但是远东第一金融中心,而且股票、黄金、外汇等金融市场的规模,全部都雄踞亚洲第一。它不仅是仅次于芝加哥的全球第二大期货交易中心,还是全球最大的黄金现货交易中心,全球第二大的钻石现货交易中心,以及全球三大有色金属定价中心之一。世界各国的著名银行、保险公司等等几乎都在上海落户,而上海也是国民政府收入的重要来源,有着“中国钱包”的美誉……所以,穿越者们带进上海滩的这些钞票,根本就没能激起多少波澜,就被轻松淹没在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汪洋大海之中。

    与此同时,这个世界的历史车轮,还依然在沿着固有的轨迹,继续向前滚滚行驶……

    ——————————————————————————

    上海公共租界,妇女解放运动旗手“琼瑶先生”金奇娜家的小洋楼客厅。

    在最初的几次“血拼”之后。已经逛街逛腻了的诸位穿越者们,就把采购办货的事情交给雇员,然后窝在金奇娜家的小洋楼里。一边看管着性命攸关的跨时空虫洞,一边靠看报纸或听收音机来打发时间。

    在1934年的夏天,国内最重要的新闻,自然就是国民党军队在江西“剿匪”作战节节胜利的捷报。

    “……蒋委员长于南昌行营发表重要讲话,隆重表彰了广昌会战的立功将士……并且再次重申了‘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鼓励将士尽早剿灭赤匪,光复匪区。统一国家政令……

    ……近来又有人奢谈抗日……剿匪的工作,实是抗日的前提,要抗日就要先剿匪。能剿匪就一定能够抗日。大家总要记住我们革命的生死成败,我们国家的绝续兴亡,在目前完全决于剿匪,剿匪如果失败。那就一切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